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使用详细的模拟程序并结合一种能够预测压气机喘振的模型 ,对大型高速柴油机过渡工况的运行进行了研究。对发动机施加被认为易引起压气机喘振危险的负荷 ,确认了会发生压气机喘振的各种情况。对通过打开连接在压气机进口和涡轮出口的旁通阀从而避免压气机喘振的方法进行了考查。最后 ,还对通过快速关闭位于压气机下游的发动机紧急停机阀使发动机突然停机的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运用CAD软件和CFD流体计算软件对压气机进气可调导风装置进行模型建立和三维气动分析,得出可调导风装置出口的速度分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可调导风装置能够有效的延缓喘振和推迟阻塞的发生,实现扩大压气机流量范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发动机高压比宽流量范围需求,作者采用两区模型性能预测,控制载荷分布叶片造型和提高自振频率等技术,开展某车用增压器跨声速离心压气机设计和试验验证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①两区模型性能预测技术可快速预测压气机特性,其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②控制载荷叶片造型技术可快速方便应用于工程研制,设计结果比较理想.③相同大小叶轮,改变叶轮进口直径,在保持压比和效率近似恒定的情况下,可获得不同流量范围的压气机特性.④减小叶轮出口宽度和增大扩压器收敛段长度在某种程度上可推迟发生亚声速流动喘振.⑤压比大于3后(跨声速状态),压气机流量范围会突然变窄,喘振流量会大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增压器喘振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明确了故障原因,并且根据不同的喘振现象列举了具体的检修方法,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对增压器喘振现象的认识,有利于此类故障的高效解决。  相似文献   

5.
美Arnold  S 《国外内燃机》2011,(1):36-41
涡轮增压柴油机以超低排放达到了较高的平均有效压力水平。传统涡轮增压器的涡轮与压气机的匹配要达到期望的性能和响应特性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满足排放法规的要求,采用超高水平的废气再循环控制氮氧化物排放,采用柴油颗粒过滤器控制碳烟和颗粒排放。这些技术使涡轮修正流量减少到压气机修正流量的一半,从而使压气机与涡轮的匹配恶化。介绍一种通过改变压气机作功一转速关系来显著改善涡轮性能的新设计理念。通过使用双面压气机叶轮,使压气机的1个叶轮停止工作,从而改善压气机的流量范围。由于压气机的流量范围得到改善,叶轮后弯曲率得以减小,进而改善了高压比能力。与球轴承相结合,该理念会使单级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效率改善几十个百分点,压力高、流量范围大、尺寸小的压气机能提供传统结构的涡轮增压器所无法达到的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DF型提速机车废气涡轮增压器故障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DF4D、DF11型机车装用的VTC254-13、ZN310-LSA型废气涡轮增压器喘振破壳、转子轴承烧损,导致增压器失效的问题,作了详尽的分析,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Keller  P  S【美】  Joergl  V  Weber  O  Czarnowski  R  吕汝宾译 《国外内燃机》2010,(1):51-55
现今,柴油机需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这制约了燃油经济性的进一步改善。为了以一种“成本效益”的方法满足未来的排放法规,需要高水平的废气再循环(EGR)。一种以现代增压系统技术提高EGR水平的有效方法是采用低压闭环EGR。讨论了低压闭环EGR的优点及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可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部件。此外,还介绍了一些压气机叶轮当前的工艺改进措施,以避免压气机叶轮被吸入的排气损坏。  相似文献   

8.
为了达到车辆环保性与驾驶性的完美统一,技术上要求对车用发动机实施高水平的控制,这推动了电动化的迅速发展。电动增压器以高速电机来驱动增压压气机,代替以往的废气涡轮或皮带驱动方式,这能够有效利用电机的高速响应特性消除涡轮迟滞现象,其燃油耗与自然吸气式发动机的不相上下,并作为实现发动机小排量化的一种手段而广受关注。对三菱重工开发的电动增压器进行单体试验,结果表明,2kW-140ooor/min压气机负荷工作点的加速时间可达到1.0s,并具备良好的响应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新八轴机车在淋雨试验过程中漏雨现象频繁发生的问题,对漏雨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艺措施,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德Schick  H  Buchmann  M  Huurdeman  B 《国外内燃机》2011,(1):42-44,58
进一步减轻增压系统质量及节约成本的要求推动了用塑料替代铝材的探索。首款塑料压气机壳体样品经卓有成效的试验表明,其具有相应的潜力。下一步是研究用塑料制造复杂的压气机叶轮。此外,Mann+Hummel公司阐明了材料和制造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由柳迪诺沃内燃机车厂和莫斯科铁道运输工程学院共同开发的一种工作轮叶片可以转动的轴流式风扇,并介绍了这种风扇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开发单级高效、高压增压系统的一个里程碑,ABB增压器公司推出了高速发动机用新型A100-H系列涡轮增压器。这种新系列增压器,其压气机压比达5.8,采用铝质压气机叶轮,具有高的增压器效率,能满足未来柴油机和气体燃料发动机的运行要求及低排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5000t级重载列车供风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祥根  张开文 《铁道学报》1994,(A06):119-124
本文讨论了5000t级重载列车供风能力的问题,分析了机车压气机压气量,机车总风缸容积及列车制动系统的漏泄以列车充气时间的影响,指出对机车中继阀作一些必要的改进,对缩短列车充气时间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4.
KBB公司于2001/2002年开始推出用于功率范围为500-3000kW的中速四冲程柴油机和气体燃料发动机的HPR系列径流式涡轮增压器。本文介绍该系列涡轮增压器成功应用的范例。目前共有100多种不同型号的HPR系列涡轮增压器装用于30多种型号的发动机。为了进一步改进涡轮增压器的运用可靠性,KBB公司在最近几年中作了大量的开发工作。开发了一种专门的径向涡轮喷嘴环涂层,优化了涡轮清洁的冲洗方法,这两项措施都是为了延长发动机烧重油运行时涡轮增压器的寿命。为了适应在更高的排气和机油温度下运用,亦对轴承系统进行了改进。这尤其是在气体燃料发动机应用情况下大大加强了耐久性。 现代柴油机的涡轮增压尤其对压气机提出了高的要求。第一代HPR压气机(A系列)被设计成在100%发动机负荷工况压比为4.2。在随后的几年中,与发动机相关的涉及增压空气压力和涡轮增压器效率的要求迅速提高。 为了满足发动机制造商的这些要求,对压气机作了进一步的全面开发。这导致推出了B系列和C系列压气机,从而拓宽了HPR压气机产品范围。在100%发动机负荷工况下,B系列和C系列压气机的压比分别达到4.5和4.8。在有效转速范围内,其效率超过80%,最高达84%。 自2000年以来,由于全球运输和能量需求的增长,KBB公司一直能够不断地扩展其涡轮增压器业务,并不断地赢得新的客户。这不仅要求在压气机设计过程中,而且同样要求在发动机制造过程中有高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ZN250增压器压气机1例爆炸事故,找出了事故的原因并对同类事故的预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150mm直径车用涡轮增压器离心压气机的流场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将流场的静压力脉动从时域转换到频域,根据声学原理,对该离心压气机近场声源区的频谱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本算例,离心叶轮向外辐射的噪声信号在频域上体现出旋转噪声的特性,基频振幅达到了7 000 Pa数量级,而湍流噪声则十分微弱,对压气机的声辐射特性影响很小,基本可以忽略.进一步对湍流噪声的单独分析表明,湍流噪声基频为叶轮的整周通过频率,这是由下游流道的非对称几何结构蜗壳喉部决定的,并且其基频振幅达到了5 000 Pa量级.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提高单缸功率和增压压力及降低柴油机价格的要求将日益迫切,这就要求未来增压器的增压压力能提高到4.5。文中阐述了压气机转了叶片数对压气机特性场的影响,以及对一种新开发的涡轮叶片的计算结果和测试工作,介绍了一种新系列涡轮增压器的详细结构及有关振动和流动特性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比较分析了多国电力机车牵引通风方式的使用情况,重点介绍了离心式通风机和轴流式通风机2种电力机车通风机的优缺点,列举几种最常用的牵引通风过滤器结构,搭建了车体侧墙独立通风方式、顶盖夹层独立通风方式牵引通风系统的2个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9.
针对GB146—83限界在实际工作中发生的使用问题和一些矛盾现象,提出了具体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电气化铁路机车带电闯分相的危害进行了统计分析,又对不同分相压差下机车闯分相时发生的不同烧伤现象及电弧产生发展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关节式分相处承力索烧伤的现象给出了合理的理论解释。对发生机车闯分相时牵引变电所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提出了牵引变电所保护相间短路时的保护整定原则。对各种情况下的分相烧伤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