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高速公路不断建设,路网日趋复杂,多义性路径精确识别及通行费的计算拆分逐渐成为目前收费管理研究的热点。文章探讨了5.8G多义性路径识别在高速公路有向图中面临的问题,通过优化最短路径算法,对逆向标识数据进行自动纠错。该算法基于广西高速公路通行数据进行仿真实验,通行费计算准确度达到99.99%,逆向标识数据纠正率达到100%,同时计算效率能满足高速公路出口快速通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新时代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发展需求,使通行费拆分有据可依并有效遏制"倒卡逃费"行为,二义性路径识别管理系统了得到了广泛应用。鉴于此,在分析二义性路径识别管理系统的设计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贵州省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K0+315.872~K73+215段具体工程实例,阐述了基于RFID技术的高速公路二义性路径识别系统设计,以精确地识别车辆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青海高等级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投资主体出现多元化,路网结构不再单一,多义性路径区域出现,任意两点间的通行路径不仅存在多项选择,而且不同路径之间的起讫距离、道路等级、费率差别越来越小,车辆行驶路径精准识别的功能对于确保准确收费和拆分账来说至关重要,是关系高速公路业主切身利益、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种在高速公路管理中车牌识别系统(VLPR)的应用新设想,主要介绍车牌识别系统新设想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流程;车牌识别系统新设想如何有助于收费站的合理规划建设、U型转弯设施的广泛使用、服务区的合理开发利用;车牌识别系统新设想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作用。最后列出了设想中还需完善之处,希望能以此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陈强 《西部交通科技》2023,(10):206-207+217
目前的路侧感知系统采用毫米波雷达、高清相机等单一传感器,无法对车辆同时进行识别与跟踪,难以为高速公路的调控与预警提供有效的支持。针对这一问题,文章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雷视融合的车辆跟踪系统,通过融合毫米波雷达和高清相机数据对车辆进行精准识别与跟踪,为高速公路的快速、安全通行提供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与新建高速公路相比,改扩建工程路面施工难度往往更大,而新旧路由于沉降幅度不同所产生的裂隙,也成为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后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攻克"四改八"常见的新旧路面高程不一,旧路面沉降不一,横向、纵向平整度差,解决"并机摊铺"造成的路  相似文献   

7.
正自1988年我国大陆首条高速公路——S5沪嘉高速公路通车以来,中国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截至2017年年底,通车里程突破13万公里,高速公路面积密度为1.4公里/百平方公里。同时,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联网收费、不停车收费、计重收费、路径识别、公众出行信息服务、自动导航、全程监控等一批先进管理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开发项目逐步在全国各地兴起。文章以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服务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路路域旅游资源的实地调查,初步构思高速公路旅游服务景区建设与开发模式,旨在为高速公路运管部门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引言2004年,交通运输部提出"安全、耐久、生态、环保"的公路建设新理念,明确了新时期建设高速公路的理念和方向。高速公路建设开始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然而,科学发展绝不单纯是加快发展。作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者,在关心高速公路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应关注发展的质量。本文结合吉林省高速公路的建设,试图归纳探索具有吉林特色的符合科学发展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路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关键词:2012年高速公路建设如火如茶事件回放在今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杨传堂部长所作的报告中所列数字不多,约1.1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建成总量是其中之一。这是"十一五"以来的又一"制高点",数字的背后,这是"以身为路,以躯为桥"的高速公路建设者们砥砺奋战的具体体现。2012年的高速公路建设仍如火如荼,从年初到年尾,工程建设的  相似文献   

11.
山区高速公路立交布设受限因素较多,布设难度较大,尤其是多路互通式立交。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复杂路况下山区高速公路多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布设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AI架构的基本理论与应用情况,建立了基于AI架构的桥梁施工风险识别系统,内容包括确定风险识别因子和系统整体框架、部署AI应用层架构、开发AI应用软件等,并通过风险因子影响范围的工程试验,证明了AI架构应用于桥梁施工风险识别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永川双石至江津塘河段养护工程为例,介绍了高速公路路容路貌日常养护工作要求,分析了路容路貌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养护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冯浩 《综合运输》2014,(10):29-34
本文尝试分析国家"一路一带"战略下国际通道建设的方向、目标和路径,提出了现阶段国际通道建设工作开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信息化高速公路一直是我国交通运输建设的发展方向,许多重要的信息系统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先后在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服务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从最早的监控机电系统到ETC不停车收费,从线圈车辆轴型检测到高清牌照识别、视频监控、气象检测,从LED情报板到互联网交通信息服务等等,高速公路信息化技术为我国公共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进而成为了国家建设"数字高速、信息高速、智慧高速"的显著标志。随着道路交通流量的迅速增长,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6.
1引言高速公路建设在为人类经济活动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态失衡、绿化面积缩小、水土流失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安全舒适、生态环保、最小程度破坏自然、最大程度控制水土流失是新时期高速公路建设目标,更是交通行业"十二五"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吉林省高速公路在"十一五"期间,强调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注重与周围自然协调、植入地域文化,将安全、生态、环保、景观路作为建设目标。同时,结合平原、山区不同地域自然环境,针对性地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力求高速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土地集约利用的策略,结合山区高速公路设计工作,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设计技术,其中包括合理选线和定线,重视路基设计,运用以桥代路、以隧代路技术等方面,希望能够为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靖西至龙邦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69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一路一带"的重点项目。它的建成对完善广西高速公路网布局,促进全区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靖西至龙邦高速公路起点位于靖西县新靖镇旧州村附近,接百色至靖西高速公路,终点位于龙邦口岸海关大楼附近。路线全长28.278公里,路基宽度24.5米,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设服务区1处,互通2处,收费站3处,大桥1081.6米  相似文献   

19.
对目前甘肃高速公路路域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就如何加强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建议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海荣 《人民交通》2020,(1):65-65,67
涉路施工管理是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在涉路施工中维护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和过往司乘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保证涉路施工过程质量与安全是一个难题。通过强化审批流程,严控准入关;侧重涉路施工过程安全和质量管控机制;规范涉路建成设施的后期使用与维护等措施,不断提高涉路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