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结合兰州—重庆铁路线西秦岭特长隧道地质勘察的工程实践,阐述了目前长大深埋铁路越岭隧道施工中采用的主要地质勘察方法,以及室内遥感地质判样、工程地质调绘、工程地质物探、工程地质钻探等综合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效果,并指出了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该隧道地处贵州高原西部,场区属溶蚀—侵蚀地貌单元。主要采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等综合勘察手段进行,基本查明隧道所处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对场地稳定性做出评价,场区不良地质为岩溶、危岩体及堆积体。根据地质调绘、岩样试验等成果分析,测区野外岩土体主要物理量力学试验成果及岩体完整性系数显示,施工中易发生大规模突发性涌水、涌沙、突泥等危害,应做好防排水措施设计,避免隧道内积水,保证排水通畅。分段确定围岩级别及力学指标,围岩产状平缓,顶板岩体受爆破震动易塌落,应加强围岩支护加固措施;边仰坡开挖临空易发生垮塌,应加强坡体加固防护措施,确保安全。详勘阶段加强场区工程地质勘察,进一步查明场区工程地质条件,为初步设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3.
以工程地质调绘、勘探、物探试验等综合工程地质勘查方法,查明滑坡范围及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坡体结构和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研究滑坡的性质及产生原因,确定滑动面及软弱带,了解其岩土属性,结合土工试验资料及反算结果和经验参数,计算、评价和分析其滑坡的稳定性,查明地表水、泉水的分布及滑体的含水情况,为滑坡疏排水土体固结和滑坡治理设计提供必须的地质、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青康、青藏新藏、木里等公路的病害调查,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翻浆路段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翻浆路段的基本特征:土质特征、冻土特征、工程地质和气候特征、行车荷载和水分等。揭示了水、温度、土质是导致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发生翻浆病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初步认识了其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烟坡里隧道的地质勘察实例,简要介绍了研究既有资料、地质调绘、综合物探、钻探等多种方法进行勘察的综合勘察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降雨对煤系地层路堑边坡稳定性影响,以晴兴高速K16滑坡为例,通过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等手段查明滑坡基本特征,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降雨入渗对滑坡作用机理及稳定性影响。结果显示,降雨入渗是引发滑坡失稳的关键诱因,滑坡前、后缘的孔隙水压力随降雨持续而增大,整体呈“S”形,滑坡中部受地形、地质条件影响,孔隙水压力呈缓慢增长趋势;滑坡稳定型系数随降雨持时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并在后期呈现快速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运营公路开展物探勘察存在不宜中断交通,硬化路面直流电法接地条件差且存在电磁、震动干扰,施测环境复杂,探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文章以广西某运营高速公路K194+240~K194+310岩溶路基病害勘察为实例,采用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及电磁波CT综合物探法,结合地质调绘及钻探资料,探测分析地层结构及隐伏岩溶发育情况,为岩溶处治方案设计与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经钻孔及施工验证,综合探测效果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8.
在新大瑶山隧道工程中,建立了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机构和地质信息系统,采用了宏观控制预报、准确预报、验证预报三级预报方法.由于利用了以野外地质调绘、洞内CCD地质编录、超前水平钻探、TSP203及直流电法为主要探测手段的综合预报技术,提高了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降低了预报成本.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输》2005,(9):F0003-F0003
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始建于1964年,现有职工近400人,其中高、中级专业职称人数占75%。是持有国家认证的8个甲级资质(公路行业、交通工程、水运工程、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程测绘、工程地质灾害评估、工程总承包)的综合勘察设计单位,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全院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配套齐全、设计手段先进,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CAD出图率达到100%,并广泛应用工程三维造型设计、公路全景动态透视图等先进手段,拥有GPS全球卫星定位仪、全站仪、红外测距仪、中浅层地震仪、SWS面波仪等先进仪器和德国CAD/1路线一体化等设计软件…  相似文献   

10.
正6月19日,李春奖(以下简称:李春奖)颁奖典礼暨"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品质工程"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湖北鄂东长江公路大桥等9项工程获得2014~2015年度公路交通优质工程(李春)奖,马立军等21人获得优秀项目指挥长称号,陈常杰等41人获得优秀项目经理称号,周凯等41人获得优秀项目总工程师称号,孙巍等27人获得优秀项目监理工程师称号。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同期还举办了2016公路建设诚信百佳企业颁奖典礼暨"诚致道远信则共赢——公路行业诚信建设高峰论坛"。在国家大力提倡诚信中国、工匠精神的当下,来自全国的400余位公路建设行业精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行业领导、嘉宾共谋发展大计,共绘"十三五"公路交通建设蓝图。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广西南宁-友谊关公路K151+420~K151+750左侧滑坡进行了工程地质调查和地质分析,确认了边坡的岩土特性,通过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的治理方法进行防护,施工交付使用后达到较好的效果,为类似滑坡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理正勘察软件在公路勘察中的应用特点,分析了理正勘察软件在山区公路绘制地质纵断面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并提出运用屏占比确定公路工程地质纵断面图的最佳比例,同时介绍了理正勘察软件应用过程中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地质调绘等综合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查明高边坡范围及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地下水条件、降雨、地震、昼夜温差变化、冰雪冰融、不合理的边坡开挖、岩石风化等工程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确定高边坡的变形机理,结合抗剪强度等试验资料及力学指标反算和既有工程经验参数综合分析选用,计算、评价和分析其稳定性,为高边坡治理提供了必要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4.
滑坡作为公路工程病害之一,如何解决因其带来的危害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程.结合宁武高速公路A7合同段周宁连接线滑坡的工程实例,通过地质调绘、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勘察手段,研究滑坡的地质背景,分析其性质、成因,进行相关计算,并提出合理的治理建议,最后通过有效的治理达到边坡施工稳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地质雷达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非侵入性勘测手段,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特点,因此在公路隧道工程检测中得以广泛应用。地质雷达的引入能够提高隧道工程施工前期的勘察效率,为工程质量的控制和隧道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阐述地质雷达技术的工作原理,深入探讨地质雷达技术在公路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案例,以全面展示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收集、调查江淮地区膨胀土工程地质资料,研究分析了膨胀土主要工程特性及本地区早期高速公路路基纵向裂缝病害的主要成因;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根据已有高速公路纵向裂缝病害成功处理案例经验,提出本地区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建设预防措施及膨胀土高速公路路基纵向裂缝病害处治对策,以供公路行业建设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鉴于贵州省存在的大量早期小煤窑对附近居民生活及当地生产造成的安全隐患,在收集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调访、调绘的方式圈定隐伏区、开采规模及大致标高、富水情况,再辅以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物探勘察,为隧道支护参数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公路隧道LED灯无极调光在控制中受到洞内光线强度的影响,导致公路隧道LED灯无极调光的控制效果变差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公路隧道LED灯无极调光控制技术,按照公路隧道LED灯无极调光电压输出公式,将公路隧道内LED灯具的控制参数进行融合,并根据公路隧道路面的平均水平照度公式,利用转换系数,将公路隧道内路面的平均水平照度转换为公路隧道内路面的平均水平亮度,构建了公路隧道LED灯无极调光模型,结合公路隧道LED灯无极调光控制流程设计,实现了公路隧道LED灯无极调光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公路隧道LED灯无极调光控制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公路隧道LED灯的耗电量,还可以提高公路隧道的洞外亮度,从而提高了公路隧道LED灯无极调光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诱发山区高速公路堆积体滑坡有施工扰动、持续性强降雨、陡倾基岩面、厚层堆积等重要影响因素。针对近年来堆积体路堑滑坡事故频发的现状,文章以广西西北部山区某高速公路堆积体陡倾滑坡为例,利用地质调绘、钻探、物探、监测等工程勘察手段,结合滑坡区域水文地质环境以及监测资料,分析了滑坡的成因及稳定性,揭示了滑坡体范围、滑动面深度和滑床岩性、产状及滑坡规模,并运用工程类比以及传递系数法进行参数反演计算,初步确定了防护的比选方案,最后综合安全、投资、质量控制、施工工期、绿色公路等因素进行考虑,制定了滑坡治理方案,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滑坡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经济不断发展,高速铁路网络建设加速,公路出行方式多元化,被倒逼的公路客运不得不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汽车票有着被高铁等其他交通工具压制的式微风险。如何实现互联网技术和汽车票线上预定的无缝衔接和良性互动,推进传统客运站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已成为公路客运变革的当务之急。作为道路客运行业涉足互联网服务的开端,汽车票在线被寄予很多厚望。前些年,鉴于技术和客运行业下滑等多重因素,汽车票O2O被当作"未来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