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IM技术虽然被广泛应用于建设工程的设计领域,但是目前高速公路隧道BIM正向设计应用极少。文章将BIM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隧道正向设计,以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项目为依托,阐述了BIM技术在隧道正向设计中的应用,并依托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及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通过构建三维隧道模型进行设计,解决隧道工程量自动计算、二维出图、模型交付等问题,实现了隧道BIM技术正向设计,有效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及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BIM技术作为建筑信息模型的全新理念,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南宁市快环综合整治项目(北湖立交)改造工程为实例,应用了Bentley平台建立BIM模型,提出对装配式市政桥梁传统设计管理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在装配式市政桥梁设计管理中运用BIM技术的信息化流程,可以明显提高设计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正本研究以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为切入点,应用倾斜数字航空摄影、In-SAR、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使用传统测量方法耗时长、作业困难的数据采集工作。传统的测量方法投入的人力和资金量大,效率低,数据定位精度低以及现势性较差,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以上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BIM技术的特点,研究了BIM技术在道路领域的应用方向和成果,并介绍了国内外具体利用BIM技术在道路领域的实体工程。研究结果表明:BIM自身显著的三维技术相对应传统技术更简单、方便、节省成本、具有预见性;BIM在公路中的应用是贯穿整个公路全寿命周期;公路策划、设计、造价、施工等应用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精确虚拟模型可以通过BIM数字化构建,减少施工文件中的错误和遗漏。  相似文献   

5.
心圩江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建设基于“全流域综合治理、全产业链联合作战、全过程高强度投入”水环境治理模式,以保持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为出发点,强调保护生物群落完整性、稳定性。文章结合该项目建设实际,从提高防洪能力、提升水质标准、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介绍了该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并探讨了该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岩溶在中国分布广泛,地质条件复杂,是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主要的不良地质之一。岩溶区线位展布的合理性,对于减少工程病害、节约经济成本、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大意义。文章依据广西岩溶区部分高速公路的设计、施工资料,介绍了岩溶区地质选线的一般原则及选线要点,首次提出了采用航空倾斜摄影测量及三维实景建模技术进行地质选线。  相似文献   

7.
针对BIM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正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兴安盟经济开发区风电产业园道路工程项目为例,研究市政道路BIM正向设计流程方法。通过道路工程、交叉工程、给排水工程、涵洞工程等专业在BIM正向设计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提出基于Civil 3D及Revit的多专业三维动态设计、校核、出图方法。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通过BIM技术可实现多专业协同设计、土石方算量、从模型中导出图纸等,打通了从设计到出图的全流程,实现了模型数据的流转,推动了市政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模拟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建筑物信息模型(BI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不同领域中均可为用户提供三维模型表述。通过对BIM和GIS各自属性特点的介绍,探讨了将两者有效结合,在轨交规划选线、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交接、运营维护管理等不同阶段共同发挥的作用,为轨交全寿命周期的资源信息共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隧道施工中,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工程数据向三维立体模型的转换,通过现代化的协同设计来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可靠性和规范性。文章介绍了BIM技术的特点,阐述了BIM在城市隧道工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某高速公路古滑坡及岩溶隧道的综合设计难题,开展了激光雷达、实景三维及三维地质建模等BIM融合技术研究,对该工程复杂地质路段的古滑坡对象、岩溶隧道对象分别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并开展了基于BIM的体系化技术应用,确保了复杂地质路段工程安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山区的陡崖落石是高速公路运营期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由于危岩落石一般位于陡崖上部,山体内侧的贯通控制性节理在勘察设计中容易被忽视。因此,文章根据某高速公路落石案例,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三维建模解译确定落石的高度、方量,通过计算机模拟运动轨迹计算获取落石运动特征,为落石处治提供依据。该处治方案的思路及模式可为今后的山区陡崖落石处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能够更为直观地反映隧道结构穿越区域的地质结构,能够为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辅助参考。文章介绍了GOCAD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及建模方法,阐述了三维地质模型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思路,并结合隧道工程实例,分析了三维地质构造模型的应用方法与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昌都西大桥整治加固工程中所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的性能及施工工艺流程。该新技术,新材料在我国还刚刚开始,介绍该新技术,新材料旨在提高我国在工程修补,加固领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小溪塔大桥工程为例,介绍了悬臂浇筑法的施工工艺流程与应用要点,并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该桥各施工阶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铁路工程中出现的桥涵翼墙倾斜病害,分析了病害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临时加固和永久加固的病害整治方案,并对该加固方案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保证铁路运行安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BIM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大型市政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当前通用型建模软件自身功能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项目的需求。根据不同工程项目及不同工程应用特点,在通用建模软件的开放API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研究适用于多种工程应用的BIM模型自动生成软件,并以地下三维管线自动生成为例,介绍其开发流程和方法。以苏州金鸡湖隧道穿越金鸡湖连接湖西与湖东的通道工程的地下市政工程管线三维模型为实例,经研究表明,根据不同BIM应用需求特点开发的BIM模型自动生成软件,能显著提升模型质量和模型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对近接桩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盾构隧道近接桩基施工进行模拟,分析盾构机动态掘进时既有桩基位移的变化规律.模型中实现了盾构施工过程的步步掘进模拟,采用了接触单元来模拟桩基与土体的相互作用,并考虑了注浆层硬化的时间过程.计算结果表明,盾构隧道修建时,既有桩基将产生沉降和倾斜,桩基与土体的沉降差导致它们的接触面在地表处产生滑移,桩基顶部向隧道侧挤压,而在另一侧与土体脱离.施工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增大顶进力会增大施工期间的桩基倾斜率,但对最终倾斜率影响不大;增大注浆压力则将增大桩基的最终倾斜率.该工作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的结构设计环节,结合广西某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实例,分析了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的结构设计理念和方法,为结构设计方法的应用优化提拱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柳江中游复杂滩险整治技术研究"在充分收集依托工程相关基础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调研、资料分析、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柳江中游复杂滩险整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为柳江航道整治方案的制定提供技术指导,并可为今后其它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研究积累经验。文章介绍了该项目研究的内容及成果创新点,并结合柳江航道整治工程,阐述了该项目研究取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以BIM技术为代表的三维数字化技术是交通强国、智慧交通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对交通行业建设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文章以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都巴段为例,针对高速公路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构建了项目全要素对象的三维数字化模型进行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方案分析和施工管理优化,形成了示范性的BIM技术应用体系和应用流程,并研究了BIM技术在交通产业链延伸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