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综合物流的发展1.综合物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导致了经济活动组织形态上的重大改革,综合物流正是这些重大变革中的一个产物。二战时期美国军事后勤保障系统是综合物流的雏形,二战后,随着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物流概念被应用于汽车工业的原材料、产品供应、储存和配送系统,后被逐步推广,50年代引入日本等国家,形成了初级阶段的物流理念和物流系统。2.世界经济发展使综合物流逐步完善成熟70和8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向一体化,贸易向全球化的发展,综合物流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进…  相似文献   

2.
美军集装箱运输可视性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集装箱运输可视性系统”是一个综合了指挥、控制、通信与计算机的全球国防运输系统。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高度重视应用集装箱运输可视性系统包括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AIDC)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在内的技术体系做到实时、准确地收集、处理、传输与使用信息,实现了在储资产、周转资产和在运资产的可视化,使得相关部门可以全程跟踪“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使后勤保障准确、高效、适时、适地、适量,有效地避免了海湾战争期间重复订购造成的重复运输等弊端,保证了前线美…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综合驾驶台系统(IBS)和综合航行系统(INS)的研究,结合国际海事组织的培训要求,提出了综合驾驶台系统操作使用培训的目的、方法和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大纲,以促进船员熟练使用系统,保证船舶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4.
徐友方 《船艇》1998,(9):24-26
综合船桥(IBS)是代表当前船舶导航技术最高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新颖系统,德国STN ATLAS电子公司推出的第二代综合船桥——船舶控制中心(SCC)为船舶的基本操纵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功能组合。在该系统中,船舶的主控制中心与各工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船用柴油机综合保障概念和策略的发展及与柴油机维修性的关系,重点介绍了保障系统中维修计划管理;讨论了计算机辅助船用柴油机综合保障信息系统设计开发过程和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开发的原型系统可为进一步的实用系统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某型小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的综合自动化系统(IAS)设计过程为例,介绍IAS的特点和主要功能设定,设计及对比分析2种适合该船型的IAS系统架构方案,并根据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为该船型2艘姐妹船选择了不同的IAS系统。同时展望综合自动化系统与未来智能船系统的连接性,为后续建造的同类小型LNG船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综合收费业务平台V3.0》(简称ITSNV3.0)由上海交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集成了国内外目前已存在的收费技术(非接触IC卡、条形码、纸券、全自动电子收费、计重收费等)及收费制式(开放式、封闭式),并且可配置拆账、预付卡发行管理模块,全面满足了国内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工作流程和业务功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蔡年生 《船电技术》2005,25(6):54-56
本文讨论电动鱼雷主要性能参数与其动力电池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综合功率系数概念及计算方法。综合功率系数愈小,推进系统的整体性能愈好。提高功率密度特别是提高体积功率密度对于减小综合功率系数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舰船装备总体设计指标体系,提出了综合效能的概念,能同时体现对作战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的描述;在系统分析目前广泛采用的舰船装备总体设计准则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效费比的优化设计准则,在强调装备综合效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装备的经济承受能力,为有效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综合补给舰是一种可在海上航行或停泊中为已方舰艇提供燃料、淡水、食品等消耗品和鱼雷、水雷、炮弹、导弹等武器的后勤保障舰只。作战舰艇可通过航行补给延长活动半径,提高在航率,增加海上活动时间,避免了对固定基地的过分依赖。综合补给舰强大的舰队支援能力受到许多海军重视,起初只是美国、前苏联等具有远洋作战使命的海军强国发展这种后勤保障舰只,随后法国、意大利、荷兰、德国等海军也开始纷纷仿效发展,一些没有设计建造能力的中小国家则向国外订购,以便使本国海军的海上航行、作战能力能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说,补给舰性能的高低、数量的多寡是衡量一国海军是否具备真正远洋作战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