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外媒体大量报道了我国将从俄罗斯引进30艘“毒蜘蛛”级Ⅲ型导弹艇的消息。本文并不是证实这则消息是否属实,只是向读者介绍一下“毒蜘蛛”级导弹艇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以及如果引进它可能对我国海军产生哪些影响。“毒蜘蛛”级导弹艇是前苏联/俄罗斯在20世纪70年代末研制的一种大型近海导弹艇。作为除美国外唯一的全球性海军,前苏联在研制各型大中型水面舰艇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导弹艇这种小型舰艇的研制发展,并认为是海军整体作战力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制了多种型号、性能各异的数百艘导弹艇装备使用,除在本国大量装备外,还向世界其它国家出口了近百艘。“毒蜘蛛”级导弹艇目前俄海军应有30多艘在役,出口也达20多艘,成为接替“黄蜂”级导弹艇出口的主要艇型。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的白蛉(Moskit)反舰导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制“白蛉”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超音速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它领先于西方国家同类型的反舰导弹近20年。今天,或许没有任何其他型号的反舰导弹能象“白蛉”导弹那样引起西方海军的严重不安。本文介绍了该导弹的设计特点、操作性能、主要系统简况、主要运载平台、计划中的改型以及出口前景等。  相似文献   

3.
1967年的10月21日,发生在埃及塞得港附近海域的那场有史以来首次使用舰对舰导弹、同时也是首次使用导弹艇作战的小规模海战开创了人类海上战争形态的新纪元。当日,埃及海军使用排水量不足80吨的苏制“蚊子”级导弹艇和SS-N-2“冥河”式反舰导弹令人瞠目地一举击沉了排水量1710吨的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此举顿时令整个世界对导弹艇和反舰导弹的作战威力刮目相看,这一重大事件更曾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对反舰导弹及导弹艇的重视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导弹艇是一种以反舰导弹为主要进攻武器的小型舰艇,其排水量一般不大于500吨,具有体积小,航速快、攻击成力大、使用费用低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海军发展的重要装备之一,一些发展中国家更将其作为大中型水面舰艇的有力补充。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仿制前苏联导弹艇开始,已走过了近40多年的历程,至今已研制生产了10多种不同型号的近百艘导弹艇装备部队,极大地提高了我军的海上作战实力,同时还向世界多个国家出口了数十艘。  相似文献   

5.
据海外媒体报道,中国在2003年获得了俄罗斯“毒蜘蛛”Ⅲ(俄罗斯称为“闪电”级)导弹艇的相关技术和生产许可证,打算自行建造30艘左右,以进一步增强其本来就不弱的导弹艇部队战斗力,这也是中国为军事准备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毒蜘蛛”Ⅲ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导弹艇之一,拥有强大的火力、良好的机动性和生存能力,即便是俄罗斯海军也是近些年才开始装备该型艇的。无独有偶,海峡对岸的中国台湾海军也很重视导弹艇的作用。台湾海军认为导弹艇是“以小博大”的重要海战武器,在近岸环境下可对敌方水面舰艇编队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多年来台湾海军一直没有放松对导弹艇的研制和装备。迄今为止,台湾海军共装备了三型导弹艇,分别为“海鸥”级(50艘)、“锦江”级(11艘,属“光华”3号计划产物)和“光华”6型。在这三型导弹艇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光华”6型。因为这型导弹艇是2003年才开始装备台湾海军的大型导弹艇,技术性能比较先进。台湾海军对“光华”6型导弹艇赞誉颇佳,打算在今后几年里生产30艘,逐步取代已服役20多年的“海鸥”级小型导弹艇。很多人关心“毒蜘蛛”Ⅲ和“光华”6型导弹艇哪个技术更先进、作战能力更强。我们不妨对这两种导弹艇进行一番分析比较,看看谁是最锐利的锋刃。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我国海军一直奉行近海防御的战略原则,建造装备了大量适合近海防御作战的导弹艇,主要是021“黄蜂”级、024“河谷”级、037ⅠG“红星”级、037Ⅱ型“红箭”级四种型号。这些导弹艇在我海军装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维护我国早期的海上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海军战略的改变和新型作战舰艇的服役,  相似文献   

7.
自从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蚊子”级导弹艇首次使用前苏联的SS-N-2A“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开始,世界海战史上反舰导弹和各种防空武器之间的对抗就拉开了序幕,随着对空防御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反舰导弹各项技术的不断成熟,舰空导弹作为对抗反舰导弹的主要硬抗击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各国海军的重视。俄罗斯和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舰空导弹的两个国家,各自走出了一条具有显著特色的舰空导弹发展之路,“利夫”和“紫苑”导弹在两国的舰空导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反映了两国舰空导弹发展的思路,也代表了两国舰空导弹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反舰导弹具有机动灵活、命中精度高、突防能力强、杀伤威力大等特点,已成为现代海战的重要武器。中国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发展反舰导弹,经历了仿制舰舰导弹、改型设计和自行设计岸舰及空舰导弹、研制第二代反舰导弹几个阶段,技术上从亚音速发展到超音速,从液体发动机发展到固体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从单项制导发展到综合制导。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通过珠海国际航展,我们欣喜地发现,我国反舰导弹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鹰击”-83(C-803)、“飞豹”模型下挂载的带冲压发动机的某型空射反舰导弹,以及DF-4挂架下挂载的外形颇似俄罗斯Kh-31的“鹰击”-91(C-901)空射超音速反舰导弹先后亮相。尽管目前这些还都是模型,但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新一代超音速反舰导弹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参考消息》11月22日的报道更是令人振奋不已:中国新型“飞豹”歼击轰炸机在北部渤海湾首次试射C-803。该导弹的性能令美军大为吃惊,其射程远达二百五十公里,是美军原来估计的两倍,射程和技术都超越美军大部分驱逐舰配置的“标准Ⅱ”型防空导弹。抚今追昔,我们忘不了老一辈科研人员所走过的艰辛历程,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得到的回报,更没有我们明天的辉煌。珠海国际航展上的“鹰击”-91(C-901)空射超音速反舰导弹飞  相似文献   

9.
据俄罗斯纽带新闻网报道,作为俄主要导弹装备生产商之一的“战术导弹武器”公司近日宣布,“白蛉”-MBE反舰导弹系统将于近期投入研制。  相似文献   

10.
前沿军闻     
美国海军新型EA-6B电子战飞机将投入使用;越南将自行建造10艘“闪电”级导弹艇;美海军接收首艘“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美海军制定超级造舰计划:30年造100艘新战舰;印欲参与美战机研发着眼未来海上侦察;德国海军接收“黑森”号护卫舰。  相似文献   

11.
据海外媒体报道,中国在2003年获得了俄罗斯“毒蜘蛛”Ⅲ(俄罗斯称为“闪电”级)导弹艇的相关技术和生产许可证,打算自行建造30艘左右,以进一步增强其本来就不弱的导弹艇部队战斗力,这也是中国为军事准备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毒蜘蛛”Ⅲ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导弹艇之一,拥有强大的火力、良好的机动性和生存能力,即便是俄罗斯海军也是近些年才开始装备该型艇的。无独有偶,海峡对岸的中国台湾海军也很重视导弹艇的作用。台湾海军认为导弹艇是“以小博大”的重要海战武器,在近岸环境下可对敌方水面舰艇编队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多年来台湾海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美国海军用于点防御系统的“密集阵”、滚动式导弹(RAM)、“毒刺”式肩发射导弹和MK38舰炮的结构、性能、改进技术及装备状况;介绍了作为未来舰载防御系统的电热炮/“灵巧”炮弹和激光器的研制、试验及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的设计思想及其在隐身技术方面所作的各种努力。详述了该舰的动力装置、探测设备和作战系统,还介绍了该级舰的出口型-台湾“康定”级的作战系统所包括的各种设备,以及将出口给沙特阿拉伯海军的F300S型配置的设备。  相似文献   

14.
苏联海军虽然将反舰导弹的研制和装备集中在反航母必需的重型远程导弹,但编队攻防和中、近海防御性作战需要仍然促进了中程反舰导弹的发展,用以满足驱逐舰和导弹艇的反舰需要。  相似文献   

15.
马骏杰 《航海》2000,(3):38-40
台湾海军的作战舰艇主要包括驱逐舰、护卫舰、护航炮舰、猎潜艇、扫雷舰、导弹艇等,其中驱逐舰和护卫舰是最主要的作战舰种,而护卫舰是目前台湾海军作战舰种中最先进的舰种,是台湾海军的“二代舰”,也是台湾海军重点发展的舰种之一。1988年,台湾军方为谋求所谓的海峡两岸海军的“战力平衡”,推出了一个代号为“光华”的“二代舰”的建造计划,并于1990年开始实施。这个计划预计建造两个级别的导弹护卫舰24艘,以取代现役的22艘驱逐舰的主战舰地位,于2001年前建造完成,同时,还以租借的方  相似文献   

16.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开始发展的反舰导弹现已成为海战场的主战武器。在以色列和埃及在地中海上所进行的早期战斗中,以色列海军在相当长时间内因拥有大吨位驱逐舰而在海战中占据着相当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随着埃及从苏联引进导弹艇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967年10月21日的塞德外海之战,以色列海军最大的战舰“埃拉特”号驱逐舰被埃及导弹艇击沉,标志着导弹已经取代舰炮而成为现代水面舰艇作战武器的核心。此后,以色列和埃及、叙利亚之间的海上导弹战更促使反舰导弹在世界各国海军中得到了快速发展,水面舰艇对反舰导弹的防御也就成了保证水面舰艇战场生存能力的关键。作为对反舰导弹威力体会最深的以色列人,对舰载反导系统就更为重视,其全力发展的“巴拉克”舰空导弹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出色的舰艇反导武器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17.
水面舰艇的“杀手锏”——近程武器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反舰导弹的崛起,水面舰艇的安全受到了日趋严重的挑战。为了保护一线战舰不受反舰导弹的攻击,必须构筑三道防线:即由电子对抗系统构成的第一道防线,由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构成的第二道防线和由近程武器系统构成的第三道防线。随着反舰导弹的日益先进(速度更快、隐形性能更好、机动能力更强、智能化程度更高),担任“反舰导弹的终结者”角色的近程武器系统已成为水面舰艇的“杀手锏”,其作用正呈举足轻重之势。  相似文献   

18.
反舰导弹的终结者-舰载内层防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海军“埃拉特”号驱逐舰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被“冥河”导弹击沉事件令各国海军忧心忡忡;而英国海军“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在1982年马岛战争中被“飞鱼”导弹摧毁事件更使水面舰艇的生存雪上加霜。这些惨痛的教训惊醒了世界各国海军:为了确保造价高昂的水面舰艇免遭反舰导弹的攻击,除在远程上用软杀伤手段进行诱骗、在中程上用硬杀伤武器进行拦截外,还必须在近程上构筑一道无坚不摧的内层钢铁屏障,以便干净彻底地“终结”那些侥幸“漏网”或突防的反舰导弹。近些年来,各国海军竞相开发,并陆续推出了形形色色的舰载内层防御系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些内层防御系统将构成反舰导弹不可逾越的死亡线。  相似文献   

19.
陈安刚 《航海》2002,(6):42-42
2002年7月23日,美国海军今年6月新入役的“宙斯盾”导弹驱逐舰“肖普”号(DDG86)首次成功发射了雷声公司生产的“改进型海麻雀”CESSM)舰对空导弹。 “改进型海麻雀”是在原北约“海麻雀”近程舰对空导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制“改进型海麻雀”导弹的目的,是为了防御日益增多的高性能反舰导弹。为此,在研制过程中对原“海麻雀”导弹进行了如下改进:1)使用新型火箭发动机和尾翼控制系统提高运动性能,以便能够跟踪高速  相似文献   

20.
1967年10月21日黄昏。埃及海军的苏制“蚊子”(183P)级导弹艇在塞得港外用“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海军的“埃拉特”号驱逐舰,一举震惊世界。从此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世界上开始出现两大热潮:一是各国争先恐后地研发反舰导弹,使“导弹战”逐渐成为海战主流方式;二是掀起了一股“导弹艇”的热潮,使以“鱼雷制海”和“巡洋作战”为特色的海军“新学派”在60年后死灰复燃。如果说苏联人的武器拉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的话,那么作为“新学派”发源地的法国则是这个新时代的强力推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