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道车辆车端阻尼装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国内外铁道车辆车端阻尼装置和风挡的类型及应用情况 ,并提出了对我国今后旅客列车车端阻尼装置进行选型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对主要应用于斜拉桥的横向钢阻尼装置的阻尼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双弧形钢的高度、通孔间距、有效宽度,T形段高度和有效宽度与装置阻尼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横向钢阻尼装置的横向地震位移较大时,可设计高度较高、有效宽度较小的双弧形钢,T形段有效宽度与双弧形钢有效宽度的最优比值为2.0,宜采用非同心圆设计;采用同心圆设计时双弧形钢通孔间距与其高度的比值约为0.5。当装置横向水平反力较大时,双弧形钢可设置较大的通孔间距和有效宽度,而其高度不宜过高。减小双弧形钢的高度,增大其有效宽度,有利于装置得到较大的竖向拉拔力。为了提高横向钢阻尼装置的阻尼耗能能力并减小装置的横向后屈曲刚度比,双弧形钢的高度宜较小,通孔间距宜较大,而其有效宽度应适当增大。  相似文献   

3.
以商合杭客运专线颍上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对双弧型横向钢阻尼装置的应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弧型横向钢阻尼装置具有较好的滞回特性,应用双弧型横向钢阻尼装置可以降低桥梁横桥向1阶频率,减小桥梁横向地震力,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但并未改变桥梁的振型特征.  相似文献   

4.
对首次应用于商合杭(商丘—合肥—杭州)高速铁路桥梁的横向钢阻尼装置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结合力学性能试验验证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横向钢阻尼装置的双弧形钢与销轴之间应采用滑动摩擦接触方式,同时需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滑动摩擦失效,以避免双弧形钢过早遭到破坏;双弧形钢的通孔与销轴之间应设置适当的间隙,以利于横向钢阻尼装置生产安装与后期维护,提高其在工程应用中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在轨道板上安装抑振调频装置是提高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稳定性的有效措施。基于有限元方法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考虑抑振调频装置的车辆-钢弹簧浮置板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抑振调频装置刚度、阻尼和预紧力3个关键参数对钢弹簧浮置板轨道自身稳定性、减振效果及行车平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抑振调频装置可有效抑制浮置板轨道振动,调节轨道板固有频率;轨道板位移频响幅值随抑振调频装置刚度、阻尼的增大呈指数规律减小,受预紧力影响不明显,当刚度在0~10 kN·mm-1、阻尼在0~100 kN·s·m-1范围变化时,抑振调频装置的调节效果显著且易实现;增大抑振调频装置的刚度、阻尼和预紧力均可有效降低轨道系统和车辆的振动加速度,但各自的作用不同,刚度最为明显,其次是阻尼,预紧力较小;在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上设置刚度为6.5 kN·mm-1、预紧力为2 kN、阻尼为60 kN·s·m-1的抑振调频装置后,基底加速度较减振扣件轨道和未安装抑振调频装置的浮置板轨道分别降低了74.5%和15.6%,有效提高了轨道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某型铁路捣固车的捣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夹持油缸异响的问题,基于捣固装置结构和液压系统建立模型,分析激振力对夹持液压系统压力的影响,提出了在夹持油缸回油路设置单向阻尼孔,达到稳定液压系统压力的目的。通过AMESIM对系统进行仿真,证实了激振力对夹持油缸压力的影响以及阻尼孔在稳定压力时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回油路设置合适的单向阻尼孔可以有效稳定夹持液压系统压力,从而可提高捣固装置的作业性能。  相似文献   

7.
电力机车牵引绕组阻尼电路参数匹配对设备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整流桥换流工作原理,研究了绕组阻尼电路的工作特点,给出阻尼电容电流及电阻功耗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分析找出阻尼器件大量损坏的原因;分析了阻尼电容放电电流对晶闸管的危害性;进一步探讨机车操作过电压特点,推荐能兼顾操作过电压、满足阻尼器件和整流装置安全工作的阻尼电路参数。  相似文献   

8.
对采用阻尼与限压措施消除电容补偿装置投切过电压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了理论与仿真分析,并指出:投入过电压的防护主要应依靠装置本身的绝缘结构能力来实现,阻尼限压等保护措施对之效果不明显;截流过电压对开断时电弧重燃起重要的助推作用,电弧重燃会产生破坏力极大的过电压,利用高阻值阻尼电阻可消除截流过电压对电弧重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弹性架悬"机车的半车简化模型和整车模型,分析电机驱动装置悬挂摆杆长度和电机驱动装置横向减振器阻尼对机车蛇行运动临界速度和机车主要横向动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得出电机驱动装置悬挂摆杆长度和电机驱动装置横向减振器阻尼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观光特快列车可能进入名胜古迹等轨道整备水平较差的地方线运行。为降低其运行颠簸,开发了变阻尼二系垂向液压减振装置。线路运行试验表明,该减振装置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1.
减振器作为一种有效的耗能减振装置在铁道车辆上广泛应用,合理选用及调整其阻尼系数已成为提高旅客乘坐舒适度、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阻尼系数是横向减振器的重要参数,利用仿真软件ADAMS对机车车辆直线轨道运行工况下不同阻尼特性进行计算分析,选择最优的阻尼系数,对于研究横向减振器对机车车辆运行平稳性、乘坐舒适性和临界速度的提高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陆海英 《铁道车辆》1998,36(4):55-59
中央悬挂装置采用外侧悬挂弹性长吊杆,横向油压减振器,自由膜式空气弹簧,抗侧滚扭杆装置,全旁承支重结构及弹性中心销牵引装置等新技术,同时,对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等各项主要动力学性能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整车动力学试验装置结果表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隔振装置采用橡胶弹簧与金属弹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隔振装置既可用钢弹簧也不用橡胶弹簧。本文介绍了低频的层状橡胶隔振装置,同时证实了螺旋钢弹簧并不是技术上解决低频的唯一方法。钢弹簧对高频振动的传递率很大,而橡胶弹簧材质的阻尼则可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横向钢阻尼装置在实际桥梁体系中的减隔震性能,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技术设计了可供振动台试验使用的小尺寸横向钢阻尼试验装置,并结合现有试验条件对所设计的试验装置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对振动台试验中试验装置与工装的连接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V形架阻尼元件的塑性变形能够较为均匀地分布于其弧形段,初次达到最大位移时的等效塑性应变值满足使用寿命要求的建议值;试验所得滞回曲线饱满、稳定,屈服力符合设计要求,试验后V形架阻尼元件未发生断裂。由于部分试验中试验装置与工装间的胶层发生断裂,建议在振动台试验中采用焊接。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电力机车的二系悬挂装置动力学问题,将二系悬挂装置简化为含有非线性弹性力的二系弹簧和线性减振器,通过数学模型建立了系统振动方程,利用数值分析研究了二系悬挂装置的动力学特性,并讨论了结构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和幅频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车体质量、减振器阻尼和二系簧刚度对幅频响应曲线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接触网液压阻尼放线架从产品结构、设计原理、主要技术指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该装置能满足接触网施工中线索0-5kN范围内任取一张力值进行恒张力架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高速列车车端减振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端阻尼可以有效地衰减车辆的摇头和侧滚振动,改善高速列车的横向平稳性.由于相邻车端的纵向和横向位移较大,直接加装车间阻尼器有很大难度,需要设计合理的杠杆机构以减小阻尼器的行程和节点偏转角度.现介绍了这种新型车端减振装置的研制过程,并对该装置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试验对比.  相似文献   

18.
通过自制四连杆加载装置,对HRC150型齿式橡胶弹性联轴器进行周期扭转振动实验,得到不同频率和不同幅值下的滞回曲线,发现联轴器具有硬弹簧特性,非线性恢复力矩的刚度系数和阻尼力矩的阻尼系数均与振幅、频率有关。其次,采用迹法模型建立其非线性恢复力矩和阻尼力矩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拟合识别;最后,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将模型滞回曲线与实验滞回曲线进行对比,发现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系统的位移振幅及非线性刚度特性,但是不能较好地反映阻尼特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宽频型迷宫式约束阻尼钢轨的降噪原理,通过现场测试阻尼装置安装前后列车通过高架桥曲线段时车厢内、司机室、高架桥噪声数据,经过A计权声压级处理得出不同测点的降噪效果,以确定高架线路段阻尼钢轨的控制频带范围。测试结果表明:对于车厢内和司机室噪声,800 Hz频率处降噪效果最好,500~3150 Hz频带内有效降噪5.0~7.7 dB(A);对于高架桥环境辐射噪声,2000 Hz频率处降噪效果最好,7.5 m处平均降噪8.4 dB(A),30 m处平均降噪5.2 dB(A)。  相似文献   

20.
电力机车无功补偿装置的参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家久 《机车电传动》1999,(4):11-16,29
结合国产机车与进口机车无功补偿装置的具体情况,讨论了功补电路的参数选择原理与计算方法;特别对无阻尼电路中阻抗比的取值范围及其偏差值对补偿效果与安全运用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现行补偿电容器额定电压值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