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广西桂林至三江段K44+682~K44+872段左侧滑坡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滑坡形成的机理,提出了"卸载放坡+坡体锚固"处治方案,并针对该处治方案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卸载放坡+坡体锚固"的处治方案,能够有效保证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以叶家坡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野外勘探、室内试验等工作,系统地分析了滑坡特征,对滑坡在天然状态、饱水状态、地震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得出了稳定性结论,提出了滑坡治理方案。该滑坡的治理方案是在综合考虑技术、安全、施工等各方面因素,经过方案对比后决定的。对于次级滑坡断面(上部)采用抗滑桩的治理方案。对于次级滑坡断面(下部)采用削方的治理方案。并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排水沟和截水沟。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滑坡路段为例,结合该滑坡工程地质情况,阐述了滑坡的成因机制,分析评价了滑坡的稳定性,并提出了基于削坡卸荷、锚杆加固、排水及坡面植被保护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滑坡二次复活一般规模较大,对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影响较大.通过对某高速公路滑坡二次复活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计算成果设计了合理有效的处治方案.经过长期检验边坡稳定性良好,结果证明:对横向范围较大的大型滑坡,采取削坡减载并结合多级抗滑桩+锚索格梁的组合方式能起到行之有效的处治效果;对于富水性滑坡,采取截水+盲沟及复式排水沟的...  相似文献   

5.
广西南宁市城区内的某深厚人工堆填土滑坡,由于滑坡体物质组成特殊及土方外运困难,传统的抗滑桩支挡、挖方卸载措施均无法做到有效、经济地治理,文章采用"削坡减载(放坡)+水泥搅拌桩支挡+坡面格构+坡面截排水沟及护脚挡墙+坡面绿化"的综合防治措施,达到了"坡体稳定、尽量减少土方外运和经济合理"的治理目标,而其中的"水泥搅拌桩支挡"方法则开了对这类滑坡防治的先例,为今后对这类滑坡防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广西某山区高速公路K271+250~K271+410段右侧高边坡为例,对山区土质边坡滑塌成因进行分析并优化治理方案。该边坡土质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红黏土,坡体饱水后具备膨胀及软化潜势,现浇拱形骨架及浆砌片石护面墙施作后仍无法有效稳固坡面,通过进一步勘察分析和方案优化,提出钢花管格子梁防护方案,固坡效果显著,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托南宁坛洛至百色高速公路K711+430~K711+480段膨胀土填方路基滑坡处治项目,开展膨胀土路基边坡滑坡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通过现场踏勘、理论分析、模拟计算,结合现场地质情况与交通安全因素,提出了抗滑桩治理方案,并进行施工关键技术总结。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作用会造成膨胀土面开裂,水的浸入会造成深部膨胀土的膨胀,诱发滑坡;滑坡前缘抗滑桩对土体形成直接支挡,限制滑动体向前滑出,膨胀力向坡面释放;设计抗滑桩支挡方案后,正常工况与非正常工况下最不利滑动面稳定性系数均能满足要求。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填方路堤病害处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柳州某碳酸盐岩风化而成的残积膨胀土滑坡为例,在对滑坡的钻探勘察及进行土性、强度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适当放坡卸荷、修筑浆砌片石挡墙、施加锚杆及格梁、修筑排水沟和坡面植草等治理技术措施,并介绍了工程质量检测与施工安全监测措施。实践表明该处治技术能有效地处治膨胀性红黏土地质滑坡。  相似文献   

9.
针对坡体上部大面积堆载,地表发生推移、鼓胀、开裂、雨水下渗,而使坡体内的松散覆盖层发生了推移式滑坡,对桥梁结构产生危害这一现象,通过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桥梁结构理论计算分析、结合现场实际的桥梁墩台的裂缝及位移的监控结果,研究提出该类滑坡对桥梁产生的影响和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云南某高速公路深挖路堑边坡因开挖扰动和连续高强度降雨入渗引起滑坡为例,通过临时加固坡顶电塔、滑坡原因分析和多方案比选论证,选取典型断面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与治理设计,采用清方卸荷、坡体锚固、抗滑桩加固及封闭排水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可为同类公路边坡滑塌病害处治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在今后的数十年里,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修建公路的情况会越来越多,高填深挖、开山通路是难以避免的;同时工程建设所面对的气候、地质状况也更加复杂,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环境的反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工程建设破坏沿线生态系统、植物覆盖层消失、边坡裸露在大气环境中,不仅可引起水土流失,还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及行车安全。采用植被固坡可以弥补传统工程措施的不足,在实现固土护坡的同时,还能恢复生态环境。本文针对公路边坡的植被防护技术展开研究,介绍植被防护技术理念、技术的发展,提出植被防护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工程提出边坡植被防护设计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汶川地震引发的滑坡为研究对象,以震中距、地震烈度、坡度、前缘高程、坡高和岩性等影响坡体稳定性的因素为切入点,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实际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能有效预测坡体的稳定情况。  相似文献   

13.
岸坡发生失稳破坏是多种不利因素叠加的结果,全面分析影响岸坡稳定的因素对治理措施更有针对性。本文结合某临河道路岸坡失稳实例,详细分析了临河道路岸坡滑坡产生的机理及其破坏模式,进行了滑坡体稳定性验算,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的临河岸坡建设道路稳定评价及其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百隆高速公路百色水利枢纽库区段K116+670滑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基本情况,结合滑坡规模特征及形成机理,从卸载、钢管桩注浆、预应力锚索加固及完善排水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滑坡治理措施,并通过分析论证了滑坡治理的稳定性和加固治理的效果,同时提出了做好坡面防排水及加强滑坡体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某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遭遇滑坡侵害导致隧道结构变形,形成隧道-滑坡体系,拟在未排除滑坡变形工况下,对该隧道病害段进行换拱处理,提高隧道结构强度,控制滑面变形。文章基于该隧道换拱前后滑坡体、隧道结构的变形监测数据,研究处治措施对隧道-滑坡体系中隧道变形、滑坡变形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隧道-滑坡体系中,当隧道穿越滑坡体时,对隧道病害段进行换拱加固,可有效减缓滑坡变形;引起隧道变形的根本原因是滑坡,如未对滑坡采取设防排险措施,在强降雨等不利工况下,坡体仍可能会出现变形;后期建议考虑对滑坡采取适当刷方减重、设置排水沟等措施增加坡体稳定性,确保隧道后期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省道205线长汀当坑路段K561滑坡处治的工程实例,分析了滑坡特征和成因,采用针对性的削坡卸载;路基回填反压;截流阻渗;基材防护等处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滑坡。通过监测数据对采取的治理措施进行了评价,并对高边坡养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某高速公路在老滑坡前缘以路堑型式穿过,施工时在强降雨作用下发生整体性滑塌,经施工阶段处治后在运营阶段仍持续变形。文章结合该工程实例,在分析滑坡成因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高速公路运营以来滑坡坡体、支挡结构、高速公路构筑物的持续变形情况,对持续强降雨时间段开展了深部位移监测及同步地下水位观测,并结合滑坡区具体条件分析了持续变形原因,判断了滑坡的变形阶段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高速公路边坡施工过程中,设置抗滑支挡结构是处理因施工开挖造成工程滑坡的常用方法。文章结合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边坡实例,对拱形骨架防护、锚杆格梁防护和抗滑桩防护三种防护方案下的边坡稳定性、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采用水磨钻工法成孔的抗滑桩支护形式对该边坡进行加固支护,并介绍了抗滑桩防护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改扩建高速公路是畅通现代交通必不可少的一种工程路径。以海西网漳州云霄至平和(闽粤界)高速公路为例,分析坡体变形情况,提出有效的高边坡滑坡治理措施,从而减少高边坡滑坡问题,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某滑坡实例,针对区域地质概况和滑坡特征,对滑坡形成机制及影响滑坡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滑坡滑动模式;对滑带土的力学参数进行反演分析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提出了相应的滑坡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