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复合材料剪切圆柱壳在轴压下的屈曲与后屈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非对称正交铺层剪切圆柱壳广义Donnell型大挠度方程,并运用位移摄动技术构造出该圆柱壳在轴压作用下的后屈曲渐近级数解。为保证边值问题摄动解的一致性,本文研究了边界效应对中短圆柱壳的影响,亦即运用奇异摄动技术详细分析了该圆柱壳端部边界层方程和奇异摄动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用摄动方法求解船用柴油机变惯量非线性振动方程,提出了在共振和非共振情况下频率和振幅的表达式.由于变惯量的影响,在共振时振动和频率都是变量.本文通过对一台带有单浆的12缸柴油机的实例计算,说明采用作者所提方法的精度是可用的.  相似文献   

3.
锚泊线的时域及频域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提出了锚泊线动力分析的一种计算方法,即应用摄动法对非线性锚泊线动力方程作摄动展开,将得到的一阶摄动方程在频率域内求解;然后对频率域解-频率响应函数作Fourier反变换,得到时域内的脉冲响应,再根据给定的输入计算时域响应历程。本文还介绍了为验证这一方法所进行的模型试验。通过模型试验得到了锚泊线的频率响应函数,与理论计算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4.
船舶非线性参激横摇运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非线性振动理论中的摄动法,求出了描述参激横摇运动的非纡性方程的解,并分析解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参激横摇运动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非对称正交铺层剪切圆柱壳广义Donnell型大挠度方程,并运用位移型摄动技术构造出该圆柱壳在轴压作用下的后屈曲渐近级数解.为保证边值问题摄动解的一致性,本文研究了边界效应对中短圆柱壳的影响,亦即运用奇异摄动技术详细分析了该圆柱壳端部边界层方程和奇异摄动解.并讨论了横向剪切变形、Batdorf数、弹性模量比和初始几何缺陷对圆柱壳屈曲与后屈曲性态的影响.比较显示,横向剪切变形对圆柱壳的屈曲与后屈曲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环壳在海洋工程和船舶结构方面的应用,本文对B.B.诺沃日洛夫^[1]环壳方程提出了以α=α/R为摄动参数的一般摄动解法,并推导了一阶、二阶摄动解的表达式。本文解可用于计算参数α值较小的中等细环壳和细环壳中的应力、位移。  相似文献   

7.
锚泊线一阶运动响应对二阶锚链阻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锚泊线的一阶运动响应对二阶锚链阻尼的影响。在频域内采用摄动方法分析系泊结构物慢漂运动时,锚链二阶方程可分解成非齐次方程和齐次方程。其解分别与锚链的一阶运动响应和浮式结构物的二阶运动有关。为了探讨锚泊线一阶运动的影响,本文通过求解非齐次和齐次方程,分别求得相应的二阶锚链阻尼和二阶锚链力。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尽管由非齐次方程得到的二阶锚链力占总的二阶锚链力成分很小,但其所提供的二阶锚链阻尼却与二阶齐次方程解同量级。故在分析二阶锚链阻尼时,不能忽略非齐次方程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锚泊线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频率域方法,研究波频运动引起低频慢荡阻尼力问题中锚泊线所引起的力。锚泊线所引起的阻尼,在本质上与其和运动间的初相位角有关。该相位信息需从频域分析得出。本文应用摄动理论推导了到二阶的锚泊线张力响应函数。算例以及与相应的时域的结果比较,可以看出应用频域摄动分析的结果在假设适用范围内与时域得到的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
鉴于燃气轮机线性化模型容易在大工况范围丢失实际燃机的动态特性,以及燃气轮机传统的单变量叠加控制在提高控制效率和控制系统鲁棒性上的局限性,本文以高压转子转速为调度变量建立三轴燃气轮机的线性变参数(LPV)模型,从而在建模复杂程度和模型精度上获得较好的平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摄动矩阵上界估计和外部干扰上界估计的三轴燃气轮机自适应滑模控制。该控制可通过自适应参数实现对系统摄动矩阵干扰和外部干扰的合理估计,从而抑制干扰造成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分别研究了摄动矩阵干扰和外部干扰下的LPV滑模自适应控制,验证了其较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三阶摄动对锚泊线动力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作用在锚泊线上的水动力表达式中三阶项对锚泊线动力分析的影响。由于慢荡运动的特性,可以认为对于系泊结构物,二阶摄动已经包含运动的主要部分。但水动力的表达式对其平衡位置反对称,在表达式中只有线性项存在。为了研究水动力的非线性是否对锚泊线的动力产生影响,本文推导了三阶摄动方程,并用推导的三阶理论进行了理论研究。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三阶摄动在低频范围内对锚泊线的动力分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PI控制存在的鲁棒性差问题,提出考虑参数摄动的永磁同步电机自抗扰内模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转速外环采用自抗扰控制器对外部负载扰动进行补偿,实现对给定转速的跟踪控制.电流内环设计考虑参数摄动的内模控制器,通过自适应观测器对电机参数摄动量进行实时估计和在线调整,增强电流预测控制的鲁棒性.实验对比传统PI控制与新型控制方法,其结果验证了新型控制方法在抗外部负载扰动和内部参数摄动方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渐近匹配展开法提出了在自由表面附近作定常和不定常运动的有限展弦比水翼的最小压力的理论求解方法。外场(不包括水翼导缘附近)问题的求解是在线性小摄动理论的假定条件下建立的,有关的积分方程以配置法数值求解;而在水翼导缘附近,因该处的摄动不是一小量,故建立了内场问题。然后将外场和内场流动的描述进行匹配,给出正确一致的解。最后还以示例计算了有限展弦比水翼在定常和不定常运动时的最小压力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摄动理论中的Plindstedt——Poincare方法,提出了一种在规则边界面上具有弧立突体的湍流场计算新方法,即在突体附近的规则边界流动区域进行局部坐标摄动变形,然后利用不可压粘性流体流动的有限元法求解N~S方程.该方法成功地模拟了二维等腰三角形弧立突体后不恒定分离流的回流,通过与相平行的试验结果比较表明,两者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PID控制器鲁棒性较差,模型参数变化对控制器的影响较大。为了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将H∞控制器应用于潜艇机动控制。通过分析模型的速度参数摄动性,确定模型的干扰信号与评价信号,利用Matlab设计最优的H∞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在该控制器作用下,系统达到了信号跟踪的要求,并且在速度有较大摄动时,系统仍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即系统的鲁棒性较好。该方法亦可用于潜艇模型的其他单个或多个参数摄动的鲁棒性设计。  相似文献   

15.
轴向砰击杆的动力响应与屈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轴向砰击载荷作用下杆的动力响应与屈曲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采用一种奇异摄动方法,求解了轴向砰击杆的动力响应与屈曲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横向弯曲运动规律和动力屈曲现象,同时讨论了轴向砰击杆的动力失稳判据。最后,采用本文发展的理论计算了一个实例,计算结果与已有的试验结果之间有着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船舶内共振动力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考虑船舶横摇与纵摇的非线性耦合运动,采用摄动分析及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船舶存在内共振时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表明,船舶非线性运动的重要特征是响应不对称、调幅调相及饱和等现象,为揭示船舶在高海情下的倾覆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欠驱动船舶在存在风浪流外界干扰和参数摄动条件下的路径跟踪控制,提出一种基于可视距离的神经滑模路径跟踪鲁棒控制器。利用可视距离思想,根据期望路径与当前位置信息,分别设计船舶纵向速度和艏摇角的参考值,并视为镇定位置误差的虚拟控制律,将路径跟踪问题转化为纵向速度和艏摇角的镇定问题;结合神经网络和滑模方法,设计一种新的神经滑模鲁棒控制器,实现了对虚拟控制律的跟踪控制,无需确定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的上界,避免了控制器容易出现的饱和问题和抖振现象。仿真试验表明,设计的控制器对欠驱动船舶的模型摄动和外界干扰变化不敏感,可以实现路径的理想跟踪。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单点锚泊船在外力作用下的低频运动锚链线的恢复性能的问题,利用锚链线的静力特性推导出锚泊线方程,考虑水深、水平位移、单位锚链重与水平作用的关系,同时通过水平作用力与顶端水平位移进行参数摄动分析,以偏微分的方法推导了锚泊线恢复性能系数方程,并结合水平力参数摄动法分析锚泊线的恢复作用性能。计算结果验证了恢复系数具有明显的非线性,所得恢复性能方程及摄动分析结论对工程实践及锚泊(防走锚)预警系统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船舶运动时的阻尼和刚度非线性,导致船舶大幅运动时横摇和纵摇之间的耦合,本文依据作者建立的船舶纵摇与横摇耦合的非线性方程,考虑强海浪激励情况以及纵摇和横摇的频率特征存在2:1的内共振关系,采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多尺度方法,求出了横摇和纵摇运动的摄动解,研究了亚谐共振发生的条件,给出了亚谐共振状态下船舶纵摇与横摇运动的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船舶亚谐共振的发生取决于波浪遭遇频率和纵摇频率的比值以及波浪激励的大小;船舶运动发生亚谐共振时,船舶出现大幅运动甚至倾覆。  相似文献   

20.
基于LMI的液压操舵系统H2/H∞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典型液压操舵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不确定因素,其控制可归结为结构摄动系统控制问题。论述了结构摄动系统的H2/H∞输出反馈控制问题,可以通过第一组LMIs得以解决。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LMI的H2/H∞混合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和单纯的H2控制和L∞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