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孙志雄  王斐 《中外公路》2012,(3):208-211
正在施工中的中山市十水线小榄水道特大桥主桥为斜拉桥,桥位位于广珠轻轨桥两侧,由于斜拉塔高出轻轨桥面达数十米,铁路部门认为索塔施工将影响轻轨列车的正常运营,存在安全隐患,要求停工并更改主桥斜拉桥桥型,新桥型不能高于轨道标高。该文通过对多个桥型方案作比选分析,最终确定主桥桥型变更为混合梁刚构桥方案。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了安庆长江公路大桥主桥的方案构思和方案设计,提出了四种适合该桥建设条件的桥型方案,为选择主桥方案奠定基础。重点对主跨为495~520m范围内的斜拉桥方案的难点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分别为:第一桥型方案,主桥为扁平箱梁断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第二桥型方案,主桥为梁板式断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第三桥型方案,主桥为全焊扁平流线形封闭钢箱梁斜拉桥;第四桥型方案,主桥采用五跨叠合梁斜拉桥。经过充分比较和论证后,最终确定主跨为510m全焊扁平流线形封闭钢箱梁斜拉桥。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为县比亚迪大桥进行桥型方案比选,综合从功能、造价、美观、施工、养护多方面考虑,认为独塔双索面刚构体系斜拉桥满足了通航要求,造价较低,桥型美观,同时施工工艺较为成熟,故作为初步设计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4.
多跨矮塔斜拉桥是介于梁式桥和斜拉桥之间的一种新桥型,该桥型施工过程较刚构桥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合龙方案对矮塔斜拉桥成桥状态的受力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多跨矮塔斜拉桥合龙方案尤为重要。以某多跨矮塔斜拉桥为例,采用BDCMS有限元软件建立平面梁单元模型。通过分析比较得到合龙方案(施工过程索力相同)对多跨矮塔斜拉桥结构受力以及形变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优的合龙方案。  相似文献   

5.
进行一座主跨1 400 m的部分地锚式斜拉桥的方案试设计,通过成桥状态结构受力分析探讨该桥型的静力性能,同时证明该方案是成立的.相对于全自锚式斜拉桥,该桥型具有材料用量节省、极限静风工况结构响应改善、静力稳定性和施工状态颤振临界风速提高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6.
由于桥址处地形地质条件所限,跨径360 m的乌江特大桥可供选择的桥型主要为斜拉桥和拱桥.为选定乌江特大桥的合理桥型,通过对乌江特大桥方案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工程规模及经济性相当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施工条件,结合桥梁动态可靠度、后期维修、风险评估、环境保护、景观效果对方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证与比较,经综合比选各方案的优、缺点后,推荐斜拉桥方案为乌江特大桥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7.
东江大桥是广州市广园快速路延长线上跨越东江主、副航道的一座特大桥。主航道桥投标设计方案为16 0m +80m独塔单索面斜拉桥 ,比选方案为 5 5m +85m +85m +5 5m预应力砼连续梁桥。斜拉桥方案主跨加劲梁为钢箱梁 ,边跨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主要介绍东江大桥斜拉桥方案桥型总体设计 ,包括自然条件、结构设计、结构计算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8.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主要停留在方案设计阶段,所提出的方案,均为地锚体系.针对大连跨海大桥,提出(263+800+263) m的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方案,该方案桥型为双塔双索面,塔墩固结,塔梁分离,主梁为混合梁,斜拉区为混凝土箱梁,悬吊区为钢箱梁.该桥型兼备斜拉桥和自锚式悬索桥的优点,具有结构新颖、受力合理、抗风性能好和工程造价低等特点.对该桥提出了初步施工方案,即先进行斜拉桥部分的悬臂施工,然后将主缆锚固于临时地锚吊装悬索段主梁.  相似文献   

9.
徐葛大桥主桥为(75+95)m半飘浮体系独塔双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简要介绍徐葛大桥桥型布置、最小弯曲能量法、主桥结构计算、主梁配束及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0.
广东鹤南大桥受毗邻的广珠铁路桥跨径布置限制,桥型选择较为困难.经过一系列研究,先后提出了下承式拱桥、混凝土刚构桥、混凝土斜拉桥、混合梁刚构桥四种桥型,并从安全、美观、经济、施工、养护几个方面进行比选,认为混合梁刚构桥方案可以作为鹤南大桥的推荐桥型方案.可供桥跨布置限制、小边中跨比的桥型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常泰过江通道专用航道桥为背景,对主跨300m级的中等跨度公铁两用桥梁桥型方案进行研究比选。选取变高钢桁梁桥、刚性梁柔性单拱桥、刚性梁柔性三拱桥、钢桁梁斜拉桥4种方案进行对比。由于钢桁梁斜拉桥方案需设置2个90m的边跨以满足结构刚度的要求,造价较高,因此不予考虑。建立另外3种桥型方案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比各方案的静、动力性能,并考虑施工和运营维护难度、经济性等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刚性梁柔性三拱桥方案在结构刚度、结构受力、工程施工、经济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该方案可作为主跨300m级中等跨度公铁两用桥梁优选的桥型方案。  相似文献   

12.
位于黔桂交界的红水河特大桥是惠罗高速公路重要的控制性工程,具有桥位选择控制因素较多、桥型可选方案多样的特点。文中以红水河特大桥为例,阐述了可研阶段桥位、桥型的比选重点,综合考虑斜拉桥与悬索桥方案的各个因素,推荐采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斜拉桥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临淮关淮河特大桥桥型方案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临淮关淮河特大桥初步设计桥型方案的比选情况和设计思路,各种桥型的特点、使用性能、经济指标、安全性、施工方便程度及实用性。主桥共选择6种桥型,分别为140m的连续箱梁、140m的连续刚构、177m的箱形拱、134.4m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165m的独塔斜拉桥和380m的双塔斜拉桥;堤外引桥选择两种桥型,分别为40m先简支后连续T形连续梁和40m移动模架法整体浇筑的整体式连续箱梁。  相似文献   

14.
珠机城际铁路金海特大桥跨磨刀门水道主通航孔跨径为3×340 m,采用公铁同层布置,结合桥址区建设条件,对桥型方案进行研究比选。从桥式上对比多塔斜拉桥方案与钢桁拱桥方案,由于设计基准风速大、台风频发、多主跨等因素,考虑经济性、施工难度及施工过程抗风稳定性,最终确定采用(58.5+116+3×340+116+58.5)m多塔斜拉桥方案。在此基础上,针对多塔斜拉桥,对桥塔中置和桥塔外包方案,从结构受力、施工、经济性、景观性等进行综合比选,最终推荐采用温度效应小及抗震性能好、施工工期短、经济性相当、景观效果好的桥塔中置方案。  相似文献   

15.
秦皇岛北环路上跨铁路立交桥的设计,根据桥位处铁路运营情况及环境地形条件对4种桥型方案(连续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进行比选,从跨越能力、施工过程对既有铁路的影响、景观等方面综合分析,最终决定该桥主桥采用斜拉桥方案,转体法施工.斜拉桥采用塔墩固结、塔梁分离的结构体系,跨径布置为(160+114+46)m,按双幅桥布置,设双向6车道.主梁采用单箱多室钢箱梁;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独柱塔,塔高87 m,塔身为箱形空心截面;斜拉索采用单索面扇形布置形式,全桥共有22对,主跨钢箱梁标准索距12.0m.该斜拉桥方案结构合理、经济性好,且具有快速无障碍施工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黄浦江上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主梁斜拉桥——辰塔公路跨黄浦江大桥的建设条件、桥型方案、结构设计以及该工程主要特色,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郝超  张伟民 《华东公路》2001,(Z1):102-104
斜拉桥是一种经济、合理、美观的桥型,现在大跨度钢斜拉桥的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结合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汊桥的施工监控,就大跨度扁平钢箱梁斜拉桥施工监控的内容与方法、施工监控目标精度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庙嘴长江大桥是宜昌城区的一座特大跨江桥梁,跨越长江和长江支流——三江。针对该桥区域内水文、地质、通航和环保等要求,对桥位、桥型方案、跨径等内容进行比选,提出可行性方案。分析3条初步线路走向,西陵二路线位两岸接线情况较好,能较好地替代坝顶公路,工程实施难度较小,作为推荐线位。对跨越长江的大江桥、跨越三江的三江桥桥型方案进行比选,大江桥采用悬索桥,对航运无影响,桥型与当地环境协调,两岸接线线形较好,且悬索桥设计、施工经验成熟;三江桥采用斜拉桥,与大江桥桥型相呼应,主城区上桥匝道可下穿主线,施工便捷。为降低对长江中华鲟的影响,大江桥主跨径定为838m。三江航道为通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主航道,跨径确定为210m。最终庙嘴长江大桥采用主跨838m单跨钢-混结合梁悬索桥+主跨210m中央索面高低塔斜拉桥方案。经济评价分析显示,庙嘴长江大桥社会效益良好,项目可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中提出了几种防治污染和减缓影响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跨径结合梁斜拉桥的主跨合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梁桥是桥梁结构向大跨度发展的一种重要桥型。针对主跨为436 m的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主跨合龙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提出适合结合梁斜拉桥主跨合龙的方案,并在该桥上成功实施,可供类似桥梁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舟山市富翅门大桥-双塔结合梁斜拉桥为工程实例,从双塔结合梁斜拉桥的构造特点入手,通过对双塔结合梁斜拉桥、双塔混凝土梁斜拉桥及独塔钢箱梁斜拉桥三个桥梁方案的比选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双塔结合梁斜拉桥为推荐方案.最终根据确定的桥型,采用有限元对其进行了细部设计和计算研究.给出有关结论和建议,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