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电动汽车的研究备受人们的关注。而研究电动汽车中蓄电池充电装置及充电技术对于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传统的充电装置通常采用三相不可控整流器和DC-DC变换器组成,此类充电装置使得网侧谐波电流大且变换效率低。本文采用双闭环控制的三相PWM(脉宽调制)整流器作为充电装置,其中电流内环可提高网侧功率因素,电压外环可稳定输出的直流电压。为缩短蓄电池充电时间,电压外环参考电压设置为蓄电池浮充电压,使得充电电流的变化符合其充电接收曲线。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将蓄电池充电、快速充电、逆变放电及蓄电池故障诊断功能集为一体的结构方案,重点阐述对微机系统的总体构思,变结构的数字控制算法,有源逆变放电以及快速充电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微机控制技术,在一套功率变流装置实现蓄电池充,放电等多种功能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蓄电池操作工在充电作业中如何正确操作,操作规程中已有规定.但有些问题在规程中并未有载明,而这些问题又对充电设备、蓄电池及蓄电池操作工本人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快速充电关键技术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动力蓄电池为能源的电动汽车被认为是21世纪的绿色工程,而快速充电技术是电动汽车推广的一个关键;本文深入分析了铅酸蓄电池的微观与宏观充电特性,在一个蓄电池的四阶动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按马斯定律对蓄电池快速无伤害充电的智能充电算法,并提出了模型的动态修正和充电电流在线实时调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迅速发展,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已成为重要的牵引动力。对机车,车辆用蓄电池组充电设备的研制和生产,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目前我国已有的充电设备大都是硅整流器。由于电网电压的波动和蓄电池电势的变化,充电过程中要经常手动调整,充电耗时较长,而且质量难于保证,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铁路运输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了超级电容的特点以及充放电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合于超级电容充电的装置。该充电装置采用电压型全桥推挽拓扑结构,以TL494为控制核心,设计了PWM发生电路、充电流程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以及保护电路。样机实验表明,该充电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满足超级电容对充电装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传统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对被控系统的参数摄动比较敏感,滞环控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将滞环PID控制方法引入到以恒流充电的蓄电池充电器中,可以使变换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适应性和稳定性。充电器主电路采用移相全桥变换器,给出了传统PID和滞环PID控制的仿真模型,针对变换器负载波动对输出电流的影响,以及输出电流的稳定性,分别作出了仿真试验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将滞环PID控制应用到蓄电池充电器能够获得相对恒定的电流并且使得蓄电池充电器对外部响应及其内部参数的摄动有良好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本通过介绍胶体蓄电池的性能,特点,使用材料,制作工艺,充电工艺和效益分析等,得出了胶体蓄电池在蓄电池领域中的许多优点,克服了铅酸蓄电池的许多弱点,因而,胶体蓄电池已成为传统的铅酸蓄电池更新换代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9.
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均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铅酸蓄电池的常用充电方法出发,分析了蓄电池组充放电过程的不均衡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并简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均衡方法及其电路原理.  相似文献   

10.
目前,汽车用的蓄电池大部分是干荷式蓄电池,这种蓄电池的优点是加完电解液后,在不充电的情况下,30至40分钟之后汽车就可启动.  相似文献   

11.
在环的单位元的基础上,建立了环的弱单位元的概念,研究了环的弱单位元与单位元的关系,给出了环的弱单位元的一些性质,从另外的角度将单位元的概念加以推广,从而为研究环的结构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单线区段的困难区间修建双线插入段或双线区间是增强区段通过能力和提高列车旅行速度的有效措施.修正了"外包区间"的概念、提出了"双插段单元"和"双线区间单元"(统称"双线单元")以及在双线单元实现列车双通过周期适应范围的概念;指出双线单元的通过能力是取决于区段条件的变量,取得最大通过能力的基本特征是单元内各区间的周期相等,双线单元只能在一定的运行图周期范围内实现列车双通过且适应的周期范围对于单元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一般是不一致的.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单双线区段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结论可以为单线区段扩能提速设计和单双线区段运营组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耿  徐兵 《交通标准化》2010,(17):172-174
项目管理过程中质量管理是项目参与各方把握的核心之一。从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经济目标出发,分析双方的战略和支付函数,应用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进行定量分析,求得其均衡解。在此基础上分析的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博弈选择过程,为监理单位更好地进行工程质量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净化空调控制系统由空气净化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组成。空气净化系统包括通风管道、空调机组等,其中空调机组中装有风机、过滤器、表冷器、加热器和加湿器等设备,风机的作用是使空气流动起来形成风,过滤器能够净化空气,表冷器、加热器和加湿器能够实现空气温湿度的调节。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现场的各种传感器、变送器采集现场的信号,然后驱动现场的各种阀门、执行器进行动作达到调节空气的作用。其中空气净化系统的主要设备是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又有新风机组和循环机组2种,新风机组构成、工作原理及自动控制的实现在其他文献已经作了介绍,这里就循环机组相关控制参数、构成与自动控制的实现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践,分析确定新增项目单价的具体方法及确定原则,介绍通用文件中关于新增项目的单价要求、谈判技巧及确定单价的注意事项。在项目计算中把握好尺度,最终确定合理的项目单价。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沥青路面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的复合基层合理结构,利用BISAR程序,通过变化面层厚度、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厚度,对复合基层沥青路面进行结构内力响应分析,并建议设计参数。同时,对重载作用下复合基层路面结构力学响应进行分析,计算不同轴载作用下,路面各层底应力、各结构层的顶面压应力及层面剪应力,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承包商与设计单位合谋会让业主承受巨大损失,而监理工程师和咨询单位对于合谋很难做到有效的管理,因此业主必须找到有效途径防范合谋事件。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了合谋产生的原因,给出了认定以及处理合谋的标准。业主通过合同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承包商与设计单位的合谋,即通过合同条款的设立让设计单位的权、责、利相匹配,通过激励和约束的手段促使设计单位拒绝合谋,从而防止合谋事件的发生,并给出了有效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电力市场下如果能够根据实时电价求出在该电价下机组经济运行状况,可以给发电公司权衡报价风险和企业利润提供极大的帮助.如果发电公司仅依据发电成本报价,在参与竞价上网时会因缺乏灵活性而造成机组被迫频繁停机和利润空间的浪费.为此,根据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建立机组经济运行数学模型,并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模型优化求解.通过实例分析与传统方案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说明其效果的优劣.其给发电公司决策提供更为灵活,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铁路运输设备是铁路运输生产的基础,管理单元是铁路运输设备进行设备监控、维修、管理及分析决策的基础对象,是运输设备专业管理与综合应用的基本分析单位.为满足运输设备管理的业务需求,本文在分析铁路运输设备构成的基础上,总结提出铁路运输设备单元划分原则,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开展铁路运输设备单元划分方法研究,并利用该方法对电务通信设备进行单元划分,实践结果证明,该方法比传统的设备类别分类方式更适合设备技术状态管理与分析评价,方法合理可行,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A unit testing approach for AspectJ programs is proposed to separately test aspect units which have their own states. In the approach, aspects under test are converted to classes before execution of unit testing. In the conversion process, the context information passed through pointcut is transformed into advices, then the advices are converted to class member methods, and conflicts in the conversion result, if any, are resolved finally. The unit testing process consists of generating test cases, executing test cases and checking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