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间:2012年4月10日下午 地点:科学会堂 主持人:朱惠君 朱惠君(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学会2012年计划举办系列性的“城市综合交通科技沙龙”.首期沙龙主题是“交通枢纽在一体化、网络化综合交通中的重大作用”,主要议题有4个:一是交通枢纽如何合理分布,协调好交通吸引与均衡疏导的关系;二是交通枢纽规模如何控制,处理好交通集聚与对区域交通的影响;三是交通枢纽类型如何合理划分,把握好各类枢纽功能的差异与匹配;四是交通枢纽如何布局设计,组织好枢纽内外与进出交通,发挥效能.我知道各位专家在收到科技沙龙预通知后,根据主题和议题收集资料、梳理观点,作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先请本期沙龙的主讲陆锡明先生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在轨道线网换乘、城市发展和交通出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设置数量直接影响乘客换乘效率、地铁建设和运营成本等.为研究和探索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合理数量,首先,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数量的因素进行梳理;其次,按照其主导功能将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分为以衔接对外交通为主和以城市功能、市内交通...  相似文献   

3.
北苑交通枢纽行人仿真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英国Legion Studio 2006步行人流模拟软件为平台,以北京北苑交通枢纽方案设计为例,对北苑枢纽内部行人交通组织与空间换乘情况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仿真输出结果分别验证了现况天通苑北站及北苑枢纽设计方案中各项行人交通设施的不足点与合理之处,通过仿真模拟发现设计弊端,从而能够预先解决问题.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国际交通工程界的推广,微观人流仿真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将更好地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与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的规划设计为例,从综合交通枢纽的基本概念和项目背景入手,通过对客流预测、交通场站设施规模测算、交通场站设施布局三个方面的研究,总结了综合交通枢纽中交通场站布局的一般流程.基于客流预测与场站规模初步测算,结合不同类型车流的车辆特征、组织特点以及各种车流间的联系,在江门站用地局促、进出界面单一、进出...  相似文献   

5.
读书     
《城市交通》2015,(4):100-100
<正>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作者:刘武君出版单位: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2月综合交通枢纽是各种交通系统互联互通、形成网络的关键,也是综合交通体系的支点。本书结合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案例,对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书中比较全面地展示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在整合长三角综合交通体系和上海市综合交通系统方面的突破和创新。书中始终贯穿两个核心思想:一体化和可持续。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具有节能、快捷和大运量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越来越受到众多城市的关注.为更好地发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作用和效率,除了做好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外,更应做好研究客运枢纽布局,完善轨道交通与城市常规公交、个体交通、对外交通之间的衔接.从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分级体系研究、技术路线、技术要点和评价体系这几方面探讨城市规划交通枢纽布局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虹桥商务区的规划、建设与运营具有示范意义.通过回顾二者的交通发展历程、交通需求、交通状况与当前交通矛盾,判断未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及虹桥商务区发展趋势.对虹桥高铁站线路过于集聚、商务区发展预见不足规划滞后、商务区核心区设置大型会展中心等造成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及虹桥商务区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和需求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宁  贺瑞梅 《城市交通》2006,4(5):13-18
探讨了适合我国城市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的思路与方法,重点提出了在社会、经济和详细交通调查基础上的交通需求与预测研究方法,并提出了枢纽规划设计的基本布置和交通组织原则.最后以美国纽约怀特普莱恩斯(White Plams)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主要以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综合交通枢纽内部布局中换乘时间、距离、便捷性等各因素对出行者换乘的影响研究,并对比以往研究成果,在Logit交通方式划分模型中,部分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综合交通枢纽评价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引入换乘成本概念,得出综合交通枢纽内换乘成本指标和剩余换乘成本指标.创建了基于Logit模型的综合交通枢纽换乘选择模型,对不同交通方式换乘选择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和预测,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提供了一种分析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我国各地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开发力度,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发展迅速,交通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支撑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从区域交通层面看,高速铁路等交通系统已进入集中建设期,轨道交通在未来大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已基本确立,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规划设计与理论问题已成为现代城市空  相似文献   

11.
安康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是贯彻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西部重要交通枢纽的迫切需要.采用交通区位理论、空间经济学理论、四阶段法等方法和模型提出了规划目标,制定了综合交通网及客货运场站的发展规划方案,从定量与定性角度评价了规划研究成果,为安康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分为交通衔接枢纽、交通分离枢纽和公共交通枢纽.枢纽为人们出行提供乘车、下车、换乘、候车、获取信息、乘客集散、乘客逗留等服务.在分析此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论文确定了城市客运交通枢纽优化布局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定量指标、定性指标隶属空间确定的方法及指标权重向量的确定方法,即:向量统计法和矩阵统计法.建立了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模糊评价的数学模型,并以算例进行了验证.为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型公共建筑与交通设施组合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公共建筑是城市中人流的集散点与交通枢纽,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势必引起复杂繁忙的交通运输问题.在阐述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区别对待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具有不同功能与作用的交通设施,并重点分述了不同交通设施与大型公共建筑的优化配置问题.目的是:将大型公共建筑和与之配套的交通设施组合规划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期实现在保证大型公共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安全合理地疏导交通.  相似文献   

14.
以铁路为主导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铁路为主导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选取与北京具有较强可比性的世界城市东京作为对比,在研究两个城市空间圈层结构划分及相应交通体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东京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历程,并从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布局的协调关系、综合交通枢纽与周边土地利用的关系以及综合交通枢纽的精细化设计等方面,分析了东京综合交通枢纽的特点及北京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中存在的差距.最后,结合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及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从理念、规划和建设等层面提出了北京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桦 《交通与运输》2011,(2):137-140
以上海虹桥枢纽为例,分析了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特点,提出了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管理系统的定位和系统架构,描述了枢纽交通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了交通管理中心、道路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管理等各组成部分的系统功能和实现这些功能的技术手段。研究成果可以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中逐渐形成区域性的交通枢纽,由于城市道路交通供求矛盾显著,为解决综合交通枢纽内交通量在各种交通方式上的分配问题,主要从乘客换乘的角度,通过对综合交通枢纽的客流量进行换乘分析,确定换乘出行决策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如各种交通方式的票价、出行时间、舒适便捷性等因素,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广义相对出行费用,借鉴非集计模型,建立了几何概型交通方式分布模型,以此确定交通枢纽出行的各种交通方式的分配比例。最后通过实地调查相关数据,对长沙南站交通枢纽进行了模型实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提出大型交通枢纽的二重性(建筑属性和交通属性).综合考虑大型交通枢纽的二重性以及马斯洛需求理论,对现有室内设计的评价指标进行比选,提出大型交通枢纽在交通参与者绿色环境需求方面的评价指标,并且建立模糊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合理评估不同的设施规划与设计、行人交通组织、运营管理等方案对综合交通枢纽运营水平的影响,结合行人交通仿真工具,从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3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了基于仿真方法的动态运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物元分析原理和运筹学中理想点法思想,建立了综合交通枢纽运营水平评价的物元分析模型,应用变异系数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实际工程中应用表明,该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全面、精确的反映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营水平,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交通枢纽是道路网络的重要节点,其对道路网络上交通影响不能忽略.文中探讨了无现状OD情形下的各种类型交通枢纽分布预测问题,把运输费用(时间)最小作为目标函数,以交通小区发生量和交通枢纽容量为约束,建立了线性规划预测模型,并对交通小区与枢纽间的特定联系在分布预测中如何考虑进行了探论.实例研究证明该模型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与机动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重,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必须制订城市交通发展引导策略,针对不同分区开展引导策略可以提高策略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借鉴国外交通分区的先进经验,将南京市划分为宏观战略分区、交通走廊分区、综合交通枢纽分区以及城市主要功能区4个层次,因地制宜提出分区发展引导策略,使得交通策略的制订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