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有轨电车通信信号技术与智能交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信信号系统是指挥轨道交通行车、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传递交通信息的重要设施。首先研究了有轨电车的运营基础,并结合通信信号系统归纳有轨电车的主要特点及通信信号系统关键技术。总结了国内外有轨电车通信信号系统的主要构成,重点介绍沈阳市浑南新区有轨电车通信信号系统概况。最后提出有轨电车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并阐述其主要功能及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2.
地铁运营中常常面临着高峰期大客流压力。为了保证地铁车站客流组织效率和站内乘客安全,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地铁车站客流动态监测与管控决策系统。客流监测部分考虑地铁车站客流的流线特点,在重要客流流线衔接点采取红外感应、视频识别和RFID等客流监测技术,并结合闸机客流数据,实现了动态监测车站客流的流向、流量和流速。管控决策部分基于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三级控制原理,建立了基于实时监测数据的车站客流动态管控决策模型。此外,设计并实现了信息发布功能模块,实现对客流的实时信息诱导。系统应用将实现地铁车站客流监测智能化、管控决策科学化、信息发布人性化,能够有效提高地铁车站客流组织效率和运营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
利用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哈尔滨地铁3号线太平桥站工程施工期间其毗邻既有地铁车站的结构变化情况。该系统由监测单元、控制通信单元、服务器管理单元和用户交互单元构成,在太平桥站施工期间对既有线结构变形进行了有效的监控,保证了既有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4.
车门关闭且锁闭信号是地铁车辆重要的载客运行条件,传统的地铁线路设计将该信号接入列车紧急制动电路,使得车门紧急解锁与紧急制动关联。列车运行过程中,因电气接触不良、行程开关故障、机械卡滞等原因,车门关闭且锁闭信号频繁丢失,严重影响行车运营效率。为提高地铁故障救援的能力及行车运营的效率,厦门地铁功能设计时将车门关闭且锁闭信号不接入列车紧急制动电路,减少地铁车辆区间停车。介绍了功能设计方案及实施情况,有利于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5.
从当前车站行车安全的实际出发,对当前车站行车安全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对当前车站在保证行车安全上主要采取的对策及对今后车站行车安全工作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各个一线城市的发展来看,地铁已经成为了大家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但在地铁运营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突发情况,这时行车调度调整就会发挥着重要作用。行车调度调整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行车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调度命令,服从调度指挥,维持地铁列车安全正点运行。为了保证地铁运行的兑现率和正点率,制定行车调整方案十分必要。针对地铁运营时非正常情况下行车组织调度调整进行研究,探讨调度调整的原则,分析有效的优化方法。通过这些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促进地铁高效稳定运行,为处置同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背投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监视系统[ATS]中的主要作用、工作原理、主要特点以及应用情况。背投系统可以把整条线路的信息集中、全面、清晰地反映在行车指挥人员面前。  相似文献   

8.
地铁十字换乘车站的换乘节点核心区受力较复杂,以上侧下岛双层十字换乘车站为例,车站中板作为列车的行车道板,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行车荷载的影响。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 idas C ivil,采用影响面分析考虑行车荷载后的中板受力分析,确定了最不利工况,找到了应力集中部位,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保证车站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基于卡斯柯信号系统进行设计和研究的智能控制系统,系统的特性不再仅限于信号系统,而是包括整个弱电系统.通过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的系统集成平台,将多系统进行集成,形成完整的现代有轨电车行车管理、运营监控及调度指挥的体系、实现对沿线运行车辆、车站、道岔区域和变电所的监视、协调、调度、指挥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1前言 随着北京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地铁车站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地铁一号线和环线各车站夏季依靠机械通风排热降温的方式已不能满足车站环境控制的要求.尤其是地铁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客流密度与列车密度的增加使夏季站内发热量加大,不采用空调降温,已不能达到地铁车站内基本的舒适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列车停站时间是控制地铁系统通过能力的一个关键控制性因素.列车停车站时间主要由上下车客流量决定.天府广场站是1号线中客流量最大的车站之一,为了使车站客流有序流动,保证运营安全,作者结合车站站台型式,提出了客流组织原则,研究了列车开关门运营管理模式.本文创造性地将列车停站时间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出来,并通过不同的方案研究,得出...  相似文献   

12.
基于车载装置实时采集的北京地铁6、8、13号线列车牵引能耗、辅助能耗及再生能等分项 能耗和牵引变电所电表记录的统计能耗,探析了地铁牵引系统能耗构成及影响因素特征。得到 如下结论:列车运行能耗中38%~60%用于克服阻力和电机效率损失,9%~20%用于辅助设备,再 生能占比约20%~49%。影响车公里牵引单耗的因素包括站间距、纵断面、列车性能、技术速度及 满载率等。随站间距减小,牵引单耗呈幂级增长;纵断面设计为“高站位、低区间”的节能坡形式 有利于减少单耗;质量轻、阻力小、电机效率的列车更节能,不同车型能耗差异可达10%;技术速 度增加引起牵引单耗增长,平峰时段可适当降低技术速度。满载率每降低10%,可减少牵引单耗 2%。影响再生能的因素主要包括站间距与制动初速度,站间距越小则再生能产生量越多,但摩擦 制动产生的动能损失也越大,总体不利于车公里单耗的降低。影响辅助能耗的主要包括气温与 客流,辅助能耗随气温或客流增长而增高,地下线辅助能耗随气温增长变化幅度较地上线更小。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客流预测是先导。在分析青岛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结合轨道一期工程沿线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以及常规公交布局,对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客流进行预测分析。提出一期工程客流总量规模、站点乘降量和换乘量等客流指标。  相似文献   

14.
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列车作业过程模拟仿真是检验客运站站场设计质量,研究车站设备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客运站设备、列车作业等客观实体进行结构化描述是仿真系统建立和开发的关键.不同性质的列车到达客运站会选择不同的作业任务序列和占用不同的设备,即选择不同的作业过程.针对北京南站京津城际铁路车场的站线配置,在给定的列车运行...  相似文献   

15.
《快速公交(BRT)智能系统技术要求》以朝阳路和安立路BRT智能系统的建设为出台的重要基础,在运营调度、乘客信息服务、路口信号优先、图像监控、电子设备等十三个方面执行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BRT智能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质量,提升了系统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快速公交(BRT)智能系统技术要求》以朝阳路和安立路BRT智能系统的建设为出台的重要基础,在运营调度、乘客信息服务、路口信号优先、图像监控、电子设备等十三个方面执行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BRT智能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质量,提升了系统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客运专线的建设,与之配套的客运专线车站的建设便成为当务之急.客运专线车站的建设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吻合,走集约化建设的道路,并且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合理确定车站的规模,以减轻对城市用地的压力,同时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对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提供有效的支持;客运枢纽的建设可以考虑采用差别化服务策略以提高服务水平;注重车站与城市交通方式的合理衔接,使进出站客流的流动更加通畅.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区驾驶员的交通安全心理,从道路环境、车、驾驶员三方面建立交通安全感影响指标集,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加权关联法对山区复杂公路客运驾驶员的安全感进行映射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影响驾驶员安全感的前8位指标分别是驾驶员操作水平、职业习惯、道路类型、驾驶员性格、心理稳定性、交通复杂程度、规范操作行为和行驶平均车速.应用此评价模型可以对驾驶员进行科学干预和学习培训,从而预防和减少客运交通事故.对秦岭山区商洛市的研究表明,此方法适用于区域客运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感综合评价,也适用于固定客运班线的驾驶员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路内停车秩序管理、提升道路交通运行效率,深圳市在试点片区实施了路内停车收费管理。依托深圳市路内停车管理系统、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系统、交通排放检测系统等平台,结合交通调查,构建以交通为重点,经济、环境和社会为补充的试点片区路内停车收费政策评估体系及评估模型。评估体系以路内停车的利用率、周转率、违法停车规模以及道路行程车速,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站客流量等为核心指标,以商业点客流量、机动车碳排放量、市民使用体验等为辅助指标。对深圳市试点片区路内停车运行情况进行评估,综合得分为2.32分,说明收费政策总体实施效果良好,具备向全市推广的条件。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巨大的城市人口出行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己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途径。列车开行方案的研究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列车在沿途车站的到发时刻,是协调各部门工作、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和旅客服务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从地铁部门成本最小化、乘客满意度最大化两个方面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主要从列车追踪间隔、列车定员、乘客候车时间和乘客车次选择4个方面进行约束,对列车编组数量、列车开行对数、列车发车时刻、列车交路方式、乘客数量、乘客车次选择和乘客等待时间7个方面进行决策,以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