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气湍流对无线电波的传播有着重要影响。结合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活塞风的运动特性以及折射率结构常数的计算方法,运用流体力学原理基本方程,推导出一种在隧道环境下的折射率结构常数模型。该模型主要输入参数为气温、湿度和活塞风速参量。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可知:活塞风对折射率结构常数的影响主要有阻塞比、列车速度、列车长度、隧道长度。其中阻塞比对其影响较大,其次为列车速度和列车长度,隧道长度对其影响较小。该模型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下的电波的传播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缓高速列车通过隧道引起的压力波动,研究了联络通道对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压力波特性的影响.建立了3节编组高速列车数值仿真计算模型,基于三维非定常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以及k-ε方程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数值模拟了高速列车通过联络通道时隧道的气动特性,研究了设置联络通道对隧道压力波的影响及不同的通道间距对隧道压力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无联络通道隧道相比,列车通过连通开孔隧道的气动特性得到明显改善;通道对初始压力上升、下降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对膨胀波的抑制作用更为突出.联络通道的设置使隧道压力波的波形呈现局部锯齿状.  相似文献   

3.
陈衍祥 《中国铁路》1998,(5):30-31,27
在已建立的列车碰撞力学数学模型基础上,依托专用的数值计算,仿真软件包MAT-LAB,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平台,用C语言开发出列车撞击模拟软件TCDS。该软件以对话方式进行参数输入,并具有撞击模拟动画演示功能。  相似文献   

4.
高速列车车头驶入隧道产生初始压缩波,其传播到隧道出口向外辐射引起微压波现象,危害周围环境。而隧道壁面摩擦是影响初始压缩波洞内传播的重要因素,从而影响微压波的强度。采用考虑瞬态摩擦的一维可压缩非定常不等熵流动模型研究初始压缩波洞内的传播过程。研究瞬态摩擦对CRH380A驶入隧道引起的初始压缩波传播的影响,给出了不同传播距离处瞬态摩擦的影响特性,获得了不同阻塞比及不同速度等级下瞬态摩擦对压缩波压力变化和压力梯度的影响特性。得出的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正确考虑一维流动模型中的瞬态摩擦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TMIS的系统构成,以及开通广州铁路公司TMIS用户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隧道交会气动载荷对高速列车横向振动的影响,建立了某型号8节编组高速列车数值仿真计算模型。基于三维、非定常、可压缩的Navier-Stokes方程以及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数值模拟了高速列车在隧道内交会时的气动特性。通过建立8节编组的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列车交会气动载荷对列车车辆系统动力学响应(列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交会气动载荷对列车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非常明显;当列车在隧道交会时,列车的横向振动加剧,列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明显降低,其中头车、中间车和尾车的轮重减载率增加幅值分别为:14.4%、13.3%和9.1%;横向平稳性指标增加幅值分别为:10.66%、12.40%和5.22%。  相似文献   

7.
根据地铁列车在隧道中运行的特点,基于最快速运行策略,应用MatLab程序建立了地铁列车牵引计算模型,研究了运行过程中隧道附加阻力对列车运行时间的影响。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能计算出地铁列车最快速通过地下区段的时间,对地铁系统实施运营管理、成本核算以及节能降耗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工程的特点和TMIS建设取得的成绩,指出了TMIS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TMIS工程建设实行工程监理制度,是大型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系统的可靠性结构模型,计算出SLC-1型用户集线器的MTBF真值。根据可靠性试验方案估计出SLC的MTBF区间,并作出系统的接收判决,通过可靠性增长试验以及系统的降额设计等措施,极大的提高了SLC-1型用户集线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异步牵引电机双微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给出了一种适用于电力机车大功率场合应用的矢量控制方案,为实现方案设计了一种基于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31和单片机80C196MC双微机结构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充分利用了TMS320C31的快速浮点运算功能以及80C196MC的PWM波形生成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双微机系统实时性好,能够完成矢量控制中复杂的运算以及SPWM调制信号的产生,并能在子系统间进行可靠的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