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速比匹配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建立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的液压系统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分析了液压系统对速比变化率的影响;其次考虑到CVT系统复杂的非线性和速比控制阀的开关特性,设计了模糊速比控制器;最后进行了速比控制台架试验和变速控制系统整车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速比控制器能很好地实现实际速比对目标速比的追踪,满足汽车的变速要求,能应用于实际的金属带式CVT中.  相似文献   

2.
鉴于现有速比变化率和稳态速比特性公式均包含主动轮压力参数,而量产CVT并未安装主动轮压力传感器,难以为速比控制算法的设计提供依据,对量产CVT进行速比响应特性实验,建立不依赖于主动轮压力参数的速比变化率经验公式和稳态速比特性表。提出了基于速比响应特性的控制算法,不同于以误差作为唯一输入的常规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根据系统压力和目标速比计算控制量,补偿系统的非线性,提高各工况下控制性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金属带式CVT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速比控制、起步离合器控制、带轮夹紧力控制是金属带式CVT的3个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对CVT控制方法的研究,探寻提高汽车的动力性、换档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机电控制无级变速器(CVT)能够可靠地传递转矩,快速地调节速比,结合某车型的结构性能参数,对机电控制CVT电控电动执行机构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机电控制CVT电控电动执行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说明电控电动执行机构对CVT速比和从动带轮夹紧力的调节方法,从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从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机理,获得速比与主动带轮可动盘位移的关系以及保证主、从动带轮可靠传递转矩所需要的夹紧力;然后,根据整车的结构性能参数,明确汽车对机电控制CVT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以电控电动执行机构中直流电动机的负载转矩最小为目标,设计确定各碟形弹簧的参数和组合形式,在此基础上确定电控电动执行机构中电动机械传动系统的结构性能参数;最后,为验证所设计电控电动执行机构参数的正确性,利用所建立的机电控制CVT传动系统模型在ECE工况下对电控电动执行机构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传统CVT液压执行机构,在ECE工况下机电控制CVT电控电动执行机构消耗的能量减少52.2%,同时设计的电控电动执行机构在ECE工况下能够实现实际夹紧力和速比对目标值的良好跟随。  相似文献   

5.
比例减压阀的特性及在无级变速器速比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CVT用比例减压阀的压力流量等特性的模型并进行了分析.针对系统固有的速比控制滞后,提出了能够补偿滞后的控制算法来对比例减压阀进行控制.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满足CVT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汽车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速比控制的非线性和时变性的特点,设计了Fuzzy-PI复合速比控制系统,兼备了模糊控制鲁棒性强,能适应被控对象非线性和时变性,以及PI控制能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控制精度的优点,以适应CVT速比控制的要求。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无级变速整车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Fuzzy-PI复合速比控制能够很好地跟踪目标速比,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较高的稳态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CVT金属带轴向偏移问题,并对其轴向偏移最进行了解析计算.结合某国产乘用车的使用工况,综合考虑CVT不同速比的使用率,利用其道路循环试验的速比记录,提出了以轴向偏移量绝对值平均值最小为目标的金属带对正速比优化方法,并给出了装配过程中的调整方式,较好地解决了金属带轴向偏移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CVT的四轮驱动混合动力车传动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SUV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提出了一种采用CVT的四轮驱动复合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根据该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试验数据,对其运行模式与模式切换离合器控制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混合动力CVT的夹紧力与速比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整车燃油经济性为控制目标,提出了复合式混合动力车不同工况下的速比和夹紧力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传动系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金属带式CVT电控单元硬件在环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畅  过学迅  胡朝峰 《汽车工程》2008,30(3):255-259
针对采用双压力回路的Honda CVT电-液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特性进行研究,基于Matlab/Simulink 建立了装备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汽车的整车仿真模型;利用智能九点控制策略设计出速比控制器和夹紧力控制器.应用C8051F043单片机开发CVT ECU软硬件,基于dSPACE系统构建CVT硬件在环实时仿真平台,对CVT电控单元进行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实时仿真显示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全电调节橡胶带式CVT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带式CVT调节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双电机分别调节主、从动带轮工作半径以实现速比变化的全电调节方式,并以橡胶V型带CVT为应用对象研制了首台全电调节CVT样机.通过台架试验对样机进行测试.得到了其速比与执行电机转角的对应关系以及不同速比下其传递转矩和传递效率随带轮动盘夹紧力的变化规律,从而验证了全电调节无级变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电机控制的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仿真,研究了其速比变化率对车辆性能的影响.为某车型装备此类CVT提供了控制电机转速范围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通过对金属带式无级变速液压控制系统功能进行分析,把该系统分为夹紧力控制和速比控制系统。设计了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对控制阀特性进行了研究,为夹紧力控制系统和速比控制系统分别设计了控制器。最后对所设计的CVT控制系统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金属带式CVT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装备金属带式CVT的车辆传动系统仿真模型,设计并通过试验优化了速比控制器及夹紧力控制器的模糊控制策略,并与采用常规PID控制的控制器进行了对比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是解决复杂系统控制问题的理想途径,经过优化的模糊控制策略应用于金属带式CVT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CVT(无级变速器)应用于汽车上,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并且降低排放污染。汽车上普遍采用的是金属带式CVT。CVT研发的关键在于:首先是起步离合器控制,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行为,能够在各种工况下使车辆平稳起步,且冲击较小;其次是速比控制,使得发动机在各个工况下始都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行星齿轮机构CVT传动系统具有速比变化范围较小、变速不变矩等局限性,对车辆的动力性影响较大。本文在传统CVT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与研究了一种速比变化范围大、不仅变速而且还变矩的新型CVT传动系统。该系统可以应用于轻型、中型和重型HEV中,从而使得车辆对电动机功率的需求降低。  相似文献   

16.
全电调节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应用双电机分别调节主、从动轮工作半径以实现速比变化的带式无级变速器(CVT)全电调节方案.通过运动学和受力分析,得到了CVT速比与电机转角及带轮夹紧力与电机驱动转矩间的定量关系;以橡胶V带CVT为应用对象进行了工程化设计和原理样机研制.通过对样机的性能试验验证了全电调节方案的可行性,CVT速比的精确调节得以实现,而在带轮上产生的夹紧力满足CVT传递转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CVT速比控制的特殊要求,在综合考虑常规PID控制经验及控制效果的基础上,设计了分段参数自调整PID速比跟踪控制器。建立了装备CVT系统的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ink工具进行了起步、加速和坡道行驶等典型工况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解耦能力,以及良好的动态响应能力和较高的稳态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8.
金属带式CVT作为一种新型变速器,通过带轮机构实现速比变换,并且在传统液压系统上应用全电子控制方式实现了高性能和低油耗,该系统在未来汽车发展中会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一种通过杠杆来控制无级变速器速比变化的新方法。新型无级变速器,其控制部分采用了杠杆机构,与CVT液压控制系统中的反馈杠杆不同,它是用于替代常规的液压控制机构。采用杠杆作为变速执行元件,可以简化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及控制系统,对新型无级变速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装备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的整车,建立了无级变速传动系统数学模型.以无级变速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相协调为目标,设计了Fuzzy-PI复合速比控制器.采用Fuzzy-PD控制策略和Fuzzy-PI复合控制策略对汽车起动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对装备金属带式CVT的某轿车进行了起动工况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Fuzzy-PI复合控制策略优于Fuzzy-PD控制策略,速比的试验结果与理论数据一致,说明所建模型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