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高铁运营里程达2.2万公里占铁路总里程的比重升至17.74%国际铁路联盟(UIC)定义高速铁路为:通过改造原有线路使其设计速度达到200km/h,或新建线路设计速度达到250km/h以上的铁路。中国把高速铁路定义为:新建设计开行速度250km/h(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km/h的客运专线铁路。  相似文献   

2.
参考国内外磁悬浮列车高速通过隧道引发空气动力学效应的资料,针对TR08常导磁悬浮列车,分隧道长度L≤150 m和L> 150 m两种情况,对不同速度目标值下(350 km/h单双线、400 km/h单双线、450 km/h单双线)隧道内轮廓的选取进行了比选分析,分析结果对就磁悬浮铁路隧道轮廓的选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既有高速铁路的线路空间线型、桥梁设施基本能够满足高速磁浮列车的开行要求,但隧道作为影响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的重要因素,对于利用既有高速铁路开行磁浮列车的影响较大。空气动力学效应引起的隧道断面问题是影响隧道开行磁浮列车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利用既有设计速度为250km/h与300~350km/h的高速铁路隧道开行高速磁浮列车的方案,包括降速、缩小列车断面积及提升车体气密性方案。以某双线铁路为例,原方案区间平均运行速度为204.8km/h。在不改变既有隧道断面的情况下,在既有高铁线路上开行磁浮列车,采用降速、缩小列车断面积及提升车体气密性方案,能够将区间平均运行速度提升至393.9~411.14km/h。由此得出,既有高速铁路隧道对开行磁浮列车具有一定的提速潜力。  相似文献   

4.
与常规铁路隧道不同,客运专线铁路隧道设计除了要考虑满足围岩稳定性、建筑限界等外,还必须考虑高速列车在隧道中运行时所诱发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的影响。文章通过遂渝线200km/h提速综合试验中的隧道气动力及结构动力学试验,对200 km/h动车组通过隧道内和列车上瞬变压力、空气动力荷载、列车风、微气压波等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为时速200 km/h客运专线隧道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蒙内铁路作为连接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条客货并行一级线路,对肯尼亚国内以及东非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巩固中-肯关系和中非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较为特殊的地理原因使得蒙内铁路全线长大坡道占比超过50%,使得长大坡道上的行车安全成为蒙内铁路安全运营的重中之重.本文以11.7‰的长大下坡道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以DF11机车牵引,17辆编组时以118km/h进行紧急制动试验的情况,制动距离为890m;紧急制动前有充足的充风时间,制动实施至列车管压减为0用时3s,符合规定要求.基于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和软件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计算结果指出为了使17辆编组列车在800m制动距离以内完成制动,当坡度为12‰时,建议其制动速度不高于112km/h,坡度6‰以下时,建议其制动速度不高于118km/h.本文的分析和计算结果旨在为蒙内铁路长大下坡道的安全行车运营以及整体安全控制体系的制定提供有效可靠的试验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基于运行安全的设计理念,采用运行速度对某山区高速公路进行安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路段具有较好的运行速度协调性;平、纵面设计指标都能够满足设计速度80km/h的要求,但对于100km/h的运行速度,占平曲线半径类型总数的2/3的长度不能够满足视距要求,一段反向曲线直线长度不满足最小直线要求,一段纵坡不满足最大坡长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地铁隧道基底饱水风化软岩动力响应及长期沉降,选取南昌地铁基底不同风化程度泥质粉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室内动三轴试验,提出了考虑加载次数、动应力比、偏应力比等因素的全、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的累积塑性应变数学模型,结合动力有限元软件进行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风化程度组合地层中,地铁隧道基底位于全风化软岩时,列车荷载产生的动应力、加速度竖向影响范围分别为16.0 m、7.0 m,位于中风化软岩时动应力、竖向影响范围分别为11.0 m、6.0 m;全风化软岩层的动应力和加速度峰值均大于中风化软岩层的;结合累积塑性应变数学模型,当地铁运营100 a,列车速度为110 km/h情况下,隧道基底位于全、中风化软岩累积沉降预测值分别为25.68 mm、17.98 mm;列车速度的改变对隧道底部风化软岩的长期沉降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瞬变压力现场试验及单维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设计与研究中必须要考虑高速列车在隧道中运行时所诱发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的影响,其中应重点考虑瞬变压力对旅客乘车舒适度的影响。文章通过遂渝线提速(200 km/h)综合试验中的隧道空气动力及结构动力学试验,对200km/h动车组通过隧道时隧道内瞬变压力的现场试验数据及其单维效应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1项目概况佛山一环全长99.2公里,共42个出入口。途经佛山市的4个区,11个镇街,并与境内多条高速公路、国道和交通干线连接,是市干线路网中最为重要的骨干道路,是沟通佛山各区以及密切佛山与广州的联系的重要通道。一环规划控制红线宽114-120米,行车道宽度79米;全线采用一级公路兼城市道路标准设计,双向14车道。其中,主路为双向8车道,设计速度为100 km/h;辅路为双向6车道,与地方路网衔接,为普通城市道路,设计速度为50 km/h。  相似文献   

10.
齿轮箱体是列车的不可或缺的装置,在服役时受到齿轮啮合的激振作用。文章为分析齿轮箱体在齿轮副激励时的响应特点,使用SIMPACK及ANSYS软件建立得到带刚性和柔性两种箱体下的整车模型,在两种不同速度工况下对箱体振动特性进行仿真及响应分析。结果表明,200 km/h工况的振动加速度比300 km/h工况下的振动加速度大,这是因为此工况下齿轮副啮合频率为1 634 Hz,而柔性箱体在十阶模态下为1 667 Hz.共振现象导致振动加速度偏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公路隧道投入运营,其安全性和运营成本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在保证隧道运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运营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从隧道照明安全节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根据车速改变加强照明区段长度的隧道照明控制系统,满足照明质量的同时进行隧道的"按需照明"。系统将车速信息分为50 km/h以下、50~70 km/h、70~90 km/h、90 km/h以上四个速度区段,每个速度区段设计不同的加强照明区段长度;通过电感式线圈检测进入隧道的车辆速度作为控制输入参数,控制相应区段进行照明。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出口匝道的事故成因,提出了在变速车道和圆曲线之间增设缓和段的设计方案,并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各种缓和段长度进行仿真评价分析,得出了匝道设计速度为50 km/h时的适宜缓和段长度模型,为其他匝道形式及设计速度的缓和段长度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磁浮上海示范线于2002年12月31日成功完成单线通车试运营。对于这种新交通方式的出现,社会公众既有好奇,又有许多疑问。因此,就社会各界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作出详细的解答。一问:磁浮交通有哪些特点?磁浮交通的技术特点主要有:高速、安全、舒适、环保、节能、成本低和适应性广。1.高速:磁浮列车采用无接触的悬浮技术,克服了车辆和轨道之间的接触、磨损,使列车的速度可达到500km/h以上,是地面交通工具中速度最高的,而且加速减速性能也是最好的,它可以在3分钟内从零加速到430km/h。2.安全:磁浮列车可以说是交通工具中最安全的。磁浮列车在…  相似文献   

14.
对同一地铁线路的4处不同断面进行了现场测试,得出不同速度条件下的振动实测源强,并分析了振动传播规律。结果表明:振动源强受到地质断面的影响,地质类型是影响振动源强大小的重要因素。B型列车80 km/h的道床边的实测振动值为84.8 dB,115 km/h的道床边的实测振动值为89.7 dB;就道床和隧道壁处的振动值而言,80~200Hz的贡献值比4~80 Hz的要大;实际工作中要重点考虑针对低频段4~80 Hz的减振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黄土地区的西安地铁2号线为背景,通过建立列车-轨道-地基系统分析模型,模拟地铁行车荷载;基于动三轴试验结果推导并导入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黄土土体的材料力学模型;针对研究对象设置合理的计算参数,特别是人工非线性粘弹性边界条件等一系列数值计算条件,建立了考虑隧道与周围土层动力相互作用的数值分析模型,从而对黄土地区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地表振动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列车单向运行和双向运行时在不同速度、不同加载情况下地表振动响应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6.
正"调试时,注意控制车速,认真核对作业负责人,有与身份不符者,可直接报场调;到了出座时间时,及时报场调;最近GR故障频繁,司务员熟知处理流程;遇故障,及时拍照取证"……在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电动列车驾驶员的手账上,写满了每日当值的轨道列车驾驶员提醒自己和负责下一班同事的注意事项。执勤驾驶员只有认真阅读过手账,对当日的车辆动态,还有天气、行车条件等状况了若指掌,才能够上线开始运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为了确定高速公路隧道内提速方案具体的限速值,通过选取多条有提速需求的典型高速公路隧道进行试验,通过瞳孔面积变化率表征驾驶人在隧道内的视觉负荷程度。根据瞳孔面积变化率与机动车临界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满足明、暗适应的视觉负荷程度对应的机动车临界速度值,取机动车临界速度分析车辆进出高速公路隧道时由于明、暗适应引起的速度变化规律;提出了以机动车临界速度值和全线提速方案对应的隧道限速值,取两者最小值作为隧道最终提速方案的限速值,然后对隧道限速原则进行修正,最后确定了原隧道路段限速60km/h、80km/h时的提速方案的具体限速值。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满足提速要求的隧道路段,原限速60km/h时,提速后的限速值取80km/h较合适;原隧道路段限速80km/h时,提速后的限速值取90km/h较合适。本文的研究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为日后隧道限速提供了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届车展上,恒通客车带来了一款后横置社区接驳中型巴士—CKZ6762HN4,恒通客车党委副书记兼副总经理蒋更新表示,这是一款升级产品,适用于大城市支线、轨道/社区接驳、观光的中型巴士。蒋更新介绍说,该车型是针对"公交都市"建设所提出的实现支干线乘客"5分钟换乘、500米上车"的目标而量身定打造的专用客车产品;拥有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9.
针对铁路运营隧道频繁发生病害和隧道底部结构质量等问题,并为满足列车速度v=200 km/h对隧道有效净空的要求,在调研国内外铁路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和施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隧道全环整体模筑衬砌的概念和建议采用的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对优化方案和标准图方案进行了结构受力比较,并对现行铁路隧道衬砌结构的改进和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铁弹性短轨枕线路长时间的运营,橡胶套靴发生老化、破裂,造成线路几何尺寸变化大、减振量下降、钢轨波磨严重,轨道框架几何形状变化超限等日常维修保养成本较高,且不能很好的解决弹性短轨枕的病害。弹性短轨枕快速更换改造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采取"单股轨枕隔五拔一、左右股对称、前后作业间隔"措施进行施工,线路施工期间列车在35km/h的速度通过施工线路段,保证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行,且能很好的与原线路过渡,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