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统计、分析麻昭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获得其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对交通事故进行非路致因剔除,将事故损失程度当量为事故次数,以1Km为基本单元、采用200m移动步长对全线进行路段划分,获得5组区段划分相对应的事故次数状况,使用当量事故数—累计频率曲线法鉴别事故多发路段;选取典型事故黑点路段,从路况、道路线形和实际运行车速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处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数理统计方法对交通事故的时空分析可视化效果差且多发路段识别等数据挖掘深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并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空分析系统。为准确掌握交通事故时空分布特征和识别事故时空多发路段,在传统数理统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GIS与改进的时空密度聚类方法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进行时空可视化统计分析与事故多发路段识别;利用2016—2018年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直观展示2016—2018年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空分布特征和事故多发路段。  相似文献   

3.
李志中  刘兵  王晓安 《公路》2011,(11):122-125
针对目前山区公路危险路段(点)的鉴别方法较少的情况,在分析山区公路交通事故与道路条件之间的关系及现有事故多发路段鉴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当量事故数鉴别指数非定长分段法,对山区公路危险路段(点)进行鉴别.最后选取云南省昆明至石林高速公路进行了实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鉴别方法合理有效,为道路安全审计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刘谷  廖志高  马青娜 《交通科技》2010,(3):111-112,115
介绍了以考虑道路线形特征划分单元路段的单元法,分析了当量事故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结合传统事故多发路段鉴别方法,对累计频率法进行优化,并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单元法进行事故多发路段鉴别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5.
管满泉  丁靖艳  陆炜 《中外公路》2012,32(4):337-341
事故多发路段是指道路上发生事故明显突出的路段或路口,事故多发路段通常所占有的道路长度很少,交通事故次数却非常频繁,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对事故多发路段的整治工作主要分为3个步骤:事故多发路段的鉴别,事故多发路段的原因分析,针对事故多发的原因提出整改对策。该文结合浙江省S201(S04)K8+000~K9+000事故多发路段整治工作,以事故数-事故率法作为鉴别方法,采取调查统计、多因素结合的成因分析方法,提出相应的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累计频率法是鉴别事故多发路线的一种经济判别方法,文中通过对事故严重程度的考虑,改进了事故多发路段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7.
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已有的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鉴别方法的分析,在累计频率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通过程序以一定的步长重新划分路段单元,多次搜索事故多发路段位置,并进行精简合并处理。结果表明可以有效的减少事故多发路段鉴别遗漏,并准确定位。数据分析表明了事故多发路段的死亡人数和事故数量远高于正常路段,因此通过对事故多发路段的整治可有效的增加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路段统计尺度对交通事故黑点识别结果的影响,汲取动态划分路段原理的优点,考虑不同间距上空间相邻事故发生概率,提出基于动态分段的泊松分布黑点鉴别方法和计算模型;引入时间维度,考虑事故发展趋势,采用重要性-绩效分析方法(Importance Performance Analysis,IPA)对事故黑点严重程度进行排序;将该方法与基于动态分段的当量事故数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动态路段长度划分上更符合实际,避免了把事故黑点拆分成多个,得出的事故黑点更精确,更便于事故成因的系统分析,同时在确定黑点改善顺序时考虑了事故黑点发展趋势变化,可在有限资金约束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孙广林  刘君 《公路》2020,(3):196-199
公路基本路段划分是实施交通安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划分结果要求具有相似的几何线形及事故统计特征。基于公路线形特征划分的路段单元,叠加动态聚类算法划分的事故特征相近的路段单元,提出包含分割与相交合并的基本路段分割合并方法,进一步以京昆高速北京段为例验证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峰  张肖宁 《公路》2007,(8):203-206
对广东省某高速公路进行路况调查后,根据调查结果,研究预防性养护对策选择流程、养护路段划分指标和方法。采用车辙深度、横向裂缝长度和路面抗滑性能指数三指标,使用动态聚类法,划分预防性养护路段。得到了预防性养护对策选择的流程,给出了聚类分析法划分路段的过程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该流程进行养护措施的选择,科学性、客观性强;聚类分析法用于高速公路养护路段的划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日趋严重,目前中国尚无统一的标准和算法得到限速值并据此进行限速路段划分。笔者通过对影响限速分段因素的分析,确定限速路段的最小长度,提出了基于有序聚类分析法的山区高速公路合理限速分段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限速值速差检查。  相似文献   

12.
事故的产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事故数据存储较为复杂,但却可以根据其规律性进行事故智能化分析并进行多发点的鉴别。质量控制法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但由于其忽略了事故的严重程度对事故多发点的影响。文中从事故严重程度这一角度对质量控制法进行改进,利用威布尔分布函数对当量事故数进行分析,以拟合的威布尔函数计算平均当量事故率,修正了质量控制法。修正后的质量控制法能够提高质量控制法的应用范围和鉴别效果,鉴别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管满泉  李强伟  何毅  张丹锋 《公路》2012,(8):164-171
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占道路长度的比例非常少,但集中了较大部分的道路交通事故,严重降低了道路的服务质量,造成巨大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运用合理的鉴别方法排查事故多发点(段),分析事故多发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是提高道路安全性既科学又有效的办法。当量总事故率法是建立于事故率法和当量总事故次数法的基础上,集两者之优点的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道路长度、交通量及交通事故的危险程度,有针对性地鉴别事故多发点(段),并确定哪些事故多发点(段)需要优先整治。  相似文献   

14.
为了针对性地识别与治理城市道路事故黑点,需要深入挖掘事故特征。文中采用国内某市内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分别提取年事故数、每公里事故数为指标,利用空间聚类算法对事故点进行聚类,经过数据可视化得到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风险分布的聚类结果图并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关联事故多发位置鉴别与特征分析,能在路网层级准确识别事故多发区域,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安全的高速公路项目运营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全管理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影响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和非线性的特征,不同路段不仅事故率不同,事故严重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对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的评价需要按照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该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原理,通过安全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路段划分,提出了高速公路不同路段的安全性评价先聚类后排序的聚类--主成分综合评价方法,为高速公路项目运营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事故黑点鉴别的客观性、公正性及识别水平,提出基于灰色聚类评价的事故黑点鉴别方法,并结合聚类因子法识别事故黑点诱发因素。该方法是将聚类思想应用于事故黑点鉴别及成因分析的全过程,可实现对不同层次事故黑点的分级管理。经鉴别,可将评价路段单元分为正常路段、一般路段及事故黑点3类,从而将道路几何条件、交通条件、环境特性属性相似的事故黑点聚为一类进行事故成因分析。依托长余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确定上下行事故黑点数,并对其进行成因分析,且将基于聚类分析得到的事故黑点及其成因与实际考察得到的事故黑点及其成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聚类分析得到的事故黑点与实际路段事故黑点基本吻合,采用基于聚类分析预测事故黑点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事故多发路段是影响高速公路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为了对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进行有效鉴别,采用累积频率法作为事故多发路段的鉴别方法。以广云高速公路马安至河口段为例,结合累积频率法分析了该路段近三年的交通事故数据,确定了事故多发路段并对其事故成因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交通事故易发路段,高速公路爬坡路段的交通安全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以宁杭高速公路东庐山段为例,通过对该爬坡路段2006年1月~2010年7月的交通事故资料的统计,从事故地点、事故时段、事故形态和事故车型等方面分析了爬坡路段交通事故的主要特征.研究发现:高速公路爬坡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要远大于下坡及其他路段;事故多发生在直坡段的中后部和竖曲线段,坡道后段的安全性更低;事故形态主要是追尾、撞护栏和撞固定物,而且重特大交通事故中追尾事故比例大;夜间的事故率和严重程度高于白天,尤其是凌晨2:00~6:00为重特大交通事故高发期;爬坡路段大货车和小客车相互干扰严重,是爬坡路段交通事故的主要车型.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公路爬坡路段交通安全的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道路事故多发点的鉴别精度,对大广(大庆—广州)高速公路江西泰赣(泰和—南康)段近5年的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归纳,利用累计频率曲线法对不同单位取样长度下道路事故多发点进行鉴别,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鉴别精度随单位取样长度的减小而提高;根据临界事故密度及道路设计速度确定了单位取样长度的取值范围,并提出了推荐范围。  相似文献   

20.
模糊聚类分析在沥青路面养护路段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家萍  张肖宁 《中外公路》2006,26(3):119-122
划分路段是进行路面养护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将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养护路段划分中,为路段划分提供了一种数学手段。文章介绍了几种模糊聚类法的优缺点,运用传递闭包法分析了实际路面数据,并尝试用F-统计量确定最佳聚类水平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