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广州地铁1号线TC909联络区段采用FTGS-917型轨道电路和AzS(M)350M型计轴双列车定位系统。介绍该联络区段的结构组成、基本原理,以及联锁计算机对不同定位设备的接口采集。为提高实际运营中的故障处理效率,对该联络区段接口进行优化改造。  相似文献   

2.
襄渝线区间轨道电路采用ZPW-2000A型无绝轨道电路叠加JZ1-H型计轴区段的方式。作为安全行车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JZ1-H型计轴设备因失电造成计轴区段红光带,将危及行车安全。通过对计轴UPS的供电方式进行改进,解决了因UPS故障或者人为放电失误造成计轴设备失电的问题,有效地确保了列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单轨交通环线轨道电路常见故障判断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市单轨交通二号线信号系统采用环线轨道电路,利用轨道环线向列车发送ATP信号并同步接收TD信号反映车辆的位置信息 在站台区利用开门环线向列车发送开门信号,控制列车开门时机。环线轨道电路的故障将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本文结合工程项目实际,重点介绍道岔区段、车站内轨道区段和开门环线重叠区段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相似文献   

4.
轨道电路作为列车占用检测的一种方法,其分路态的判断对于列车的行车安全十分重要。在轨面生锈或积污的轨道区段,由于分路电阻过高导致的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是影响分路态可靠检测的主要原因。基于传输线理论,采用精细时程积分法,对轨道电路分路时接收端的电流响应进行分析,提出利用接收端电流信号的突变特性检测轨道电路分路态的方法,分析了道床电阻和电源电压变化时对接收端电流的影响,并对分路电阻过高时接收端的电流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列车进入和出清轨道区段时电流信号存在着暂态突变,利用电流信号的突变特性判断轨道电路的分路状态可有效避免由于分路电阻过高造成的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轨道电路的原理及因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导致的行车事故的分析,指出了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对行车作业的危害,并提出了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接发列车、调车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外资讯     
正俄罗斯研究利用音频轨道电路作为虚拟应答器确定列车运行位置欧洲铁路安装ETCS设备时,用于确定列车位置的地面应答器的花费较高,平均每公里需安装2组应答器。为节省地面应答器的安装费用,俄罗斯铁路研究利用音频轨道电路作为虚拟应答器实现列车定位,该研究的相关试验在俄罗斯铁路安装ERTMS/ETCS 2级系统的索契—阿德勒(Adler)区段进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俄罗斯铁路音  相似文献   

7.
ICB-GD-50型50Hz轨道监测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铁路针对50Hz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虽然采取了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计轴等解决方案,但还存在如下问题:①采用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需对室内外设备进行较大的改造,工作量大,同时一个车站采用不同的轨道电路制式给维护工作带来不便;②计轴方式受外界干扰较大,费用高(每区段需10~20万元),无法进行大面积推广.为此,经过研究论证,成功开发了"50Hz轨道监测控制器".该监控器可区分列车压入后的阻抗变化和道床变化后引起的阻抗变化,主要针对列车压人变化的情况,可辅助提高JZXC-480型轨道继电器的返还系数.  相似文献   

8.
ZPW-2000型移频轨道电路是铁路信号系统的重要基础设备.为分析轨道电路区段间相互关系和调谐区故障对两侧区段的影响,根据ZPW-2000型移频轨道电路的数学模型,采用Simulink仿真工具设计轨道电路各模块的仿真模型,根据该种轨道电路的构成原理和多段轨道电路间的衔接关系,构建ZPW-2000型多段轨道电路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9.
我段管内宝鸡-中卫、西安-宝鸡为交流电化区段,站内轨道电路采用25Hz相敏轨道电路,站内机车信号采用微电子交流计数接近发码形式。近几年来,由于列车不断提速、电化干扰及外界施工妨害干扰,使部分区段闪红光带,由于原发码电路设计存在问题,当排好正线接车进路时,正线接车进路某一区段人为短路出现红光带后,即使短路条件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单开道岔区段1送2受型轨道电路电气特性,根据均匀传输线方程与四端网络理论建立典型25 Hz相敏轨道电路仿真计算模型;计算带BE型扼流变压器时轨道电路调整和分路状态下发送电压和电流,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将模型中的扼流变压器四端网络替换为BES型扼流适配变压器四端网络,从而将该模型拓展应用到带BES的轨道电路区段。根据实测数据计算BES型扼流适配变压器四端网络系数,再采用拓展的仿真模型,计算得到带扼流适配器轨道电路在1送2受区段的调整表。通过计算和分析该轨道电路区段的分路灵敏度和电压余量比可知,二者均满足轨道电路正常工作要求,道岔岔尖是1送2受型轨道电路区段中最易导致分路不良的机械环节。采用该拓展模型仿真计算还可得到轨道电路区段在不同道砟电阻情况的调整表。该模型也可拓展应用于三开、复式交分等道岔区段以及ZPW-2000A型等其他制式轨道电路调整表的计算。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ZPW-2000轨道电路单轮对分路模型难以反映列车真实分路情况的问题,提出一种轨道电路多轮对动态分路建模方法。根据实际列车分路情况下轮对与补偿电容和轨道区段的相对位置关系,分别推导出轮对间和收发端间的传输矩阵,最终建立列车由驶入至出清轨道电路区间的轨道电路多轮对动态分路模型。在ZPW-2000型轨道电路实验台上测取钢轨的一次参数并进行列车分路实验,将模型仿真数据与列车分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多轮对分路模型轮对数量对仿真数据和模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轮对分路模型分路轮对数越接近实际分路情况,模型的精确性越高,验证了本文建模思想和模型的正确性。模拟2种常见的轨道电路故障,相对于现有单轮对模型,本文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轨道电路工作情况,可为故障诊断研究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字轨道电路作为车-地信息传输设备及列车定位设备时,列车之间的安全间隔距离必须以数字轨道电路的长度作为最小计量单位。本文在推导出列车安全间隔时间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最小列车安全间隔时间的数字轨道电路长度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设置双接近区段和接近信号机,接近区段采用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4.
王军 《铁道通信信号》2002,38(11):40-41
我段管内西安-宝鸡间陇海复线区段,站内轨道电路采用25 Hz相敏轨道电路,区间采用25 Hz交流计数轨道电路,站内机车信号发码电路采用叠加25 Hz交流计数制式.近几年来,随着列车的不断提速,机车信号掉码、上码慢等现象频繁发生,时常引起机车放风和紧急制动,给行车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相似文献   

15.
京广线广坪段自闭改造工程中车站采用GMG-GX型电子化不对称高压脉冲轨道电路提高分路不良轨道区段分路灵敏度。在现场应用中,不对称高压脉冲轨道电路与97型25 Hz相敏轨道电路相邻时,因两种不同制式电路时间特性不一致,出现轨道区段漏解锁、单机高速通过时占用丢失及短暂掉码的现象。通过分析不对称高压脉冲轨道电路和97型25 Hz轨道电路时间特性,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无线闭塞中心(RBC)是CTCS-3级列控系统的地面核心设备,根据联锁、相邻RBC、临时限速服务器、调度集中系统提供的信息以及与车载设备交互的信息生成列车行车授权,并向车载设备发送行车许可,完成列车间隔控制和列车防护,保障列车安全追踪运行。自主化RBC在原基础上增加对道岔状态、信号机状态和轨道电路状态的处理,对进路状态及进路中的道岔位置、信号状态及轨道区段状态进行校核,校核不一致时,进行安全处理;增加站内轨道电路的CEM检查,当列车位于进路上时,列车前方的站内轨道区段占用,则向列车发送CEM信息,进一步加强了列车站内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相邻闭塞分区轨道电路信号相同载频对列控系统车载设备的影响。车载设备根据列车的当前速度和所接收的地面信息计算列车最高允许速度,并以应答器组位置校正为主、绝缘节位置校正为辅进行列车位置校正。当相邻闭塞分区轨道电路信号载频相同时,车载设备可能给出缩短的行车许可,甚至非安全的行车许可,影响列控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工程设计中,相邻闭塞分区轨道电路信号应采用不同的载频;对于已经存在的相同载频区段,可采取在载频相同的绝缘节分界处增加应答器组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介绍某线区间上行线供电作业车发生占用丢失的概况。利用轨道电路监测系统数据并结合现场调查的情况、轨道电路调整情况、区段测试情况,供电作业车与重载列车分路对比进行分析,并对占用丢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处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内站内电气化区段以25 Hz相敏轨道电路为主,非电气化区段以480轨道电路为主,分路不良导致的列车占用检查无法实现已成为全路的重大安全问题。通过对不良导电层的研究分析,确定了基于轨道电路以提高轨面电压击穿不良导电层为技术突破方向,提出解决方案并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0.
轨道电路是用于检测列车是否占用轨道区段的设备,正确判断其分路状态对行车安全十分重要。当出现轨面生锈或积污等问题时,由于分路电阻过高导致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这将影响分路状态的可靠判定,轨道区段占用检测方法仍存在瓶颈。对此,利用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 FBG)压力传感技术的优势,结合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轨道动力学分析结果,设计轨道占用检测的系统结构;监测FBG的中心波长漂移量,统计列车进出轨道区段的轮对轴数,通过轴数比较解决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时的轨道区段占用检测问题。对光纤Bragg光栅纵向应力特性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FBG的中心波长漂移量和纵向应力的改变成正比,即和钢轨受力形变所产生的弯矩变化成正比,这种应力特性可有效应用于轨道区段的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