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流成本高是货车超载、超速现象普遍的内在因素。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交通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进而优化货运调配,是提高货运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安全运输的全新利器。本文探讨大数据相关技术以及大数据处理平台的构建理论,提出货运行业大数据价值挖掘系统架构。文章在分析货运大数据的来源、内容、类型、处理手段的基础上,对异构货运大数据进行处理整合,深度分析与挖掘,通过货车实时位置及运行轨迹,结合货运单形成货物迁徙图,为货运行业管理、物流企业、交通管理部门、相关服务企业提供具有深度价值行业信息,为行业规划、企业决策、交通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正通过赋能整个物流系统,重塑产业发展新关系,再造产业发展新结构,打造产业发展的新生态,智慧物流正在成为物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源泉。这是一个效率大提升、质量大进阶的时代,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的出现,让智慧物流趋势进一步明朗化。相较于传统的物流模式,以信息化为依托的智慧物流的优势日益凸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大数据理念为依据的智能化交通建设成为优化城镇化建设水平,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举措,其不仅能提升获取交通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且可以构建多元化的管理系统为智能交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文章以广西为例,基于大数据与智能交通理论概念,介绍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处理平台特点与架构,探讨了智能交通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利用大数据来改造传统"物流行业呢?上海闻邦给出的答案是,通过信息技术、大数据与传统物流的结合,整合物流资源,逐步铺设全国性服务网络,向物流价值链的上下端延伸,实行精细化管理,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物流管理和配送服务。"对物流战略、物流组织、物流成本、物流服务以及供应链管理等进行严格地考量,对物流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这便是上海闻邦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闻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利用  相似文献   

5.
正"新时代、新技术、新物流、新改变!传统物流转型升级正当时,智慧物流已经在路上。"如今的物流行业可谓风起云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整个物流行业正在面临一场产业变革,跨界合作将成为新常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轮技术将与物流行业深度融合。传统物流正在转型升级,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智慧物流已经成为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6.
旅客服务质量的提升是机场运营与管理者最为关心的内容之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给机场提高旅客服务水平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介绍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机场大数据的发展需求,总结梳理了机场旅客流程与数据特征,从旅客数据的识别与串联价值,到分析与描述数据内容,基于时间维度从数据中进行预测与指导,根据反馈持续改善,结合大数据思维与技术工具,提出了一种挖掘旅客数据价值的方法与步骤,对智慧机场建设中旅客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2013年10月15日,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交通运输博览会智慧物流论坛暨第七届物流运输过程透明管理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本次论坛以“大数据时代的智慧物流”为主题,探讨物流业在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随着甩挂运输的逐步展开,金南物流投入大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发展物联甩挂运输项目为出发点,在原有《金南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针对甩挂运输的特点和要求自主开发了基于物联网、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iYruckS甩挂智能车载终端》和《手持终端现场调度系统》等高科技作业工具,全力构建覆盖全国的现代物流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9.
《运输经理世界》2012,(16):44-46
随着甩挂运输的逐步展开,金南物流投入大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发展物联甩挂运输项目为出发点,在原有《金南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针对甩挂运输的特点和要求自主开发了基于物联网、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iYruckS甩挂智能车载终端》和《手持终端现场调度系统》等高科技作业工具,全力构建覆盖全国的现代物流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数据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数据的生成、处理和利用方式正历经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此背景下,物联网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领域也正在快速发展,并在各个行业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物联网技术是一种通过智能感知、识别和无线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和智能交互的技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旨在探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子楠 《综合运输》2022,(2):101-105+144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但铁路冷链物流发展明显滞后于行业整体趋势。在分析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引入区块链技术全面提升铁路冷链物流服务水平。区块链技术的信息安全、数据共享、完整追溯和智能合约等特点,不仅能够激发铁路冷链物流的潜能优势,还能够协助破解铁路冷链物流的发展痛点。基于区块链技术与铁路冷链物流发展需求的耦合分析,提出区块链技术下的铁路冷链物流发展策略,即强化基础设施、优化组织流程、提供跟踪服务、建立追溯模式和构建冷链物流生态。  相似文献   

12.
在物流需求预测中常常存在着地域差异大、基础数据收集难的问题,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L-OD法。该方法在将预测地区划分为内部小区和外部影响区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区域物流水平分类方法,应用弹性系数法预测物流总量,根据发生吸引权重分析内部小区的物流生成量,构建综合权重模型计算影响区的物流生成量,构建双约束重力模型预测物流分布量。最后应用改进的L-OD预测四川省物流需求,预测结果与四川省的发展规划契合,并且能够为未来四川省"十四.五"相关规划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集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为一体,涵盖智能匹配、装载优化、电子围墙、数据抓取等诸多核心技术,"握物流"所搭建的一站式物流服务平台,为货主、车主以及物流企业带来全供应链系统解决方案。"物流行业已经迎来了信息化智慧物流的时代,未来的物流属于既懂物流又懂互联网的人。""握物流"创始人兼董事长柏友文一语道破了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苏斌 《综合运输》2011,(1):50-51
社会化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物流信息规划的基础因社会技术的进步发生重大的变化,本文从规划环境分析入手,提出在新时期下物流信息规划的对象和发展阶段的变化对物流规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当前大数据技术对智能交通的影响,介绍了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大数据与智能交通之间的关系,以及大数据时代智能交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从不同层次探讨了大数据时代智能交通未来的发展和机遇,指出依托大数据技术,挖掘交通数据资源,构建交通数据处理模型,推进智能交通发展成为改善城市交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前瞻性地定义智能化重型卡车,构建创新的物流资产管理服务模式,实现人工智能、卡车和物流场景的无缝连接,为物流运输企业赋能。4月2日,物联网科技公司G7与普洛斯、蔚来资本联合宣布,共同出资组建由G7控股的新技术公司,研发基于自动驾驶、新能源技术和物流大数据的全新一代智能重型卡车,探索创新物流资产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铁路集装箱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天星  刘澜 《综合运输》2003,(11):39-41
根据我国铁路集装箱管理的实际需要,结合网络、数据库、条形码、优化等技术,提出并实现基于C/S体系结构的集装箱物流信息系统。在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系统的功能结构、数据库、优化等关键技术,并结合实际建立了门禁控制时的物流,信息流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铁路货运发展形势,并从思想意识、体制机制、运输组织、设备设施等方面剖析了目前铁路货运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促进铁路货运做大做强,本文提出了转变思想、改革制度、减少交易环节、强化与中小物流企业及其他交通方式合作,优化客货运输能力分配,发展集装箱、冷链等专业物流以及加强大数据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戴丽  马祖军 《综合运输》2023,(2):126-132
在互联网经济的带动下,农村居民的物流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我国农村物流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尚不能有效支撑广大农村市场的物流需求。为促进农村物流发展,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再基于C5.0决策树算法对农村寄递物流模式进行分类,以实现因地制宜的农村寄递物流模式适配决策。结果表明,影响农村寄递物流模式适配的主要因素包括与区域物流供给、物流需求和物流成本相关的指标,所提出的农村寄递物流模式适配模型具有很高的分类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精确的维护和优化高速公路ETC门架系统,首先,介绍ETC门架系统的组成与作用,包括工控机、RSU天线及控制器、车牌图像识别设备、高清摄像机、站级服务器、防雷接地设施、补光灯、通信设备、供电设备等硬件的功能与协同作用;其次,探讨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维护管理策略,包括大数据在硬件维护与软件更新中的应用,以及物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与设备监控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预防性维护策略。以供相关运维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