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奇 《珠江水运》2001,(7):36-37
本文通过实践详细地介绍了SY-118型GPS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在控制网中的使用和精度分析,以及SY-118型GPS动态测量和常规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洪剑 《港工技术》2002,(2):52-53,55
简述了采用三角函数进行路线横断面测量的原理,提出了确定路线横断方向的方法,解决了已往难以控制横断方向的问题,描述了用三角函数进行横断面测量的主要步骤,用工程实例证实了三角函数法的适用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3.
周国强  甘少炜  雷伟  蔡忠华 《船海工程》2014,(2):165-167,172
针对目前船舶轴系扭转振动测试主要采用的角位移和角速度测量方法不能直接测量出轴系扭转振动应力,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差的问题,基于目前非常成熟的应变测量技术,对轴系扭转振动的测量进行分析,给出数据处理的方法,并提出基于无线遥测轴功率系统进行功率-扭振测试系统的开发和数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使用RTK技术进行无验潮水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使用这种方法应该注意的地方.通过某港口RTK无验潮水深测量的实践应用,经过比较,证明其测量精度高于传统水深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唐皓京 《上海港科技》2004,(2):41-41,38
通过工程实践总结出码头工程现场测量管理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储层动态监测技术是油田开发很重要技术之一,从对储层监控和油藏管理的角度讲,通过动态监测技术可以获得可靠的产出井和注入井的流动剖面,为评价储层或油藏提供数据.动态测量数据可以用来作地质数据对比、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等,分层产量数据还特别用于生产井问题诊断和井的优化,使得井内潜在的问题提前得到诊断和处理成为可能.本文主要介绍油田开发中的动态监测技术以及在油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苏振有 《船舶工程》1996,(4):30-34,49
本文叙述了目前船舶燃油舱柜内油料测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自动化测量系统应按油舱柜形状和油料种类选用适合的传感器,此外对温度分布修正、油舱纵倾修正、及其计算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10.
简要介绍了利用GPSRTK技术测定水下地形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以及影响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徐柏松 《港工技术》2012,49(4):61-63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具有速度快、点位精度高、采集数据完整等特点,可用于传统测量方法不能测及的区域.重点介绍地面型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的工作原理和测量步骤,并结合工程实例就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与近景摄影测量的优缺点、测量精度等进行分析比较,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口北支水下地形遥感测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卫星遥感信息源,结合图像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在长江口北支试验区,获取大水水下地形空间信息的方法与问题,水下地形遥感测量,在水深8-10m以内的测深基本可定量,更深水道的平面分布可以准确定位。因此,对许多水域可进行水下地形动态监测,尤其是一些致灾过程的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13.
山区地形测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院于1998年9月完成了同三线莱西—汾水高等级公路地形测量任务。测区北起胶州市郊的付家村,南至迟家,全长约25km,测区面积约12.5km~2经分幅后有24张50cm×50cm或50cm×60cm的1:2000的带状地形图,测区地处山区,区内有大量的果园、村庄,且高差起伏较大,地形复杂,加之正值夏秋之交,区内的主要农作物—玉米等高杆植物正枝叶茂盛,给通视造成严重的障碍,作业的难度很大。结合这次山区地形测量,本人有如下几点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1 踏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洪剑 《港工勘察》1999,(40):28-29
简要介绍在地形测量中,应用全站仪测图采用的仪器、工具及测图方法,结合全站仪测图的特点叙述了应用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16.
17.
沈宏远 《港工勘察》2003,(44):21-23
统计分析了340多条一、二级导线,提出改进统计显示的问题和提高导线测量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施红兵  陆恺 《船舶工程》1996,(5):58-60,28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GPS进行勒体姿态测量的工作原理、有关技术及GPS姿态测量系统的组成。利用GPS测量姿态,精度不会随时间而降低,运用皮信号测量不涉及P码及C/A码的具体结构,造反可用性(SA)和轨道误差及电离层折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比通过惯性猎取将更便宜、精度更高。在不远的将来,这种技术可望在某些领域代替惯性技术,或与惯性系统组合,成为一种新的高精度、高可靠性、成本低的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火弯板线位移测量问题,简述了视觉测量原理,提出应用计算机视觉测量技术对水火弯板工艺中钢板的线位移进行测量,实现了水火弯板线位移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20.
陈明辉 《江苏船舶》2015,32(2):25-27
介绍了国内首套实时自动的船舶水下部分形状测量系统。该系统基于单波束与多波束测距技术,测量船舶的船体外形轮廓各点所在的位置,从而推算出船舶水下部分的外形。此外,对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及误差分析。实测结果表明,船舶水下部分外形测量系统可实现30 m内的船舶外形量测,并且精度在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