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轿车情报》2012,(6):67-67
OA:您觉得现在的工作环境跟以前在意大利的工作环境有什么不同? 维切多米尼:应该说最基本的一个区别是汽车工业的发展程度不同,中国应该说是一个新兴市场,中国需要更多的来自于国外的先进的设计经验。当然我来到中国来到华晨也是想能够更多地帮助中国的汽车工业,从而一起成长。作为中国的汽车公司来说也是有很强的意向去吸引或者说是和更多的国外优秀的设计师开展这种合作,让他们来到中国这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来交流。  相似文献   

2.
柯怡达 《轿车情报》2012,(2):166-169
话说做我们这行的都有一个共同爱好——汽车,因为汽车能够赋予我们更多的想象与憧憬。对我来说,汽车与我的成长更是有着一番耐人寻味的故事。在我的生活中,处处都流露着汽车文化的背影。而收集车模必然成为了我最大的爱好之一。  相似文献   

3.
《汽车杂志》2005,(4):187-187
Q编辑老师:你们好!由于我天生酷爱汽车,所以想请教一下编辑老师们,目前国内有关汽车专业的开设有哪些学校,这些高校的汽车优势专业分别是什么?我迫切希望老师们能给我解答一下,以便我更明确明年高考填志愿时,会选择哪所高校,让自己提前做的准备(千万不要一句:前面已经提过回复我),再一次恳请老师们回答我,好吗?就算浪费您一点宝贵的时间吧!最后祝贵刊能够成为中国第一手汽车刊物!希望各位老师百事可乐!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安全》2011,(7):21-22
刚才听了陈全生参事所讲的话,很受感动。作为一个汽车人来说,汽车工业能够有这么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我想汽车工业会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在此我仅仅代表我自己,代表一个汽车人向陈参事表示感谢,谢谢!今天我的讲话主要围绕两个字——安全。说到安全,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汽车安全,如果谈安全问题,我想从非常宏观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我汽车兴趣萌发的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城市中能够看到的进口高级轿车品牌寥寥无几.来自日本丰田的皇冠豪华轿车可谓“鹤立鸡群”,具有王者之风的形象、车名更是家喻户晓。90年代,由于汽车进口政策逐渐放开等原因丰田皇冠逐渐淡出中国豪华车市场,欧美品牌的高级轿车突然多了起来,但在70年代的国人的脑海中皇冠独特的形象仍然不可动摇.潜意识中的期盼仍在继续,就像我一样,期盼自己也能拥有一辆皇冠。  相似文献   

6.
探讨中国汽车市场体系建设,我感觉应该站到一个中国经济发展、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这个市场体系建设的过程当中,每一个单元应该需要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单元的作用与否对于整体的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重要的单元,政府各部门,汽车制造商、经销商、服务商、消费者及媒体等等,在这个单元里都担负着定的责任,这样才能够保证中国汽车市场体系由亚健康到健康、由不完善到完善,而且中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角度,应该用动态的眼光来看中国市场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汽车文化的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文化作为一种概念提出,在中国还只是近二十年的事情。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谈论汽车文化,但能够把什么是汽车文化准确地表述出来的,却是极为鲜见。伴随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由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强国的演变,汽车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深刻影响着汽车生产和消费等众多领域,并对全社会的意识形态形成冲击。[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孙树培 《驾驶园》2009,(6):29-29
时光过得真快,转眼之间驾驶园杂志创刊已过20年。我有幸结缘《驾驶园》杂志是当时任天津汽车制造厂厂长的赵家良同志介绍的,我是天津市客车厂的厂长。在一次会议上,赵厂长向我介绍:原《中国汽车报》总编赵鹏万同志想在天津创办一本面向厂大驾驶员的杂志(注:此时原在天津开办的中国汽车报已迁至北京),问我是否有兴趣参与筹办和支持?出于汽车职业的敏感,  相似文献   

9.
NCAP     
《汽车导购》2005,(2):14
各位编辑同志:我从小就非常喜爱汽车,可以这么说我想了解有关汽车的一切.所以所有能够和汽车挂上钩的媒介我都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其中自然包括各种各样的汽车类杂志.当然《汽车导购》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因为贵刊更加贴近市场.更加实用,总有与众不同之感。  相似文献   

10.
第二代车载电脑诊断系统OBDⅡ已经能够对汽车许多系统的性能进行诊断测试了。我曾经对自己的本田奥德赛轿车的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流动性能进行了测试。根据自己的测试工作经验,我将在本文中阐述汽车废气再循环系统流动性能的测试原理。  相似文献   

11.
前一阵,应上海东方汽车杂志社邀请,要我在中国汽车工业创业50周年到来时刻,写写当年汽车工业开创的情景。我虽算是一汽的第一代工作者,而且在汽车行业工作和服务快50年了,在这重要时刻的即将到来,感慨颇多,就答应下来。但冷静一想,我在一汽工作时,毕竟还是一个年轻的普通技术干部,对当时工厂的情况了解很片段,能不能写好呢?只能试试。现仅以当年为推进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性重要人物为背景,描述老一辈汽车工业创业者,毕生奋斗的动人情景。我们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今天汽车工业的新一代,已经把中国汽车工业推向更加光明、伟大道路上。  相似文献   

12.
李景升 《世界汽车》2009,(10):10-10
在石油危机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为汽车寻找新能源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汽车行业的头等大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有多种.纯电动汽车被普遍认可.而中国在电池领域有着坚实的基础。中国在传统汽车领域已经奋力追赶了30年,但是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如果我们能够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突破,那么中国汽车将有可能实现“弯路超车”,在未来的汽车发展中占据有利甚至是领跑者的地位,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相似文献   

13.
许荣彬 《汽车杂志》2003,(10):147-147
1.外国的汽车和中国的汽车同一样的排量.缸数一样,为什么中国的汽车的极速输给外国的汽车呢?2在我的家乡厦门有—辆奔驰98款的S600,价钱达到1200万港元,还是一辆防弹车,我想知道奔驰98款S600的详细数据。3.我也想要知道沃尔沃GLE760详细数据。4.宝马745与760有什么不同?5一汽马自达M6时速多少车时身会发飘。  相似文献   

14.
戴丽 《时代汽车》2012,(7):90-92
当所有人都在关注中国汽车发展步伐的时候,汽车零部件却往往被忽视了,很少能够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董扬 《时代汽车》2014,(10):44-45
从今年年初,北京汽车博物馆就一直在以"中国汽车合资合作30年"为主题策划展览,旨在将历史客观地呈现给社会大众。利用博物馆这样的公众平台,向社会展示行业历史变迁,让民众了解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我认为很好,为此促成了博物馆与上海大众汽车牵手,推出"见证亲历与卓越同行——从上海大众汽车30年看中国汽车合资合作30年”专题展览。一个展览不大可能把30年来的变化表现的面而俱到,但它一定能够引发一些人的思考,看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6.
走近轿车、认识轿车 1980年,中国的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央决定成立中国汽车工业公司、中国船舶工业公司等全国性的专业公司,将原来的行政管理经济转变为“用经济手段来管理经济”。1980年下半年,我被告知,国家将要筹建“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我是筹备人员之一。我的汽车生涯又出现重大转机。  相似文献   

17.
老车 《汽车知识》2010,(3):84-85
《汽车知识》的编辑老师们你们好,我是一名大学生同时也是一个汽车迷,我对中国汽车有很多话要说,尤其是以奇瑞汽车为代表的自主汽车。  相似文献   

18.
《汽车杂志》2006,(11):173-173
2005年,我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预计,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仍保持10%-15%的增长,正是因为中国汽车市场强劲增长,使得全球石油企业巨头在中国润滑油市场能够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9.
各抒己见     
《汽车导购》2007,(2):19
买车也可以省钱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汽车进入家庭”已经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拥有汽车”已经不是有没有能力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必要和什么时候出手的问题了。不过需要明白的是,目前中国老百姓买车的能力还不能同国外相比,买一辆车的花费在普通家庭的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因此如何能够尽可能地节省一些买车过程中不必要的开支,也能够给大家的买车计划带来不小的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总结了一些可以节约买车开支的技巧,拿来和大家共同分享,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省点钱。  相似文献   

20.
季清愉 《车时代》2011,(1):20-21
编者按: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走向成熟,中国汽车消费出现了新的趋势,功能化轿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Mazda8下线之际,记者与一汽轿车股份公司几位重要人物的对话,或许能够带给人们一些信息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