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某微型客车进行了耐撞分析,找出其不满足我国正面碰撞乘员被动安全性法规要求的原因,并对提高其车身结构被动安全性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相应的力学目标和利用计算机模拟分析手段,提出既对原车身结构改动小,又能有效提高被动安全性的结构改进措施,对该车改进后的结构进行了正面碰撞计算机模拟和实车实验,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某微型客车达到《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国家标准的要求,针对转向盘后移量过大问题,对原转向管柱进行了重新设计,开发出具有防撞、吸能性能的转向管柱,减少了微型客车正面碰撞时的转向盘后移量,满足了微型客车车型变化要求。  相似文献   

3.
汽车座椅在汽车碰撞中对乘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澳大利亚关于客车座椅被动安全性法规试验中,由于安全带定位点等条件的改变,使得对座椅被动安全性的要求有很大的提高。本文介绍和分析澳大利亚关于客车座椅被动安全性的法规试验,并分析和讨论客车座椅的改进和被动安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我国客车业面临的形势,并通过近年来的客车试验情况,论述了我国客车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及环保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6年对于国内微型客车/微型轿车行业来说,值得总结的地方很多。 一、国内微型客车市场分析 相对于国内乘用车行业的绝对主角轿车而言,已经沦为配角的微型客车市场表现尚可,与2006年销售量首次负增长的微型轿车相比,微型客车产销量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足以令人宽慰。2006年,微型客车产量为93.08万辆。同比增长14.55%,微型客车销售量为91.79万辆,同比增长10.40%。  相似文献   

6.
专用车,客车大多采用载货汽车底盘改装。确保改装车的可靠性和操纵稳定性,最改 车安全性垢重要原则,本文对改装车安全性设计问题作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客车的主动安全性相当重要,其制动性能是保证主动安全性最为重要的因素。本介绍了JT6770型客车制动系统的主要性能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8.
随着客车技术的发展,客车电经和智能化已成发展趋势,单片微以其独有的优势适应了这种趋势,从而在改善客车舒适性和操纵性,提高经济性和安全性等领域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广和应用单片微计算机,对国产客车上档次、上水平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郑州市有大量微型客车进行市内小件物品运输,它们着装统一,管理规范,给企业及市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从2005年开始,这些车辆陆续开始进行更新。为进一步提高行车安全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这些换型的微型客车都采用了前盘后鼓的结构型式,并且大都安装了感载比例阀(LSPV),但在对这些车辆每年进行的等级评定及二级维护的检测中,笔者发现车主大多都会把感载比例阀的感载弹簧拆掉,等通过检测后,再把感载弹簧挂到后桥上。  相似文献   

10.
微型客车抗撞性改进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提出了微型客车抗撞性评价参数之后,结合微型客车抗撞性改进的具体实例进行了微型客车正面碰撞的计算机仿真。经试验验证表明,改进后的微型客车能够达到CMVDR294规定的正面碰撞乘员保护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跨地区甚至境外出游,于是,免不了要乘坐不同品牌的大型客车,但是,有谁关注过自己乘坐的大型客车的安全性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以前,微型客车发展速度一直远低于我国乘用车整体的发展速度,微型客车一度被边缘化。但随着我国国家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及对节能环保汽车重视程度的提高,微型客车在我国乘用车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国内,微型客车主要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出现,其装载能力与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所以无论是从载货还是载人的角度来分析,用户都会更倾向于购买大型化的微型客车,以增加效率和收益。  相似文献   

13.
仿佛十年一个轮回,国内微型客车行业在2009年终于迎来了“好日子”。回想十年前的1999年,国内微型客车行业曾经风光无限,长安、哈飞、昌河凭借微型客车异军突起,一举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前十强;怀着做大做强的雄心壮志,长安、哈飞、昌河等主流微型客车重心转移,厂家开始大举进军国内轿车市场,进入新世纪,国内微型客车行业的市场关注度逐年降低,生产厂家开始“移情别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客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提高,人们对客车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客车座椅是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整车成本以及司乘人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国内微型客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问世以来,已经走过了20年的坎坷发展历程。通过引进消化日本微型汽车技术,国内微型客车企业得以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因微型客车适合中国国情,各微型客车企业瞄准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从而使国内微型客车行业在1992~2002年的10年间,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成为国内汽车产业的主要经济增长点。长安、哈飞、昌河、五菱汽车公司凭借小小的微型客车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进入国内汽车企业前10强的殊荣。“入世”前夕,在对国内汽车产业今后生存状况忧心忡忡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最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中国的微型客车行业将是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6.
欧洲客车安全性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一个侧面介绍欧洲汽车(客车)安全性的现状和前景,说明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型客车被动安全性的研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中型客车面临的一些被动安全性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饶达 《上海汽车》1998,(1):12-18
本文对汽车市场的总体环境进行了预测并重型载货车,大型客车,中型载货车,中型客车,微型载货车和微型客车的市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表明,造成“群死群伤”交通事故的主要形态是客车碰撞、翻滚和跌落,这与驾驶人员、车辆行驶环境以及车辆的安全性能密切相关。研究公路客车的安全性技术,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安全性法规,是减少公路客车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手段,同时可以推动公路客车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对于国内微型客车、微型轿车行业来说,值得总结的地方很多。虽然以自主品牌为绝对主力军的国内微型客车、微型轿车行业表现欠佳,让人从感情上难以接受,但在讲究投资回报的今天,国内微型客车、微型轿车行业在国内乘用车领域由主角沦为配角,主流微型车企业“见异思迁”,对经济型轿车甚至是中级轿车“情有独钟”也是迫不得已和情理之中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