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隋吉军  周彬 《东北公路》1999,22(3):6-8,62
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车辆的集散口,而车辆在集散过程中的分流、合流与加减速又必须通过变速车道来完成。为使互通立交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设计中应对变速车道形式的选择、长度的确定、纵断面设计与主线的配合进行充分的考虑。  相似文献   

2.
山区高速公路受地形影响,很多互通式立交的设置位置受到很大限制,导致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出口之间间距很小。根据隧道内车辆驾驶人员对隧道内标志的识别、辨识、认读,以及车辆变换车道所需距离等条件,考虑对某些处于特殊条件的隧道设置1个变速车道,以缩小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出口之间的距离。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速度为80 km/h的高速公路2级服务水平下,隧道出口处拓宽变速车道的长度不宜小于309 m,一般宜大于310m。在设计速度为60 km/h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内拓宽变速车道的最小长度为203 m,一般应大于210 m。满足以上条件时,可以在隧道出口处设置变速车道以减少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之间的间距。  相似文献   

3.
一、工程概况 小塘互通立交为广州绕城公路西二环高速公路与广三高速公路相交的互通立交,也是西二环南段(九江至小塘段)、北段(小塘至茅山段)分界的枢纽型互通立交,该立交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小塘镇,立交型式为“涡轮型”立交。小塘互通立交西二环南段侧为双向八车道,路基宽41m;北段侧为双向六车道,路基宽33.5m,  相似文献   

4.
现行互通立交的方案选型中的拆迁的难易程度、可能性问题也随着城市扩大、村镇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突出。很多高速公路项目节点互通立交因为拆迁问题等种种难题,无法按期实施完工。文章通过在施的北京市奥运前重点工程-京平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选择有代表性的密三路互通式立交做为典型工程实例,对互通区现有建筑物拆迁可能性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为今后设计工作中充分考虑拆迁难易对工程进度的影响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5.
邓慧鹏 《上海公路》2022,(3):133-138+168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路段的事故数量和严重程度往往高于一般路段。现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路段的常见风险进行分析,归纳出车流紊乱、标志标线设置不当、视距不足、车道平衡、短间距交叉、夜间行车等安全风险问题,并提出基于小规模土建的针对性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6.
运用数学统计、概率分析等方法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之间的安全距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影响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之间净距离的各种因素关系。结果得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之间最小净距离的标准,并对已建山区高速公路中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之间距离不足问题提出处治措施,以提升山区高速公路的驾驶安全。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快速路网的逐渐完善,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充分发挥交通系统的疏散功能,互通式立交的合理设置尤为重要,而地形复杂、立交建设条件限制较多的地段,立交方案的合理选型也更加困难。依托郑州市四港联动大道南延与S102互通式立交暨京港澳高速公路薛店互通立交的改建方案研究,探讨复杂条件下枢纽互通立交方案合理选型的方法和思路,并研究了全预制拼装桥梁结构型式,以适应高保通要求。  相似文献   

8.
互通立交扩建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的联网成片和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重要节点,笔者结合中国多条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实践,分析总结了互通立交改扩建方案研究的要点,并结合荣成—乌海高速公路商庄互通改扩建方案实例,阐述了"方式、标准、实施方案"三要素在互通立交扩建方案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升级改造工程互通式立交总体规划及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连一级公路是部分控制出入的一级汽车专用公路,沿线设有一些互通式立交、分离式立交、通道、天桥和众多平交。在实施高速化升级改造时,互通立交总体规划及方案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路网功能、沿线城镇交通需求、地形地质条件、既有互通立交的合理利用和旧路线形指标等因素,与完全新建的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总体规划及方案设计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大雁山互通立交方案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宗举 《公路》2006,(6):93-96
大雁山互通立交是连接江门市滨江大道、G 325国道和佛开高速公路的三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就该互通方案研究阶段的基本思路、互通的功能和形式做简单介绍和分析比较,来探索复杂因素控制条件下三路互通立交的设计思路和选型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隧道和互通式立交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构筑物,其科学合理的间距直接影响高速公路路线走向和运营安全。通过界定高速公路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定义并分析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间距过近路段的交通事故特点,探讨影响高速公路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因素。基于车道变换行为,给出3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计算模型,并提出条件受限情况下的最小间距推荐值及安全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王新 《交通科技》2013,(5):134-136
作为交通流转换节点的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高速与高速之间的交通流转换。因此,在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既有高速公路交通流的正常行驶、减小因互通施工对交通流的影响、保证道路行车畅通安全成为互通施工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以邢衡高速公路与青银高速公路交通流转换设置的苏村枢纽互通为例,对高速公路中常见的枢纽互通式立交工程施工期间的路基、路面、桥梁等方面的交通组织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速路网的日渐完善,城市环线及快速通道支线建设项目日渐增多,当新增互通立交与已建互通立交之间的距离难以满足规范所要求的净距时,利用既有互通组合形成复合式互通成为立交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以丙村复合式互通立交设计为例,通过方案比选,递进式地梳理了复合式互通立交设计的要点及难点,总结并提出了各向交通转换优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互通结构,以降低造价的设计原则,并提出利用主流匝道与高速公路构建立交总体架构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速公路部分区域路网的日趋完善,作为交通节点的已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由于交通量的增加,或者原有交叉各路的升级换代,或因新增道路而需要进行改扩建。介绍了立交改扩建工程的特点,并以单喇叭(T型)互通立交改建为(十字型)枢纽立交的工程实例为基础,通过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限制因素逐一提出解决方法,最后综合诸多因素进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车辆在加速车道上的合流特性以及加速车道上车辆的操作过程,从得出了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加速车道的长度计算方法,即分为加速段等待段,渐变段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沪蓉国道主干线支线重庆忠县至垫江高速公路太平互通式立交是长梁高速与忠垫高速交通转化的大型立交枢纽工程。立交区域水文条件复杂,排水困难。结合互通区施工图设计和现场施工实际情况介绍互通区排水系统设计,为山区高速公路立交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互通立交设计的几点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互通立交中变速车道与主车道之间的路缘带设置、变速车道渐变段长度、双向单车道分流点的设计以及匝道在合、分流点的纵坡计算等进行了探索 ,力求互通立交设计的一些环节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8.
互通立交设计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智生 《公路》2005,(12):80-85
互通式立交是干线公路交叉的主要方式之一.更是高速公路重要构造物之一,正确把握互通立交设计要素.合理选择互通立交方案.准确应用技术指标,对保证行车安全和服务水平,降低公路工程投资.节约土地.提升公路景观效果等至关重要。目前国内互通立交设计在对互通立交规模的理解、方案选择和技术指标的合理应用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通过总结近5年在初步设计审查中发现的互通立交设计普谝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砦新的观点.与设计行业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形成,设置的互通式立交越来越多,而地形复杂地段通道资源极其稀缺宝贵,互通立交建设的条件也进一步复杂和困难。该文依托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与焦(作)—桐(柏)高速公路交叉处巩义枢纽互通式立交的方案研究实践,介绍了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设置互通式立交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吕纪云  陈瑾  章坤鹏 《中外公路》2019,39(2):294-297
针对高速公路的建设特点和现有互通式立交与隧道出入口之间净距过小的现状,在分析车辆运行轨迹的基础上,构建了互通式立交与隧道出入口之间的净距计算模型。通过分析明适应距离、读取标志距离、换道距离、安全距离等因素,提出了隧道出入口与互通式立交之间最小净距的推荐值与极限值。结合净距分析与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小净距路段下隧道出入口与互通式立交之间的安全保障措施,并针对变异式互通工程实例做了BIM模型检验,以期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