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M111发动机台架上,采用GB/T 19230.6-2003中所规定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油品对发动机进气阀、燃烧室等部位沉积物的影响,同时用五气分析仪随车检测发动机NOx、CO、HC的排放浓度。结果显示:加清净剂的汽油在减少进气阀积炭的同时增加了燃烧室的积炭;加清净剂的汽油增加了NOx的排放量,对CO排放不明显,若燃烧室积炭严重,会加剧HC的排放;因为试验运行时间较短,不同加剂汽油对发动机常规排放物的影响不明显,需进一步进行8~16万公里的行车试验。  相似文献   

2.
相对汽油发动机污染物排放,柴油发动机CO和CH的排放较低,不到汽油机的10%,但NOX排放水平却高于汽油发动机。本文重点讨论柴油发动机排气污染物中NOx的成分及危害,分析了NO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控制柴油机NO排放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等方面对客车甲醇汽油发动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且对甲醇汽油应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甲醇汽油较纯汽油相比,发动机动力性不下降,燃料消耗量增加,HC和CO排放降低,经过双三元催化转换器后,甲醛的排放达到与纯汽油发动机相同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电喷汽油发动机进气门积碳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影响进气门积碳的形成的各因素中,进气门表面温度是最重要的外因,汽油及其添加剂和机油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同时它们也是积碳成分的来源。除此之外,发动机设计结构参数与运行工况对进气门积碳的生成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汽油中烯烃等组分易发生氧化产生胶质易导致在发动机生成沉积物,从而影响发动机性能与排放。研究表明铜成分会对烯烃的氧化作用起催化作用,从而增加汽油中胶质形成的速度与质量。本文还分析了目前汽车发动机供油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与燃油接触的含铜材料零部件,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非常规排放物甲醛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lyer M-TCE汽油发动机为对象,以环境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为基础,采用便携式现场甲醛测定仪,分别进行了93#汽油、甲醇汽油(M15、M25、M85)、乙醇汽油(E10、E25)在一定工况下的非常规排放物——甲醛的检测,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用汽油和醇燃料时,排气中都会产生醛类排放物,且随着混合燃料中的醇含量增加,排气中醛类排放物也相应增加;同一种燃料进行测试时,甲醛排放随着功率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双三元催化器对甲醛有一定的催化作用。本论文通过台架实验得到大量醇类燃料发动机甲醛排放数据,为今后开发醇类燃料汽车燃烧系统及制订排放标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原地区CNG/汽油双燃料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汽车发动机的试验研究,比较高原地区CNG/汽车双燃料汽车在燃用汽油和燃用天然气时发动机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和环保性等性能指标,指出CNG在高原地区使用的环保性、燃料经济性优于汽油,动力性下降,表明CNG在高原地区汽车上的使用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柴油消烟节能添加剂和清净剂两方面回顾了我国近几年在柴油机节能减排领域取得的进展,并对柴油机清净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桑塔纳2000Gli型轿车为例,根据其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的结构原理来分析产生排气污染物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起亚索兰托作为一款纯进口的中型城市CUV车型,分别为我们带来了排量为24升174马力的直列4缸自然吸气式汽油发动机和一款22升197马力的直列4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其中24升直列4缸汽油发动机具有双CVVT技术,使其最大功率达到了128kW/6000rpm;最大扭矩达到了225N·m/3750rpm,相较于上代车型装...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云南城市客车主要主要是以汽油为燃料的化油器汽车,车辆主要装备EQ6100发动机,车辆所排出的废气是城区大气污染源的重点之一。云南地处高原,发动机充气效率下降,而且液化石油气装置与发动机不匹配,缺乏必要的高原调整技术方案。本文应用试验的方法,对EQ6100发动机的液化石油气装置的选择、发动机的改造及液化石油气装置的调整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确定了EQ6100发动机高原液化石油气燃料高原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利用KULI软件建立某1.8升直列四缸的汽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模型,结合发动机、整车的相关参数,并进行NEDC循环的驾驶模拟,分析了循环中冷却系统主要部件的温度以及冷却水循环中热量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每一台汽油发动机的启动和运转均需要火花、燃油和压缩。当发动机不启动时,有计划的诊断步骤将帮助我们迅速确定故障的原因。本文中,将说明如何采取有计划的诊断步骤对发动机无法启动的故障进行诊断,并将解释为什么围绕基本的因素能使故障诊断工作完成得更快。汽油发动机的故障及诊断方法为:1.起动电路对于不启动故障的诊断一般总是从起动电路开始。一般的起动电路主要由蓄电池、起动机和电缆组成,这里只介绍蓄电池故障检测。蓄电池故障将是任何不启动诊断的首检目标。在启动发动机期间,蓄电池的电压是一重要因素。若蓄电池电压下降过低,则使电燃油泵不能达到最佳速度,从而使燃油传送减少;另一方面,下降过低的蓄电池电压,将影响发动机控制模块,该模块进而导致无火花、不传送燃油或导  相似文献   

14.
基于李群理论的汽油发动机尾气分析模型匹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对发动机尾气排放状态和规律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李群理论的汽油发动机尾气分析模型。该模型针对尾气排放量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利用李代数和李群之间的指数映射关系建立李群仿射模型,然后在流行拓扑空间上对尾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进行建模。通过模型匹配算法实现对尾气排放状态的正常与否进行分析。该方法利用数据的流行拓扑信息,有效提高了非线性建模和匹配的准确性和效率。在福特蒙迪欧牌轿车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以较高精度对汽油机尾气排放状况进行建模和状态匹配。  相似文献   

15.
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之间存在物理和化学特性方面的差异,乙醇属弱酸性,因此对车辆燃油系统有清洗作用,同时对不耐酸的橡胶件、塑料件存在溶涨作用,使其产生一定程度的溶涨变形,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在此笔者结合吉林省在推广乙醇汽油过程中遇到的常见故障及成功的处理方法介绍给大家,以期对贯彻国家发改委等8个部委扩大车用乙醇汽油试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车辆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初期可能出现的一些暂时性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正时带的作用是使凸轮轴与曲轴同步运动,出现故障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文章通过分析发动机正时带的故障因素、故障现象,提出了正时带故障处理和正确安装的方法措施,以防止不当操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高原环境下,针对东风EQ1132FP4载货汽车燃用E10乙醇汽油与90号标准汽油的排放性能对比试验,表明燃用E10乙醇汽油后,发动机的NOx排放量略有增加,而CO和HC的排放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常用燃料、汽油的主要组成成分分析,得到了汽油密度同汽油低发热量、汽油的平均值碳氢原子数之比和汽油空气混合气的理论空燃比之间的线性关系式.利用这些关系式可由测量的汽油密度值推测出汽油的低发热量、汽油的均碳氢原子数之比H/C和汽油空气混合气的理论空燃比.  相似文献   

19.
正甲醇汽车,顾名思义就是用甲醇替代汽油和柴油作为燃料的汽车。以甲醇含量作为燃料标记,掺入15%、30%、50%、85%甲醇的汽油分别为M15、M30、M50、M85,纯甲醇燃料则为M100。根据国家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甲醇汽车似乎并不在新能源汽车的范围内,最多算是节能或是清洁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E10乙醇汽油、国III汽油和国IV汽油为试验参比对象,按照GB18352.5-2013的要求对CO、HC、NMHC和NOx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进行了检测和对比研究,并对多种污染的形成原因和排放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较之国III汽油相比, E10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减少CO、HC和NMHC的排放;相对于国IV汽油,乙醇汽油也可有显著的减少HC和NMHC排放;在CO2排放量方面,乙醇汽油与国III汽油相当,相对国IV汽油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长期推广使用对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