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叶乔丹  王君杰 《公路》2022,67(2):63-69
以跨海航道桥梁安全为背景,研究防船撞装置对桥梁下部结构波浪荷载的影响.首先总结了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桥梁下部结构波浪荷载计算方法,包括理论计算、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然后以岱山县鱼山大桥工程为背景,利用FLUENT软件对其主桥过渡墩及引桥独柱墩进行水动力计算,得到施加有防船撞装置后结构波浪荷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复杂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分析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AASHTO规范模型、欧洲规范模型、KUNZ模型和黄平明直航路模型等船桥碰撞概率计算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三概率参数积分路径模型,同时考虑了三峡库区高水位落差的影响。通过对库区3座跨江大桥的航迹线进行实际观测,获得了三概率参数积分路径模型中所需的航迹横向分布和偏航角度分布,并运用该模型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公路》2021,66(9):214-218
以我国北方某桥梁防护项目为依托,结合冰冻河道防冰及防船撞的项目特点,通过理论计算、试验及数值仿真方法对该项目船舶及冰排撞击力、桥梁自身抗撞能力及防撞设施设防效果进行研究,为柔性防撞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成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AIS数据的桥梁防船撞结构冲击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桥梁船撞影响参数不明确的情况,提出利用AIS数据获得桥区实际通航船舶信息,以此为基础进行桥梁抗撞分析及防船撞装置设计。以武汉长江二桥为例,基于AIS数据获得船舶的重量、偏航角、航速等信息,最终确定抗撞分析采用5000 t级船舶作为代表船型,取上行、下行最大偏航角分别为22°、8°,航速取平均航速(上行1.91 m/s、下行3.28 m/s)。在此基础上,采用显式有限元法对该桥主墩受船舶撞击的动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获得的船舶撞击力与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船舶正向撞击桥墩的碰撞力高出桥墩抗撞力的18.85%。根据桥梁防撞需求和船舶撞击力情况,设计了X形夹层结构防船撞装置,分析该装置的抗撞性,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可减少30%以上的船撞力,且能有效减小船舶损伤。  相似文献   

5.
孔令元  巩健 《中外公路》2021,41(3):155-160
桥墩遭受船舶撞损后往往需要长时间封闭维修,因此社会、经济影响严重.桥墩重建工程国内外有许多案例,但是大多数工程采用的重建施工方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很难在其他工程中推广应用.磨刀门特大桥船撞桥墩重建工程通过采用门式施工支撑,改进下部重建结构设计,引入预制模板、支架及大型施工设备,实现了快速抢通重建、减少路费损失的目标.由...  相似文献   

6.
采用ANSYS/LS-DYNA软件对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爆炸模拟分析,分析3种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方式下桥墩的抗爆性能。模拟结果表明,CFRP加固能显著减小桥墩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侧向位移,有效提高桥墩的整体承载能力和抵抗局部破坏的能力,是一种高效的抗爆加固技术;加固模式M(以仅桥墩端部包裹0.8 m CFRP)21.7%的材料用量实现了与加固模式W(全墩高包裹CFRP)基本相同的加固效果;由于CFRP条带的剥落及条带间混凝土的局部破坏,不推荐加固模式E(全墩高条带包裹CFRP)对桥墩进行抗爆加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AASHTO规范模型的介绍,总结了跨江大桥船撞风险计算方法和过程,同时在风险计算中考虑了桥区水位落差的影响。运用该方法进行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8.
9.
李加林 《中外公路》2006,26(6):126-128
桥梁遭受船只及漂流物撞击时有发生,该文介绍珠海市西沥大桥被船只或漂流物撞击后的检测、结构模拟计算及处理方法,并对桥墩的工作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该处理方法对今后同类事件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侧向撞击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桥墩试件动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可靠的有限元模型,根据该模型探讨了单次撞击荷载下桥墩的动力响应,对比分析了单次与累次撞击荷载下桥墩的动力响应。研究证明:相同撞击速度下单次与累次撞击相比:平均撞击力较大,撞击作用时间较短;跨中截面峰值应变与平均应变均较小。研究结果为桥墩耐撞性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桥墩桥梁抗震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在我国西部高烈度地震区出现了许多高墩桥梁,在强地震作用下高桥墩桥梁的反应与低桥墩桥梁相比具有明显的非线性行为,其中包括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但是在现行规范中对高桥墩桥梁的抗震分析没有具体规定。本文总结了高桥墩桥梁的地震反应特点,以及高桥墩在地震作用下非线性行为的作用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基于弹塑性桥墩模型的地震反应分析过程,为以后此类高墩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模拟车辆荷载作用下桥面板的疲劳损伤退化过程,提出了针对公路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疲劳失效过程的数值分析方法。首先在各国相关试验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编制合理的荷载谱,将复杂的车辆荷载进行简化等效;然后提出了高周循环荷载下受弯构件中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疲劳本构关系,基于ABAQUS软件对一试验板建模分析,验证了疲劳本构关系的正确性;最后,对某实际钢筋混凝土桥面板进行疲劳数值分析与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该桥面板的抗疲劳寿命满足要求;所建立的材料疲劳本构关系能够有效模拟钢筋和混凝土在循环加载过程中力学性能的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13.
针对桥头跳车引起的冲击荷载问题,运用有限元软件,对不设搭板的路桥过渡段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台阶高度、车速及轴重作用下不设搭板路桥过渡段的路表弯沉、基层底拉应力以及路基顶面压应变等力学响应值。结果表明:冲击荷载作用下路表弯沉、基层底拉应力及路基顶面压应变等指标均大于静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值,路面结构设计时,应在静载作用下路面力学响应值的基础上乘以相应的动载系数。  相似文献   

14.
桥墩在船桥碰撞中的响应及损伤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建成  顾永宁  胡志强 《公路》2002,(10):33-41
船桥碰撞事故时船艏对桥墩的冲击力 ,以及由此引起桥墩、墩柱和桩基的动态变形和内部应力历程 ,可以通过非线性动态有限元数值仿真全程再现。以一艘 4万 t载重量球鼻船艏与某长江大桥桥墩碰撞为例 ,演示了数值仿真计算的过程。重点介绍了结构模型化及其参数选择等关键技术 ,获得并分析了船桥碰撞力、能量转换、以及桩基、承台和墩柱的冲击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从而可为桥梁设计、维护和损伤评估等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斜拉桥在列车通过时横向动力响应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横摆和摇头为2个独立的自由度,建立列车轮对的振动微分方程。利用结构分析有限元法,推导非对称箱形截面梁单元的横向弯扭耦合刚度矩阵。讨论车桥系统横向振动微分方程及其求解方法。实例分析结果揭示了桥梁横向动力响应的规律,所讨论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约束扭转及偏载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桥梁地震响应模型,系统研究桥墩直径、高度和配筋率等桥墩刚度控制因素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桥墩直径可降低墩顶位移和提高桥墩承载能力,但同时会造成墩底内力增大.桥墩高度在某一临界值范围内时,墩顶顺桥向位移主要受桥墩自身刚度控制;超过这一临界值时,则变为主要受主梁和支座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7.
鉴于破坏模式对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加固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中性能目标量化的重要性,根据钢筋混凝土桥墩的破坏特点和破坏模式,统计分析各国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试验资料。基于钢筋混凝土桥墩抗剪需求和能力的关系,对混凝土强度f′c、纵筋配筋率ρl、体积配箍率ρv、规则化的纵筋配筋率、规则化的体积配箍率、轴压比、剪跨比a/h0和规则化的箍筋间距进行双参数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确定各因素与桥墩塑性铰区抗剪需求与能力比值Vp/Vn的相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以ρl≤2.173%、a/h0≥3.880、Vp/Vn=0.7作为钢筋混凝土桥墩弯曲破坏模式的判别条件,以Vp/Vn>1.0且a/h0≤1.865作为剪切破坏模式的判别条件,以1.865≤a/h0≤3.880作为弯剪破坏模式的判别条件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软弱地基上的重力式桥墩,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有可能会发生桥墩基础提离现象。取上部结构恢复力模式为理想弹塑性模型,下部地基土采用有试验支持的无拉力Winkler弹塑性固结模型,分析了非线性地基土与非线性重力式桥墩相互作用体系下的地震反应,并对一重力式桥墩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天然浅基础上的重力式矮墩,地基的破坏有可能先于桥墩的破坏,在进行桥梁抗震设计时,考虑土与桥墩的共同作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桥道系对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浙江某跨径308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特点, 建立了精细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分析其模态特性及其在地震动作用下,桥道系的参与以及桥道系刚度、质量变化对拱桥位移、内力的影响.分析表明对于大跨度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地震响应,桥道系的影响不容忽视,桥道系刚度、质量变化对拱肋的影响不同,拱脚附近截面内力对桥道系刚度的变化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