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心得安预防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后再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治疗组23例患者(EVL联合奥美拉唑/心得安)和对照组22例患者(单用EVL)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6个月内为近期随访时段,超过18个月为远期随访时段,分别观察两组在EVL后食管静脉曲张情况、套扎次数以及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近期随访情况:两组食管静脉曲张情况及再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远期随访情况:治疗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食管静脉曲张加重程度、再出血发生率、以及套扎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奥美拉唑和心得安联合EVL可有效减轻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预防再出血,并可减少套扎次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 1 6 3例肝炎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 ,其中 78例在结扎前后应用硝苯啶以降低门脉压力 ,余 85例作为对照 ,并进行1~ 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 ,硝苯啶组病人的食管静脉再曲张率及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前后应用硝苯啶 ,可提高结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约70%的慢性胃炎伴HP感染。对HP感染的诊断以往多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或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及病理切片银染色等,且均需内镜及胃粘膜活检术,为此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了144例慢性胃炎患者空腹血清HP抗体,分析HP抗体阳性率与慢性胃炎的程度、是否伴胆汁反流、有无糜烂及与年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合并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导致肝硬化食道静脉出血的各种危险因素。病例来源于我院1983~1985年收治的部分门脉性肝硬化合并食道静脉曲张患者共100例,按其是否伴有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各50例,对导致出血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最后本文提出了引起静脉曲张出血的始发危险因素是门脉高压的程度;门静脉游离压>3.49Kpo,或B超探测门静脉(总干)直径>1.9cm,脾静脉(脾门处)>1.3cm。促发因素;男性,年龄>40岁,合并肺部感染,脾功能亢进(血色素<70g/L,白细胞计数<5×10~9/L,血小板<60×10~9/L)。具备上述始发危险因素二项和促发危险因素二项以上的食道静脉曲张患者,提示出血高度可能性。建议用B型超声探测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直径作为判断门静脉压的一种手段,可使肝硬化患者避免导管检测或食道镜检查带来的危险和不便。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丝线胃网膜右动脉枉性栓塞术,用在门脉高压症(PH)断流术中,以进一步减少胃壁动脉的血供、缓解术后胃里局部的静脉高压状态、防止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发生发展及增加断流的彻底性。以16条PH模型犬为对象,与现存的其它两种术式—胃网膜右动脉主干结扎和胃网膜右动脉主干及其胃支离断(统称为“胃减动脉术”)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即可以克服胃网膜右动脉主干结扎的效果不持久,又能避免胃网膜右动脉主干及其胃支离断的胃壁缺血坏死等弊端。有希望成为在PH断流术中进一步减少胃壁动脉血供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对5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行肿瘤切除后经食管床食管胃吻合术,术后效果良好,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及心肺并发症,认为该本式使胃代食管更接近食管的解剖和生理,减轻了胸腔胃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利于吻合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食管神经鞘瘤十分罕见,且难以通过一般检查方法确诊,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报道1例35岁男性患者,约1年半吞咽困难病史,胃镜及胸CT发现食管中段巨大肿块,长度超过6cm,管壁均匀增厚,明显压迫气管。行肿块大部切除、胃食管吻合术,恢复良好。术后免疫组化染色确诊为食管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毒症并发结核感染患者的肾移植手术时机、免疫抑制及抗痨治疗方案的选择 ,并观察移植效果。方法 对 1 2例有结核感染的尿毒症患者行 2~ 4月化疗后行肾移植术 ,术后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 ,术后继续抗痨 6月~ 1年 ,观察移植效果及结核复发情况。结果 短期化疗后所有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术后CsA浓度谷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排斥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但肝功能损害发生增多。除一例因自停抗痨药而复发外 ,其余病例均未见结核复发或加重。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后经短期化疗可行肾移植术 ,移植效果较好。应注意肝功损害的发生。术后给予 6月~ 1年抗痨治疗可有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9.
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tentshunt,TIPSS)治疗门脉高压症5例,全部成功。分流后门脉压从术前(3.90±0.70)kPa降至(2.36±0.36)kPa;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胸、腹水明显减轻。术后并发症与肝血流、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变化有关。结果表明,TIPSS易成功,创伤小,并发症轻,降低门静脉压可靠;肝血流监测、抗凝、抗肝昏迷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60例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复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提示重复感染占当时住院肝炎病人的14.8%。在重复感染中,同时感染甲、乙两型肝炎者9例;乙肝抗原携带者及慢性肝炎基础上感染甲肝者41例;乙肝隐性感染免疫后又感染甲肝者10例.同时观察到部分病人重复感染时,HBsAg 滴度下降或消失。并探讨了肝炎复发或突然加重的原因,认为两种肝炎病毒重复感染是肝炎复发或者突然加重的主要因素.故预防HBV 携带者及慢性乙肝重复感染其他肝炎病毒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对94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C-erbB-2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EGFR和C-erbR-2在正常胃粘膜中均无表达,而在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4%和46.8%,癌旁组织及新生血管中EGFR有阳性表达,C-erbB-2表达只限于癌灶,癌旁组织均为阴性;②EGFR和C-erbB-2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浆膜层受浸与否关系密切(P<0.05);③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与EGFR的表达有相关性(P<0.01),而与C-erbB-2的表达不相关(P>0.05);④EGFR表达与生存期密切相关(P<0.01),EGFR阳性者预后差,阴性者预后好,而C-erbB-2表达与生存期不相关(P>0.05);⑤EGFR和C-erbB-2在胃癌中的表达无明显关系(P>0.05)。结果表明:①EGFR表达与胃癌的恶性程度有明显的关系;②C-erbB-2表达是胃癌发生的晚期事件,是恶性细胞的标志;③EGFR可作为预测胃癌的预后和指导治疗的指标之一。④EGFR和C-erbB-2在胃癌中的表达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12.
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病、冠心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与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关系。研究与Hcy相关的某些因素。 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 30人 ,对照组 30人 ,冠心病患者 2 3人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Hcy的测定 ,同时测定血叶酸 (FA)、维生素B12 (VitB12 )及血脂的浓度。结果 ①三组间在性别、年龄、吸烟情况上分布均衡 ,无显著性差异。②高血压病患者血Hcy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冠心病患者血Hcy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③年龄与Hcy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 (P =0 .0 0 1)。④高血压病患者FA及VitB12 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⑤Hcy与FA、VitB12 及血脂均无相关性。结论 Hcy与高血压病有关 ,它的升高可能参与某些人高血压的发生及造成血管病变。Hcy是冠心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手术前后作过CT检查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高血压脑出血出现下列情况者,术后可发生严重的脑水肿:①术前GCS≤6分;②脑疝形成;③本前血压≥24/12.7kPa,④深部型血冲;⑤脑中线结构移位≥1.0cm;⑥水后血压≥24/12.7kPa,不稳。术后主张大剂量、长时间应用脱水药。  相似文献   

14.
由临床表现、基础生殖激素测定及阴道超声,虽可对大多数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患者做出正确诊断,但部分病例仍有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对7例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升高的PCOS患者(HP-PCOS),12例PRL水平正常的PCOS患者(NPRL-PCOS),7例单纯PRL水平升高患者(HP)及10例正常妇女进行GnRH和TRH刺激试验。结果:刺激试验前,4组基础LH/FSH比值无显著性差异;刺激试验后,两组PCOS妇女峰值时LH/FSH比值显著高于HP及对照组,而HP-PCOS与HP组的PRL反应无差别。提示:GnRH和TRH刺激试验有助于PCOS的确诊及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 (ER)、雌激素受体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 ,以探讨其与胃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 ,观察ER、ERmRNA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结果 ①ER阳性率男性为 33.33% ,女性为 46.67% ;ERmRNA阳性率男性为 73.33% ,女性为 86.67% ;②ER阳性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多见 ;ERmRNA阳性在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均可见 ;③ER阳性与局部淋巴结转移、生长方式有关 ;④ERmRNA较ER有更高的阳性表达。结论 ERmRNA表达与胃癌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 ,可用于胃癌预后判定 ,为胃癌内分泌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成纤维母细胞 ( Fibroblast)在成人外周血、骨髓和脐带血的不同情况及成纤维母细胞的造血支持作用。结果显示 :1氢化可的松明显促进成纤维母细胞的生长。 2成人外周血中无成纤维母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 Colony forming unit-fibroblast,CFU- F)。 3骨髓中 CFU- F的数量多于脐带血 ( P <0 .0 1 )。 4骨髓和脐带血中的 CFU- F促进粒系 -单核系祖细胞 (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formingunit,CFU- GM)集落形成 ,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成纤维母细胞的存在很可能有助于粒单系祖细胞的分化和成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胎儿宫内生长的关系,及其在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发病中的作用,从而对IUGR的病因作进一步的探讨。方法 选取20例分娩IUGR儿、10例分娩巨大儿及20例正常产妇,分娩后抽取母静脉血及脐静脉血,分离血清(各组产妇均无产科及内外科合并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中IGFBP-3的浓度。结果 ①母血IGFBP-3浓度显著高于脐血(P<0..01),且二者之间无相关关系(r=-0.18,P>0.05)。②脐血中IGFBP-3浓度在IUGR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巨大儿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脐血IGFBP-3的浓度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胎盘重量呈正相关关系(r=0.63,r=0.48,P均<0..01)。③各组母血中IGFBP-3浓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①母血及脐血IGFBP-3的来源不同,母血中的IGFBP-3不能通过胎盘屏障。②胎儿自身分泌的IGFBP-3与胎儿生长关系密切,其浓度降低可能是导致IUGR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诊断剂量超声波辐照人6~9周胚胎,24h后取胎盘绒毛组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细胞膜、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有明显亚微结构改变,主要是细胞膜损伤中断;微绒毛膨大变形;粗面內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嵴减少并呈小泡状或不规则膨大。  相似文献   

19.
文章全而阐述了海南航空集团8年的由政府投资1000万元,变成现在已形成160亿元 的跨国集团的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文章其体介绍了:①海南航空公司的体制改革.包括领导制 度,财务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运行制度,规范化制度等; ② 成功的资本运作经验;③ 海南航空市场的开拓经验; ④海南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