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湿度条件下A5083铝合金焊接气孔的敏感性,并讨论了气孔对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下,相对湿度对焊缝中气孔的产生影响不大,气孔数量较少;在22℃条件下,相对湿度大于85%时焊接产生的气孔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2.
车轮磨耗影响着地铁的运营安全和运营成本。目前,关于车轮磨耗的研究多集中于轴重、轮轨接触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考虑空气湿度影响的研究较少。通过对某城市地铁进行了长期监测,对每月的车轮平均磨耗量及空气相对湿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车轮磨耗量随空气湿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并结合已有试验数据,对这一规律进行了验证。对空气湿度影响车轮磨耗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在气温未达到露点温度时,湿度主要影响轮轨接触表面的粗糙度、硬度以及氧化膜的形成;在气温达到露点温度之后,轮轨表面将会形成水膜,这将会降低轮轨间摩擦系数,降低车轮的磨耗量。  相似文献   

3.
低空气湿度对空调车厢热舒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内空气湿度及温度变化时对PMV值的影响.还给出了PMV-PPD的计算结果,结果表示当车厢空气温度范围是16~20 ℃时,湿度的降低,使热舒适性差;21~25 ℃时对热舒适性影响不大,冬季一般控制在18 ℃左右,在不能提高车厢内温度的前提下,建议增加空气加湿设备以提高车厢内的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高岩温隧道施工是随着各国高速交通网不断延伸而出现的新的技术问题,这种特殊施工条件会使隧道衬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都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实验室内模拟高岩温施工环境,重点研究高岩温养护条件下不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岩温养护条件下,普通混凝土与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同;湿度5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矿渣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下降幅度最大,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下降幅度最小,当温度超过50℃时,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反而高于矿渣粉混凝土;矿渣粉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湿度变化最敏感,80℃时,随着湿度的增大,矿渣粉混凝土的强度提高幅度最大;各种混凝土的抗渗性与抗碳化性能基本随养护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普通混凝土下降最为明显,粉煤灰混凝土的抗渗性与抗碳化性能受养护温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1工程概况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下工程的数量日益增多,伴之而来的是地下工程的渗漏问题.地下工程的渗漏是工程中最具危害性的现象,也是近年来地下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难题,渗水会造成建筑物结构的破坏,使设备受腐蚀;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营;更易造成地下工程和地面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和破坏,从而导致重大的工程事故.   ……  相似文献   

6.
白茫雪山3#特长公路隧道施工面临高海拔、低温、低含氧量、低气压等问题。为采取必要措施改善施工环境,开展了隧道内O_2体积分数、CO体积分数、湿度及温度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隧道内湿度稳定在80%左右,温度多在10℃以上,满足混凝土强度增长要求,但需加强冬季隧道内温度的监测;隧道掘进400 m以后O_2体积分数呈线性降低,CO体积分数急剧增大,均不满足规范要求,需加大通风量。  相似文献   

7.
在西南地区城市中心庞大的地下工程施工中,土岩组合、岩溶、复杂环境等是其特点,如何在有限条件下安全、高效地实施此类工程,是技术人员面对的问题。文章结合西南地区某地下工程设计、施工阶段的一些问题,探讨地下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正> 铁路地下人防工事是战争时期重要的设施,一般作为临时指挥所、调度室、存车库、库房等的应用。但由于在建设中,施工质量不高,使用的防水材料不适合;承包单位长期存在着重建设、轻防水的倾向。故绝大部分建成后的人防工事,都存在着程度不等的渗漏水病害,层面长期积水,以致无法使用。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我局管內沈丹线上,草河口至祁家堡间、分水岭隧道是解放前留下的旧隧道,机车在隧道运行时,由于本身锅炉的热量无法向外界扩散、致使司机室內的气溫急剧上升,机车烟筒喷出的烟汽侵入司机室、又增高了室內气溫,同时也增加了室內湿度,尤其是在夏季,司机室內气溫可超过60℃相对湿度高达70%以上,乘务只处在高溫、高湿、低气流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干燥环境条件下不同养护方式对京雄城际铁路混凝土桥墩的养护效果,开展了标准养护、养护剂养护、土工布养护、养护膜养护4种不同养护方式下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20℃,相对湿度30%的干燥条件下养护膜中储释的水分单向迁移,保证了混凝土表面湿度,使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相对充分,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均得到提高;养护膜养护对竖立、高大、不定型尺寸的混凝土桥墩养护效果优于养护剂和土工布的养护效果;采用土工布养护桥墩时,水的自重作用会导致桥墩上下部混凝土性能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11.
廿一世纪是隧道及地下空间大发展的年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廿一世纪隧道及地下空间的大发展已成必然。我国目前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没有立法,造成混乱和浪费,该领域的技术立法亟待加强。同时对如何降低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造价需加大力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的历史回顾 ,以及在工程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阐述了对地下工程稳定性分析应采取客观、全面的态度 ,避免一味追求繁琐而精确的计算的道理 ,提倡探索新的研究思想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得到合理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探讨了恒定温度、交变温度、交变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既有徐变预测模型的影响;收集了45组控制温、湿度下的混凝土徐变试验结果,分析了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结合试验结果,拟合了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公式,并用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既有变化温、湿度作用下的徐变预测模型对温度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交变相对湿度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小于交变温度;自然环境与试验室标准环境下混凝土徐变系数比值可分为稳定部分和变化部分,稳定部分受平均温度、加载龄期、混凝土强度、试验养护条件等因素影响,变化部分受温度时间历程影响;本文公式可为分析自然环境条件下混凝土徐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地下工程,尤其是隧道,通风用电是其主要能耗。为了实现地下工程通风的风能主动利用,对其关健问题——功率级匹配、机械连接方式以及转速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结论:(1)通过对风力机和地下工程用通风机的功率级别比较,得到利用风力机替代电能驱动地下工程通风机,可实现地下工程通风的风能主动利用;(2)分析得到垂直升力型风力机从结构上更适合与地下工程轴流通风机连接;(3)提出了通风机和风力机的转速和功率匹配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正>HX_D1型牵引电机的冷却是通过外部风冷达到的,每台牵引电机配备一台牵引通风机进行风冷。机车顶部的冷空气经进风道引入到风机进口,然后轴向进入叶轮,经过叶轮加速后径向吹出。气流在主风筒的阻碍下改变方向变成轴向流出,进入风机出风管道。冷空气经风机和风道进入牵引电机,将牵引电机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带至机车外部。1问题的提出湖东电力机务段配属HX_D1型电力机车220台,担  相似文献   

16.
论城市地下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 ,进一步从概念的内涵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全面剖析了城市地下工程的优缺点 ,详细阐述了城市地下工程的现状、存在问题 ,最后提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工程 ,得出在我国走城市地下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结论。  相似文献   

17.
隧道不良地质区段的施工安全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地下工程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隧道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此,针对不良地质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显得越来越重要。不良地质隧道,主要问题是膨胀性地压引起的大变形、滑坡、松散地层的滑移,引起山体丧失稳定等等。这些问题给隧道的设计施工带来了严重困难。本文就上述不良地质的特征、情况以及应考虑的问题和采取的常用安全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地下工程土建施工第三方监测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工程土建施工第三方监测是针对地下工程结构、地表土层、邻近建(构)筑物的变形和安全进行的独立的第三方监测,对确保地下工程施工及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土建施工第三方监测的目的、意义、监测任务和实施步骤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地下工程土建施工第三方监测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不同湿度条件下臭氧消毒器对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设定的臭氧浓度、时间、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湿度对消毒效果影响的试验。在室温25霓、相对湿度为40%和70%条件下,同样开机消毒2h,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分别从90.5%和92.4%提高到100%;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从86.0%提高到99.93%。在相对湿度为40%时,开机消毒6h不能破坏HBsAg抗原性;相对湿度提高到70%,同样开机消毒6hHBsAg抗原性可完全被破坏。  相似文献   

20.
介绍地下工程的防渗漏处理技术,分析地下工程渗漏的原因,给出处理渗漏问题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