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自强  马洪生  杜毅  牟云娟 《路基工程》2020,(5):143-147,153
通过采用无人机航拍、地质调查、钻探、物探、测试、试验等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米亚罗3号隧道滑坡形态、范围、覆盖层厚度、基岩面、滑动带位置等滑坡结构及特征参数。采用航拍和地质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查明了滑坡形态和范围;钻探和物探所获取的基岩面、滑动带、地层岩性等地质参数基本一致,为后续治理设计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在滑坡勘察和综合治理设计中,采用综合勘察方法有利于节约造价,提高勘察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以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对隧道沿线工程场地进行勘察,对勘探区下伏地层起伏形态、厚度、埋深以及隐伏断裂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勘探区内未发现隐伏断裂构造分布,第四系地层从上至下为粉质黏土层、粉细砂层、粉砂岩层;基岩顶界面埋深62.5~66.5 m,浅层地震勘探在ZK5钻孔位置推测粉砂岩层顶、基岩顶界面的地层深度分别为24,63 m,钻孔揭露的对应地层深度分别为22.76,61.26 m,两者反映的地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分析了隧道塌方的诱因,将其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工程地质、隧道埋深、隧道断面的形式和大小、地下(表)水、地层构造和地应力,人为因素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爆破扰动、初期支护、塌方诱导,同时针对诱因,提出了隧道塌方预防措施。研究成果可望为高原山区隧道勘察、设计、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公路》2020,(2)
钻探方法和物探方法是海域勘察中常用的勘察手段。两种勘察手段各具优势,同时也有各自的不足。将钻探和物探两种手段有效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加以综合应用,将能进一步提高勘察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对大连、舟山、厦门、江苏等几个海域勘察项目的实例进行分析,证明钻探和物探方法的综合应用在第四纪覆盖层划分以及基岩面判定方面效果显著。同时,综合物探手段在海底障碍物探测以及海底管线探测方面为勘察设计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和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桥梁建设》2021,51(5)
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1 160 m的双铰钢箱梁悬索桥。该桥江南侧锚碇处基岩埋深较深,地下水位较高,采用直径为85 m的浅埋式扩大基础,持力层为中粗砂卵砾石,高15 m。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咬合桩相结合的支护方案,咬合桩嵌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3 m。基底以下设50 cm厚混凝土垫层,为降低基础不均匀沉降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基底采用钢管法注浆与原土体形成复合地基。结合项目建设条件对江南侧锚碇基坑开挖支护结构、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进行验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所采用的锚碇基础及地基设计方案,较大程度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省了工程造价,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徐造时 《公路》1994,(11):12-15
广花高速公路经过岩溶发育地段,给梁基础形式的选择和基础施工带来很大影响。施工部门根据设计和施工勘察资料,按桥梁跨径、结构形式、所处土层及基岩情况,通过技术、经济和施工方法等的综合比较,选用了合理的基础形式,并对施工中的突发事故采用了切合实际的预防和补救措施,顺利完成桥梁施工任务。经几年通车实践考验证明,所采用的措施是得当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路桥涵地基承载力计算一直沿用根据各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方法,根据基础的埋深和基底宽度,对地基容许承载力进行修正并计算出地基承载力。但由于岩土的性质差异很大、土的分类判断因人而易,这就很难确定实际的地基承载力。分析了国内相关行业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中的地基载力计算方法,提出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计算方法,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密度电法对呼武公路4座桥梁处地基进行了勘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划分覆盖层和基岩,较好地查明地下隐伏断层。高密度电法野外作业时间短,采集的数据信息量大,数据处理结果以图像形式表现直观,易于解释,因而在工程勘察地基评价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工程勘察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胡智民 《隧道建设》2015,35(4):322-327
为能更好地确定土岩组合地层浅埋暗挖埋深,以青岛地铁某浅埋暗挖车站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为研究方法,研究岩跨比、覆跨比等指标对隧道埋深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多指标角度出发研究其对隧道埋深的敏感性影响。研究表明:1)在强风化-微风化花岗岩地层隧道施工过程中上覆岩体和土体对围岩的稳定贡献程度不同,上覆岩体更有利于隧道的稳定;2)在青岛典型土岩组合地层中确定地铁车站埋深时,隧道的安全性对上覆岩层的厚度最为敏感,其次为覆跨比,覆盖层自重荷载影响隧道施工后的变形及受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技术原理、优越性及设备组成,通过对阁丫沟大桥下伏岩溶的高密度电法技术应用成果分析,说明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能准确地查明地下岩溶情况,推测埋深和规模,并通过钻探验证其在岩溶勘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钻探、物探及室内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对苏拉马都跨海大桥桥位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为大桥的基础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在结合Osterberg试桩法对地基承载力综合评定的基础上,对塔座、承台、桩基的设计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勘察表明虎渡河大桥5号桥墩基础部分桩基未嵌入基岩或未嵌入基岩足够深度、施工中围堰未下到基岩面、水下混凝土施工质量差等是导致该桥墩受到重载车辆荷载作用时产生横向摆动,危及到桥梁使用安全的原因。文章结合勘察结果确定采用在原围堰范围内增加钻孔桩、在既有承台上增加新承台、在既有墩身和新承台接触面上均匀布置钎钉等措施改善原有桥墩受力状况,以及采用在围堰内抛卵石、灌注水下混凝土填充旧围堰和墩下掏空区等辅助加固措施对该桥墩进行加固。结果表明:采用片石抛填和水下混凝土填充淘空区,再在原墩身外进行钻孔桩施工,围绕原墩身新加预应力混凝土承台,是实现该桥桥墩永久加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江阴市澄江西路隧道工程河东岸边段地下墙施工时遇到上软下硬地层,经过成槽施工方案比选、入岩墙深设计优化,顺利完成基坑工程,积累了该类上部粘土下部基岩地层中地下墙施工的经验。其经验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某桩基施工击穿溶洞引发大型岩溶塌陷,通过采用地面地质调查、高密度电法、钻探、弹性波CT探测、地下水连通试验、抽芯及孔内摄像等手段进行综合勘察,查明了基岩面起伏特征、岩溶发育特征、地下岩溶管道走向、地下水流速流向及受塌陷影响的部分桩基桩身完整性,为研究岩溶塌陷成因及处治措施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海东区间跨海修建,隧址沿线地质条件多变,地质勘探难度较大。地震反射波法在勘察岩土界面及地层分布,寻找断层、海底孤石、软弱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上都有着显著效果。该文结合海东区间跨海段勘察实例,通过对比地震反射波法勘察结果与钻探勘察结果,分析地震反射波法在跨海隧道勘察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反射波法对常规水土岩分界面具有较好的辨识度,可初步识别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但对海底孤石及局部碎块状强风化基岩段,物探结果与钻孔实际揭示情况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在跨海盾构隧道勘察过程中,尤其在进行孤石及破碎带密集地层,为获得较好的勘察效果,应采取物探和钻探结合的勘察方式,在物探发现的不良地质密集段,应进行针对性加密钻孔勘察。  相似文献   

16.
张党平 《隧道建设》2012,(Z1):117-121
为了解决铁路大跨软基浅埋隧道施工难度,降低施工风险,加快施工进度,本文结合石林隧道软基浅埋段施工技术,通过地貌勘察、地质钻探,确定该段施工采用盖挖法(先拱部明挖施作护拱,后洞内暗挖通过的施工方法),并在护拱施作实践中,合理运用长管棚,护拱基底加固处理(找平层、加固桩、托梁)等技术措施,保障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成功克服了松软浅埋地质及地下水位线以上的长大隧道安全、快速施工难题,为隧道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隧道软基浅埋段盖挖法施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缩短工期、减少投资的优点,通过该技术的成功运用,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为以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山区公路建设中,会不同程度地遇到软土地基问题。对软土地基的勘探,通常情况下多数采用钻探的方法,由于山区软土多分布于沟谷中,其分布具有局部性、间断不连续性,交通不便,钻探方法勘察周期长、费用高。笔者通过多年工作实践认为:用静力触探勘察软土分布范围、提供稳定性验算指标,用钻探取样试验提供沉降计算指标的勘察方法,能较好地解决纯钻探方法的缺陷,在山区软土地基勘察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地质灾害的勘察工作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快速准确地查明这些地质灾害的空间特征,对于指导地质灾害治理设计和施工尤为重要.贵州毕节地区某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因坡脚开挖形成一些不稳定斜坡.文中结合工区实际情况,选择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和钻探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探讨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山地不稳定斜坡探测中的应用效果,最终通过与钻孔资料对比,验证了高密度电法在探测不稳定斜坡滑动面、含水性以及基岩起伏形态等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拉萨某高海拔深埋隧道工程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采用综合物探勘察方法查明隧道区地质条件。隧道区坡面表层基岩风化破碎强烈,下伏基岩主要为板岩及花岗岩;以宏观地质调绘为基础,充分发挥综合物探的解译成果,在此基础上利用钻探、试验予以验证,并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20.
陈万垒  谭勇  李想  柳楚楠 《隧道建设》2018,38(5):824-832
孤石地层因勘察、施工处理困难,使得隧道穿越该地层时面临风险。针对因盾构掘进破碎孤石后造成地层空洞,并最终引发地层塌陷的现象,利用研发的随机多边形生成方法,在离散元软件PFC2D中建立隧道孤石地层开挖模型,研究隧道掘进破碎孤石诱发地层塌陷的灾变机制及其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孤石所在不同方位可以定性判断地表突然塌陷位置; 当孤石粒径大于临界粒径或隧道埋深小于临界埋深后,孤石切削不当将引发地层塌穿型坍塌; 在相同孤石粒径时,孤石形状的改变对地层位移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