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左卿 《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Z2):151-152,155
山岭重丘区地形起伏大,路线多跨越深谷、河流,在同类桥型中拱桥具有自身结构优势而被广泛运用。但是,由于沟谷较深或流水湍急,给主拱圈施工设置了天然障碍,导致常规落地式满堂支架施工工艺已不适用,悬拼拱架施工技术应运而生。根据拱圈结构形式选择悬拼拱架结构形式及材料组成,合理设计拱架悬拼扣挂系统,准确控制悬拼拱架的轴线,快速、安全地完成拱架拼装是悬浇拱圈施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百色市澄碧大桥工程为例,探讨桥梁主拱圈施工方案和预拱度设计方法,并从拱架搭设、拱圈底模安装、拱架预压及拱架卸落等施工环节介绍了大桥主拱圈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拱架是有支架建造拱桥中必不可少的辅助结构,可保证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要求,并使成桥后拱圈的线性符合设计要求。当采用分环分段的施工方法建造箱形拱桥时,由于拱架与主拱圈的联合作用,先期形成的拱环与拱架之间存在联合作用,后续施工的荷载由已形成的拱环与拱架共同承担,从而减轻了拱架的负担,减小钢拱架的截面尺寸或其材料强度。文章以某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为例,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了该桥两种分环浇筑方案的混凝土拱圈与拱架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甘河沟大桥采用悬拼钢拱架现浇主跨125m的钢筋混凝土拱圈,根据本工程特点,对重点部位,如悬拼拱架施工、拱架预压、拱架横移、拱圈浇筑等进行先行试验才能确定工艺参数,同时系统地探讨了钢筋混凝土拱圈现浇施工技术措施,提出重,点控制技术,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重点介绍了石拱大桥主拱圈施工支架及拱架的结构形式,主拱圈的施工砌筑工艺。  相似文献   

6.
主拱圈的线形控制质量直接影响着成桥后全桥的受力,又因其吊装施工过程是全桥建设当中最为关键和复杂的工序,而扣索张拉过程又是调节主拱圈线型的重要施工步骤。因此,研究吊装施工过程中扣索张拉环节有着重要意义。针对该施工过程,文章提出主拱圈关键节点扣索张拉过程纵桥向与竖桥向位移变化的理论表达式,通过Midas软件建立罗文大桥的全桥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提取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吻合度较高;罗文大桥主拱圈拱段张拉方案安全、可靠,在整个过程中各控制点纵向、竖向最大位移分别达到-14.6mm和32.6mm,有较大安全富余;后续拱肋节段的安装精度受之前安装的影响,并在施工过程中主拱圈线形变化遵循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7.
以某拱桥主拱圈现浇施工为研究背景,参照其他同类桥梁主拱圈现浇施工经验和方法,结合现场施工条件,设计了某大桥钢桁拱架预压试验,提出了合理的预压方案,通过贝雷拱架预压,有效消除了其非弹性变形。同时,通过建立钢拱架有限元模型,对拱架预压进行全过程模拟,经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理论计算值与预压实测值的偏差较小,实际测量值略小于理论计算值,表明拱架整体刚度大于理论计算值,其承载能力比设计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桥梁承载能力不足引起的桥梁结构安全问题,保证交通通行稳定性,以锚喷混凝土加固技术开展分析,结合桥梁加固工程实例,提出试验荷载分析及工况分析方法,同时对锚喷混凝土加固工序施工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锚喷混凝土加固技术的合理应用,使该桥梁主拱圈的锚喷厚度得到增加,整体结构稳定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9.
平南三桥为主跨575m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其管径大、吊重大、吊装节段数多,如果采用传统的"先合龙,再封拱脚"的施工方案,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线形和各扣索索力均匀性较差。为确定合理的封拱脚时机,确保施工安全,文章采用"过程最优,结果可控"一次张拉施工优化计算方法,从施工线形、扣索索力均匀性和拱圈应力等几个方面对三种封拱脚方案(单片拱肋两岸各吊装第四段后封拱脚、单片拱肋两岸各吊装第六段后封拱脚、单片拱肋两岸各吊装第八段后封拱脚)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片拱肋两岸各吊装第六段后封拱脚方案的施工线形、各扣索索力均匀性和拱圈应力等均较好,为最佳施工方案。基于此,对第六段封拱脚施工方式下拱圈实测线形和目标线形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施工方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单工作面浇筑对拱圈外包混凝土施工过程的影响,文章依托某在建大跨度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利用有限元计算程序MIDAS Civil建立全桥分析模型,对拱圈外包混凝土分环分段浇筑过程中的外包混凝土应力、主弦管钢管应力及拱圈变形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工作面浇筑下拱圈外包混凝土应力总体为逐渐增大,局部位置有突变:由于拱架和外包混凝土的联合作用,以第一环外包混凝土合龙为分界点,弦管钢管未包的最大应力为先增大后减小;拱圈变形表现为“上下交替”出现,,反拱”现象,但整体上随外包混凝土浇筑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作为最基本、最广泛的交通基础设施,其作用日益凸显。为了实现公路危旧桥拆除重建工程节能环保的目的,结合工程实例,从拱架搭设程序及技术要求、主拱圈混凝土施工、钢拱架的拆除、加强过程观测及监测控制等角度详细分析危旧桥拆除重建“一拱两用”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常采用型钢拱架进行支护,但当拱架间距小于1 m时,施作超前小导管的外张角难以控制。为减小超前小导管外张角,现场施工中采用了型钢拱架腹板打孔的方法。文章通过建立拱架三维模型,计算了不同打孔范围、不同打孔密度情况下拱架的变形情况,研究了型钢拱架腹板打孔对拱架和支护体系的刚度影响。结合现场对比试验,根据初期支护变形、围岩压力和拱架内力的实测情况,提出打孔间距是影响拱架刚度的主要因素。在本工程条件下拱架腹板打孔的安全间距为40 cm及以上,其对拱架刚度的削弱程度小于4%,对整个初期支护体系的刚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云南某箱型拱桥为工程实例,分析了该桥受重交通荷载影响而出现的裂缝、板块断裂、铺装层推移及桥梁拱轴线下挠等病害类型及其成因,提出了更换原上部结构T型梁、封闭环套加固技术等分布加固维修方案,并对加固后的桥梁结构进行力学验算,结果表明:加固后主拱圈各控制截面安全富裕量显著增加,桥梁承载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南宁大桥主桥采用混凝土拱肋与钢箱拱肋的组合式外倾拱肋结构,其中,混凝土拱肋的劲性骨架不仅是拱肋钢筋安装、预应力束安装临时固定、液压自爬模施工荷载以及承受新浇筑节段混凝土自重的支撑结构,而且是确保拱肋线形的关键技术措施。本文对劲性骨架的结构设计、计算和现场施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白山左线隧道施工中,针对塌方发展过程和塌方机理,实施了一套基于"地表排水、围岩注浆、衬砌增强、基底防降"的塌方综合治理方案。文章分析了方案实施后的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拱腰和边墙水平收敛的位移变化规律,以及初期支护背后水压力、初期支护与围岩的接触应力、锚杆轴力、型钢拱架应力及二次衬砌混凝土应力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软弱围岩地段,拱墙二次衬砌的施作显著改善了初期支护与围岩的接触应力,有效地减小了地表沉降及隧洞周边位移;同时,拱墙二次衬砌能有效地分担锚杆和型钢拱架的的部分荷载,改善仰拱二次衬砌的受力状况;塌方综合治理方案效果较好,保障了该隧道剩余塌方段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6.
塌方岩体的自重荷载将对隧道内力产生较大影响,对其结构受力极其不利。文章基于混凝土材料的损伤塑性理论,建立了受力变形较符合实际的公路隧道结构的非线性模型,并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wsdS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在塌方岩体作用下隧道拱圈的第一主拉应力、正应力和剪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而找出了隧道拱顶和拱脚出现明显裂缝的主要原因,为类似运营隧道的加固设计与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装配式重型钢管塔架作为缆索吊运斜拉扣挂施工中新型塔架结构形式的适应性和安全性,文章开展1∶1的装配式钢管塔架结构模型试验,通过满布32根钢绞线并将单根钢绞线按照4 t、6 t、9 t、11.5 t和13 t逐步施加荷载,分析该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实测结果表明,在整个加载过程中荷载-位移呈现线性关系,最大应力控制在120 MPa以内,结构安全性良好,可推广应用于扣挂400 t以上的拱肋节段施工。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实例,对桥型方案的比选、桥梁设计以及施工方案、施工组织等方面进行阐述,详细介绍悬拼拱架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以及拱架的拼装计算和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施工技术规范与工程实例的互相结合,对拱桥拱圈预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浅析。拱圈预压,受到诸多确定及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如地质条件、天气水文、机械设备、施工技术等,故而预压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各技术环节。了解并工程概况调研现场环境,确定拱圈现浇支架预压试验的目的和预压试验区段的选定,从而为预压荷载的布设和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结合连拱隧道工程实践,对隧道施工中先行洞室支护体系应力进行相关监测,分析不同开挖工序下应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先行洞室上台阶及仰拱开挖引起了支护应力较大变化及重分布,为支护稳定的控制点;隧道开挖对支护应力的纵向影响距离大致为隧道跨度的2倍,约为20~25 m;开挖效应消失后,左右拱圈45°处应力的时间效应较其它位置要明显;封闭支护结构是改善结构受力的有效途径,应及时施作仰拱和形成封闭环。该研究结论可为类似条件下连拱隧道设计施工和现场监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