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回顾2012年全路车辆系统在车辆安全风险管理、车辆安全特别是高铁和客车安全、车辆造修质量、安全质量专项整治、运用安全防范、运输保障任务、车辆造修任务、车辆技术创新、检修能力建设、管理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总结车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提出2013年全路车辆工作的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铁道部党组部署,紧密结合车辆工作实际,全面深化安全风险管理,提高造修源头质量,加强动车所建设,强化运用安全防范,增强装备保障能力,推进车辆技术创新,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和安全文化建设,深刻认识“管理问题是铁路安全的主要风险源”,狠抓管理,确保安全,整体提升车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刘刚 《中国铁路》2008,(2):45-54
2007年,中国铁路车辆装备现代化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动车组装备现代化成果显著,既有客车整体装备水平实现新提升,货车提速重载配套技术实现新突破,确保了大面积提速的顺利实施,以及青藏铁路的安全运行。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挖潜提效取得新成绩,生产力布局调整更趋合理,经营管理更加规范化、专业化。2008年,以确保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持续安全为重点,全面提高车辆装备安全可靠性,积极推进车辆装备现代化,加大车辆安全专项整治力度,强化车辆安全质量控制,加强“5T”系统运用管理,进一步优化车辆运力和检修资源配置,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全面提升车辆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以车辆装备水平全面提升为主要标志,车辆工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车辆装备技术现代化、车辆安全、运输保障能力、生产力布局调整和基地建设、车辆检修制度发展、现代化安全防范体系等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按照“十一五”规划和铁路跨越式发展总体部署,车辆工作将大力推进车辆装备现代化,初步形成在规模数量、整体性能、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等方面的车辆装备安全保障体系。2006年,要加快推进车辆装备现代化,做好第六次大提速和青藏铁路开通运营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生产力布局微调,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确保全年经营目标的实现,加快推进车辆信息化建设,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开创车辆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货车轴箱装置故障进行统计,分析了货车轴箱装置故障的成因,提出了抓好轴承造修源头质量控制、落实附件检修标准、抓好轴承外观质量检查的具体措施,以及时发现轴箱装置故障、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货车车辆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铁路装备制造行业质量管理现状,从轨道交通车辆制造过程有效性出发,采用以过程为导向的质量控制方法,基于ISO/TS 22163标准,对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车辆制造过程及首检过程中的目标输出、质量参数管控等多种因素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分析结果可为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及供应商管理提供原理性的检验与分析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简称HMIS)是铁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车辆运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车辆生产力布局调整、修制改革、装备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支撑。车辆段级数据库作为信息的源头,其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各车辆段因各种原因基本上都出现过数据库瘫痪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出口新加坡用石砟漏斗车的车辆结构、技术参数、制造工艺关键控制项点,通过采取合理的工艺措施和必要的工艺装备保证了车辆制造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对影响货车制动装置检修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制动阀检修质量、制动管系、人力制动机检修质量和抓好配件寿命、贮存期管理等提高制动装置检修质量的具体措施,以提高制动装置检修的源头质量确保货车车辆运行秩序、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现阶段,铁路车辆质量、技术状态、运行安全的实时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已广泛应用,在研发、制造、运营、维护过程中有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积累。为推动中国铁路车辆诊断技术进步,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拟于2017年10—11月举办以"车辆诊断,健康安全"为主题的铁路车辆诊断技术专题研讨会,交流诊断技术,开拓创新研究,提高装备质量,注重安全预警,保证动车、客车和货车运用安全,促进安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全路车辆部门要重点围绕确保车辆安全稳定,加快推进车辆装备现代化和检修资源优化整合,进一步挖潜提效,规范设备管理和能力建设,加强成本控制,强化验收和调度职能作用,发挥科研院所作用,加强人才培训,强化铁路局专业管理作用等方面开展工作,开创车辆工作新局面,为推进铁路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列控系统集成项目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系统研究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高铁列控系统集成项目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研究,重点介绍决策应对措施的过程,目的是希望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铁列控系统集成项目的风险管理方法,有效控制高铁项目风险,保证项目质量,确保高铁运输安全,支持高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优化施工控制流程强化施工安全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铁路加强安全管理。兰州铁路局在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方面,通过调查和分析施工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施工控制流程、强化施工安全管理的新思路,并在站段开展现场控制与管理的有益尝试。目前,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施工安全得到了有效控制,顺应了铁路局直管站段后创新管理模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李慧 《铁道通信信号》2014,50(11):53-55
铁路交通信号设备制造企业的实名制管理,是保障铁路信号设备安全的新的质量管控模式。介绍实名制管理定义、总体目标和要求,其构成包括质量信息追溯系统、质量安全控制系统和质量考核系统。实名制管理模式在铁路通信信号行业的应用,提高了全行业的质量安全管控水平,使信号设备事故和故障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车辆在线运行的绝对安全,全路车辆安全防范系统(5T)以实现地面设备对移动设备的动态检测、数据集中,联网运行,远程诊断和信息共享,促进车辆安全防范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发展,由人控向机控转变,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过渡。在对5T系统论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5T系统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现代软件工程的理论,研究铁路信号产品高安全性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质量控制的信息化、自动化与电子化技术。同时,在当前比较流行的软件辅助开发和管理工具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集成与开发,探索性的实现高安全软件研发过程质量卡控与基线管理信息化、自动化、电子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从实行责任制、建立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对新建高速铁路的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如何做好高速铁路的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提出了建议,供今后高速铁路施工安全质量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按逻辑模式分为行车安全决策模块、行车安全管理模块及行车安全监测模块。行车安全决策模块包括行车安全信息系统、行车安全分析系统及安全决策支持专家系统。行车安全管理模块,从横向上划分为运管部分、机务部分、工务部分、电务部分和车辆部分;从纵向上分为站段、路局、铁道部。行车安全信息监测控制模块分为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接收单元、数据处理/输出单元。行车安全保障体系采集的信息包括:运输设备信息、行车调度管理信息、工作人员安全信息、铁路沿线环境安全信息。信息处理包括:数据采集层、初级处理层、隐患分析层、决策支持层、全局分析层。结合现行铁路管理体制,构建基于站段、路局、铁道部的三级救援保障运作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8项管理原则,结合高速铁路施工情况,提出高速铁路安全质量管理原则、"分级管理"模式和"四方控制"机制,总结高速铁路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实践经验,认为其核心是充分发挥高层领导、工程建设指挥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自特点的管理方式,介绍安全质量管理应用的具体案例。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建设阶段由于通信质量导致的信息化工作推进困难的问题,分析了基于5G技术的智慧工地在铁路建设行业的优势,提出了5G技术在当前铁路建设行业的应用策略,对5G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中人员定位、物料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控、环境监测、应急救援6个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说明,为5G技术在铁路智能建造过程中的深化应用,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