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 《隧道建设》2006,26(6):28-29,68
在哈尔滨市利用7381人防工程建设轨道交通一期工程,介绍了利用既有隧道修建地铁所需要进行的贯通性限界测量工作,通过对比分析实测横断面与设计限界之间的关系,以此进行隧道贯通性限界分析、研究,得出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2.
刘延晨 《隧道建设》2014,34(4):339-342
在线路调线调坡阶段,由于缺乏简单实用的软件,设计人员主要依靠手工计算的方式进行线路调坡设计,但该方法会影响地铁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针对此问题提出双边控制法,结合测量、地铁限界和桥梁资料,系统地介绍了地铁高架线、隧道线的双边控制线的确定方案,并将地铁线路设计软件应用到地铁调坡设计中,实现了地铁调坡设计自动化、可视化,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南京地铁机场线调坡设计中,也可为类似工程线路调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姜庆滨 《隧道建设》2005,25(5):28-30,34
通过对7381既有隧道测量及限界分析,初步确定了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的车辆限界、线路技术参数等,对地铁建设节约投资、发挥更大的效益以及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施工图审查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案例,对“道路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这一强制性要求进行了论证,并重点分析了与道路建筑限界相关的横断面设计内容,包括在各种工程情况下安全带的正确设置以及有二次过街需求的中间岛设置等,以期对设计人员起到提醒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大路梁子隧道设计特点,从方案比选、建筑限界及内轮廓、支护结构、防排水、运营通风及防灾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隧道设计概况。  相似文献   

6.
谢笛 《公路与汽运》2009,(5):169-172
矮寨Ⅲ号隧道设计中,为了保证行车顺畅及顺接现景平台的加减速车道,隧道净宽由原来10.25m增加到12.25m。在参照80km/h建筑限界的基础上,文中进行了加宽断面的特殊设计,并介绍了加宽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7.
王洋 《隧道建设》2016,36(6):735-739
为分析地铁与上盖综合体客流流线设计思路,提高地铁上盖综合体客流出行质量,通过对地铁与上盖综合体客流流线设计原则进行分析,探讨其基本的设计思路,并以广佛地铁金融高新区站与其上盖综合体“地铁金融城”项目的客流流线设计为例,对其设计思路进行探析;分析地铁与上盖综合体客流流线设计应根据客流高峰期合理布置功能位置,并提出对同一出行高峰的功能,应按照其客流特点进行优先疏导;当客流流线经由地下时,应在流线上增设大空间,以保证换乘客流的舒适感,并兼顾考虑发生火灾时客流的疏散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工程实例,对新建高速铁路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立交设计进行了介绍,从高速铁路下穿高速公路的立交设计原则、工程概况、平纵横断面设计、建筑限界、安全设施设计、框构设计与施工组织、高速公路的施工倒改、接地和接触网防护措施等方面对立交设计进行了阐述,本类立交设计的重点是:公路跨线桥跨越铁路段落为直线或大半径曲线;铁路建筑限界标准的掌握;公路跨线桥设置防撞护栏、防落网和异物检测网;桥涵施工与既有高速保通的施工组织;接地等安全设施设计。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轨道交通与区域商业、文化功能设施融合的需求愈加强烈,出现了许多地铁上盖大型建筑综合体。以杭州地铁4号线勾阳路站~金家渡站区间与余政储出【2019】35号地块共建项目为例,对地铁与上盖建筑地下室共建的围护设计方案进行探讨和研究,并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关键性问题,可为将来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程占  程勇  刘志刚 《隧道建设》2015,35(11):1214-1221
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需下穿拱北口岸,由于工程建设不能影响口岸正常通关,隧道口岸段采用了管幕-暗挖法,冻结管幕间土体进行止水的方案实施。隧道施工最大影响宽度22.24 m,高度23.84 m,与工法配套的类似规模工作井未有先例。从如何设计合适的工作井着手,研究工作井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综合分析工程建设条件、隧道施工工艺、运营管理需求等,找出工作井设计的关键点。采用多因素交叉耦合法选址、改进群管工作井限界计算公式、明挖顶管工作井实施方案、全寿命周期结构设计等方法对问题逐一解决。工作井在投入使用后达到了预期效果,工程实践证明,此类工作井设计的关键点是工程选址、限界拟定、实施方案选择、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