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善村2号隧道为双线铁路隧道,全长274m,是铁道部隧道抗震研究试验工点,具有断面大、蛙深浅、地层软、烈度高四个不利条件,设计采用了新结构、新技术、新、新工艺其中薄壁柔性抗震衬砌、钢纤维钢筋混凝土衬砌材料、设置环向抗震缝、斜切伸出工洞口曲墙式车站明洞、中壁法(CRD)施工技术均为国内铁路隧道首次应用。 相似文献
2.
3.
普通钢纤维混凝土在乐善村二号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纤维混凝土大量应用于铁路隧道的衬砌工程,乐善村二号隧道是第一个.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普通钢纤维混凝土作衬砌时的配合比选定、混凝土制备、质量控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在南昆线几座中长隧道施工中使用国产小型机械创成洞高纪录的体会。说明只要隧道机械配套,管理严密,使用合理,同样可以获得巨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贵州省盘县境内,南昆铁路威舍~红果段北端,有一座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第一号险洞——家竹菁隧道。说它险,险就险在4980米长的隧道内,潜伏着高瓦斯、高地应力、大涌水三个“杀手”。它们分段把守着隧道的进口、中段和出口,或暗藏杀机、或悄然袭击,或趁火打劫,非要和铁路工人拼个你死我活。 高瓦斯暗藏杀机 瓦斯,众所周知,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当瓦斯浓度达到3%时,遇火即燃烧;浓度5%~16%时, 相似文献
6.
7.
8.
周云飞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7,(6):109-111
分析新枫林二号隧道发生塌方的原因,对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作为超前支护,HWT175型钢与3.5 m长22 mm早强药包锚杆、25 cm厚喷射混凝土作为初期支护体系,三台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进行塌方处理的施工方法进行阐述,并总结在软弱围岩中进行隧道施工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内昆铁路安边至梅花山段盐律一号隧道穿越云南省盐津县城,隧道进口端上部建筑物林立,地面陡峻,地形地质复杂,其中国税局办公大楼,柱基基础距隧道供顶仅4.8m。为保证施工及大楼安全,采用加固大楼基础,控制爆破及抑制洞内、地表变形的设计思路,同时加强监控,现场确定合理的施工参数,以保证隧道顺利穿越。 相似文献
10.
隧道二次衬砌拱顶混凝土封顶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中奇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5,(10):84-85
模筑混凝土衬砌的施工方法,现较为普遍的是采用衬砌模板台车,并配备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浇筑。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使二次衬砌拱部混凝土封顶易产生脱空、空洞等缺陷。就此问题,结合隧道施工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主义地对尾芽2号双线隧道出口段顺层滑坡,重点介绍在沿层面垂直方面设置地面砂浆锚中固边坡岩层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并钭其与常规的抗滑明洞和抗滑桩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雷代洲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5,(1):20-22
通过对西安—南京线桃花铺二号隧道大断面塌方段的处理 ,阐述隧道塌方的原因 ,以及利用迈式锚杆及小导管注浆等方式通过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塌方地段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4.
肖家湾隧道溶洞暗河涌水段二次衬砌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得新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6,(6):72-74
针对肖家湾隧道溶洞暗河段地质条件复杂和涌水压力巨大的特点,对隧道的二次衬砌进行监控量测,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查明其受力的分布情况,为隧道溶洞涌水的彻底整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乌蒙山2号特长隧道位于第三亚欧大陆桥的中国云贵山区,隧道横洞工区独头掘进约6.4 km且处于工期关键线路。就该工区横洞、平行导坑和正洞多工作面的有轨施工方案、洞外场地布置、轨道运输系统、通风设计、资源配置及工期安排等进行实施性优化设计,尤其在轨道布置、设备选型和通风设计方面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6.
管攀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20(1)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建设特点和难点,以在不影响既有桩基、建筑物安全的情况下保证盾构正常施工为目标,针对部分区间原线路设计方案、区间隧道衬砌结构设计方案、区间隧道盾构施工方案提出了优化方案并进行了论证;进而针对盾构下穿运营中的轨道交通区间隧道、密集建筑群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实施效果良好,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均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5,(12):79-83
通过分析成兰铁路杨家坪隧道1号横洞工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应力场、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设置、施工组织顺序等的基础上,研究1号横洞工区大变形产生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杨家坪隧道1号横洞工区大变形的产生是各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复杂的地质构造及高地应力条件和软弱破碎的地层岩性条件为其大变形客观成因,而岩层结构面与洞轴线的不利组合、小间距隧道结构和不合理的施组顺序及左右线不对等的支护措施等不利条件为其主观成因。与大变形的主客观成因相对应,其力学机制主要呈现为应力扩容型的构造应力机制和结构变形型的结构面型机制的混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孙其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20(1)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对近邻建筑物的影响已成为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设计规划,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国际客运中心站—隆昌路区间,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下穿各类建筑物(包括多座受保护建筑物)、市政管道、高架桥等建(构)筑物,对隧道盾构施工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针对隧道区间途经的关键节点,提出了该部分工程盾构施工的优化设计方案,以减少沉降对地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深圳地铁5号线5304标长岭陂隧道DK19+677施工竖井深、大特点,详细的介绍了本竖井不同地质岩层段的施工方法,为地铁类似工程施工与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6,(9):104-109
铁路隧道大突涌水灾害一般认为发生于岩溶发育及断层构造带等易形成大型含水构造的地段,通过对宝兰客运专线麦积山隧道2号斜井的研究分析,普遍认为是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富水性相对较弱的花岗岩隧道中的突涌水现象。并在勘察施工过程中运用地质调查法、物探法、超前水平钻法等多种勘察手段,结合区域背景资料综合分析,总结出花岗岩的构造节理定向等距、空间分布非均匀性、涌水量非线性变化、流态相对单一等特点及发育规律,并以此结论为基础论述突涌水防治措施方案的比选研究。最后施工验证了治理方案"顶水作业,辅助注浆封堵"的安全合理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