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贵州省某公路望谟河大桥为实例,分析库水位升降作用桥梁岸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利用GeoStudio软件中的Slope和Seep模块,结合桥梁现场勘察及拟建水库运营等资料,分析库水位升降作用下的桥梁岸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库水位升降与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共同影响桥梁岸坡的稳定性;库水位下降过程中,岸坡稳定性系数降低,对岸坡稳定性不利,库水位上升过程中,岸坡稳定性系数增大,短时间内利于岸坡稳定,但在水库运营周期内,桥梁建设将考虑库水位升降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现有研究缺乏考虑多个深基坑的流固耦合作用的现实情况,以深圳地铁5号线前海湾站为背景,对软土地层下的"群坑"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潜水水位越高"群坑"变形越大,且地表沉降最大值和坑底隆起最大值都与潜水水位呈指数关系,围护桩最大水平位移与潜水水位呈线性关系;(2)已有车站的存在对新建基坑靠近车站一侧的土体有"加固"的作用,会减小基坑靠近车站一侧土体的变形,但是会增大另一侧土体的变形;(3)考虑"群坑"流固耦合作用的数值分析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3.
库区地质灾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气降雨、工程建设以及水利工程分级蓄水后可能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塌陷、沉降等造成的。为了探究库区的地质灾害及其成因、破坏机理,保证库岸地区的安全及经济需要,本文以重庆市区域内某库区为研究背景,(1)按照岸坡岩土类型、破坏模式及塌岸强烈程度等特征,结合现场调查及勘探揭示的情况将该勘察区库分为Ⅰ段~Ⅵ段,并对该库区地质灾害体基本特征及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2)以库岸区段Ⅱ段为例,通过选取区段具有代表性的3个剖面,按照三种不同的工况对选取的剖面进行稳定安全系数及剩余下滑力进行计算,结合计算结果,评价该库岸边坡稳定性;(3)根据塌岸稳定性的计算结果,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等,提出库岸塌岸的整治措施与方案,并对方案进行经济社会效益分析,以期为以后库区的地质灾害体预防与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浅埋偏压条件下小净距三洞隧道的开挖力学响应,文章通过数字地面模型和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建立了考虑原地表的三洞隧道三维模型,基于现场岩体参数开展了开挖顺序的影响分析,讨论了三洞隧道开挖的围岩变形模式和最优开挖顺序。结果表明:在偏压小净距三洞隧道开挖中,先行洞的开挖位置会影响其沉降变形大小和围岩的沉降变形模式,先开挖边侧洞对另一侧的沉降影响较小,先开挖中间洞则会对两侧边洞造成较大沉降影响;在小净距三洞隧道开挖中,隧道净距对沉降造成的影响大于开挖顺序;三洞开挖顺序的4种工况中,选择中间洞最后开挖的两种开挖顺序沉降变形相差不大,选择由一侧顺序开挖至另一侧的两种开挖顺序较优。  相似文献   

5.
两条以上隧道近距离施工时,将导致既有隧道与新建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化,带来工法、工序与施工对策优化等问题。文章以长沙轨道交通3号线盾构隧道近接大断面矿山法隧道施工为工程依托,针对泥质粉砂岩地层,采用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的手段,研究盾构隧道近接矿山法隧道施工的影响规律,并基于地表沉降准则提出影响分区。研究表明: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盾构开挖距离研究断面1倍洞径至研究断面完成管片拼装这一过程,是引起对应地表沉降增加及既有矿山法结构附加位移增长的主要阶段;对矿山法隧道结构的影响以竖向附加变形为主,具体表现为矿山法隧道整体上浮,越靠近盾构隧道的结构受影响越大;内力影响表现为矿山法隧道结构内力不均匀变化,靠近盾构隧道一侧结构受压加强,远离盾构隧道一侧结构易发生受拉破坏。  相似文献   

6.
基坑的开挖对邻近建筑物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引发建筑物沉降、结构变形等问题,威胁建筑物的安全。为研究盾构隧道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以某隧道明挖段及盾构井基坑开挖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基坑开挖引发邻近建筑物的位移变化。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完成后,建筑物最大沉降值在远离基坑一侧,靠近基坑一侧发生隆起;建筑物桩基向基坑一侧发生位移,楼顶有向远离基坑方向的位移。建筑物总体位移值较小,无倾覆风险,验证了基坑开挖方案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在查明桥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基于强度折减法(SRM)理论,运用Midas GTS、0计算软件构建岸坡数值模拟模型,分析岸坡在各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外部荷载作用下岸坡结构面发育特征及主塔下部隐伏岩溶对桥梁主塔变形的影响,针对该岩溶病害提出处治措施,并评价其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岸坡在各工况条件下稳定性均满足边坡安全控制标准;桥梁主塔已避开结构面发育带;主塔采用桩基穿越隐伏岩溶后岩土体变形满足特大桥变形控制要求。相关岸坡分析、评价思路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过渡段往往存在差异性沉降。此处出现的病害也较多,如路面结构损害、结合处滑移、横坡比变化等。低填方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降主要出现在路堤形心处,新老路基过渡段的差异性沉降会改变路面横坡比,影响行车舒适度并造成一定安全隐患。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选取3个路段为试验路段,每个路段长100m,填方高度为2m。首先测量了3个路段的不同地质参数,随后计算了不同深度的地基附加应力和沉降量,最后给出了地基处理方案,希望为今后的低填方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降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鉴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对于工程建设的适宜性分析大多集中在工程建设基础的稳定性这一方面,而在对建设在场地上的构造物的稳定性分析涉及较少且在铁路桥梁方面更是少有提及,文章以新建铁路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场坝大桥为例开展高陡峡谷地带铁路桥梁工程建设适宜性分析研究。从桥址区岸坡稳定性分析和结构物自身的稳定性分析两个方面开展铁路桥梁工程建设适宜性,为开展铁路桥梁工程适宜性分析提供了思路。从岸坡稳定性分析来看,在考虑最不利工况条件下,桥梁岸坡稳定桥梁工程建设条件较好。文章分别计算了桥墩在桩侧滑坡推力和桩侧土压力作用下的桩身位移值,并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满足规范要求,且通过三维模拟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以某房建基坑开挖临近道路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软件分析了基坑支护参数变化对道路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现场监测值与数值模拟值之间的误差在14%之内,说明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临近道路沉降随围护桩桩径的增大而减小,采用增大围护桩桩径的方法在一定范围内有效,超出范围后会导致工程成本迅速增加;道路沉降随围护桩桩间距的增大而增大,但减小桩间距对道路沉降控制效果不太明显,工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增大桩间距来同时起到经济、快速和安全的作用。道路沉降随围护桩嵌固深度L的增大而减小,且当嵌固深度L大于20 m之后,围护桩的变形基本趋于稳定,因此要合理设计其嵌固深度;临近道路沉降随坑底土体弹性模量E的增大而减小,效果较好,但当E增大为4倍后,继续增大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降雨条件下炭质泥岩-土分层路堤渗流特性,文章以西南某高速公路路堤填筑工程为例,采用数值计算软件对降雨条件下炭质泥岩-土分层路堤的渗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降雨期间,靠近坡面的土体内部易形成暂态饱和区,而在边坡内部未形成暂态饱和区;边坡内部粉质黏土基质吸力下降幅度比炭质泥岩下降幅度大,且距离坡面越远,基质吸力下降的时间越晚;降雨期间坡面土体孔隙水压力上升幅度较大,而边坡内部土体孔隙水压力无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2.
对模型环道蜡沉积装置测试段流场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 :因为测试段管外壁冷却水的作用 ,近壁处油温会下降 ,越靠近管壁 ,温度下降越多 ;测试段流场发生了畸变 ,近壁处流速减小 ,管中心附近流速增大 ;近壁处油温下降及流场畸变造成管段压降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压气站失效与单台机组失效对输气管道的影响程度,采用SPS软件对压气站失效和单台机组失效进行了详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压气站失效与单台机组失效相比对管输系统影响较大;对于压气站失效,越靠近末站的压气站失效对管输系统影响越大;对于单台机组失效,越靠近首站的压缩机失效对管输系统影响越大。分析结果可为事故状态下的供气和抢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周旺 《西部交通科技》2023,(5):42-44+78
文章以某填方道路扩建工程为研究背景,模拟分析了传统回填料和泡沫轻质土在道路拓宽中的应用效果。模拟结果表明:泡沫轻质土拓宽道路时的路面最大沉降为11.6 mm,基底附加应力最大值为142 kPa,更有利于减小塑性区的分布,说明泡沫轻质土具有更好的整体性,自身稳定性更好,有利于减小路面的沉降,降低基底附加应力。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渗流与蠕变的相互耦合作用对软土基坑开挖的影响,文章以深圳地铁11号线前海湾站基坑工程为背景,基于FLAC~(3D)中的渗流和蠕变分析模式,对不同计算条件下软土基坑的桩后水压力、桩位移、地表沉降以及坑底隆起等的变化规律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渗流和蠕变作用均会对基坑开挖变形产生较大影响,只有综合考虑这两者间的相互影响,才能保证基坑开挖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合;(2)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两侧桩最大位移值和位置都与开挖时间呈指数衰减关系,而基坑两侧地表最大沉降除会在每次降水过程中急速增大外,其余时段则与开挖时间保持相对缓慢的线性增长关系;(3)随着潜水水位埋深的增加,基坑两侧地表最大沉降和桩体最大位移都将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16.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地铁车站开挖边坡易产生拉裂、沉降等现象,将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文章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采用对数螺旋线破坏模式,推导了坡顶超载及地震效应下裂缝边坡安全系数计算方程,并基于MATLAB数值求解软件,获得了不同参数组合下的安全系数最优解,分析了不同参数条件下坡顶超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系数随超载的增大不断减小,当超载较小时减小的比率相对较大;当超载一定时,坡角、水平地震系数、内摩擦角及粘聚力系数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室内对实际路面环境下的盐分条件进行模拟,对70#道路石油沥青AC-20以及AC-13混合料在受盐分影响后的高温抗车辙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以及抗疲劳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盐分会明显降低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特性;盐分浓度越大,沥青混合料低温破坏应变值越低,疲劳寿命次数也大幅下降;而盐分对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多孔小间距重叠隧道施工顺序的选择及优化是影响其施工安全与进度的关键。文章基于重庆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工程与九号线工程形成的四孔小间距重叠暗挖隧道,设定了4种不同的施工顺序,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施工顺序对地表沉降、隧道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叠暗挖隧道的施工会导致地表发生沉降,且隧道间距越小,造成的地表沉降越大;从控制地表沉降、隧道拱顶沉降和衬砌应力的角度看,"先下后上"施工顺序要优于"先上后下"施工顺序,而后行隧道的施工顺序相对而言影响不大;本工程采用"先下后上,后行隧道先左后右"的施工顺序,地表沉降与隧道拱顶沉降值均未超过10 mm,满足规范要求,沉降数据的变化规律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强震产生的地震波会对路基边坡造成巨大的破坏,严重摧毁道路、阻碍救援。文章阐述了强震动作用对路基边坡的破坏机理,分析了强震作用下产生的"地震波效应-地震力作用于边坡体-坡体破坏"波动袭击链的链式效应。  相似文献   

20.
低填浅挖路段软弱地基沉降和剪切破坏严重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地基处理方案过于保守会造成资源浪费,不满足要求会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优化设计方案,提升道路工程耐久性和经济性,通过对武汉市某平原区公路低填浅挖路段软弱地基处理方案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不同工况下最优设计方案,为类似的道路项目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