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熙 《经济导报》2007,(22):13-13
中国股市如此快速膨胀最主要的原因是流动性过剩,即所谓“余钱太多”。对投资者来说,除股市之外,中国几乎没有什麽能够吸引人的投资对象了。这也是造成股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不仅是个人,中国的国有企业也在积极进行股市投资。  相似文献   

2.
朱磊 《经济导报》2007,(50):26-29
今年以来中国大陆股市迅速飙升,专家学者对大陆股市是否存有泡沫的看法大不相同,但是回首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後期,日本、台湾股市泡沫的形成,流动性资金的过剩,外贸盈余的大增以及本币对美元的大幅升值,都与目前中国大陆股市及经济何其相似。仔细对比之下,或许对大陆寻找更佳的对策良方有所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李尚毅 《经济导报》2007,(28):19-20
股市大热,排队上市的新股也多受追捧。本月共有12只,来自中港台三地的新股于港交所主板挂牌,数目为自去年12月以来最多。新股集资总额最高达315亿港元,暂未有一只出现不足额认购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买卖期权无疑是一种高风险投资。然而若把其善用得宜,期权可帮助投资者避过上星期股市况突变时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今期笔者将会和大家讨论的,便是跨价期权组合投资法(Spread).  相似文献   

5.
始自去年9月份的国内IPO暂缓发行似乎已接近尾声。旨在改善IPO机制的新发行规则草案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已过。据推测,新股发行将在这之后重新启动。看起来好时光的确又要回来了。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假想中的“V型”复苏,上证综合指数今年迄今已累计上涨42%。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9月份开始.随着中国证券市场步入熊市,新股发行工作实际上一直处在暂停状态,IPO在A股市场长达八个月暂停后有望年内重新启动.为此中国证监会公开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7.
安华 《经济导报》2007,(19):5-7
中国股市狂升不仅是股民们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一对数字显示,中国股市流通总市值约17万亿元,而居民银行存款总额也为17万亿元。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股市若继续上扬,仍有雄厚资金支持。经济专家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导致中国股市疯涨不止的根源。目前多有迹象显露出,收缩流动性已成为内地调控股市的重点,而更大的回收流动性的行动还会陆续有来,政府仍保有足够的调控手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顾列铭 《经济导报》2007,(10):34-35
2007年2月27日,中国的上海股市综指大跌8.84%,深圳股市成指大跌9.29%,合计2,008亿元成交量,逾900只股票跌停,中国股市遭遇“倒春寒”,创下1997年2月18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相似文献   

9.
《当代汽车》2007,(7):10-11
车市与股市,这是两个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一个是需要花钱消费的市场,另一个是期待投资增值的市场,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关联,但却同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汽车市场而言,目前中国股市的昂首向前是好还是坏?股市的蒸蒸日上会不会对车市产生影响?股市与车市的交锋,空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人们对此有正反两种观点,正方认为股市的红火将会推动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发展;而反方则认为大量资金涌入股市,会对汽车市场产生负面影响,股市抢走了车市的蛋糕。那究竟这两个市场间有着怎样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影响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过剩产能将得到释放 股市正在进入“中调”阶段,汽车业格局也正在上演着历年来罕见的调整阶段。与汽车业初期格局调整不同的是,此轮“中调”却是由当年的“丑小鸭”——自主品牌充当主角。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牛市不会停止了吗?上周,中国股市的总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去年中国的股票指数上升了120%以上。这个热潮还使外国资金纷纷投资於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  相似文献   

12.
盛九元 《经济导报》2007,(33):24-26
台湾股市在当局“政策利多”及外资涌入下升上近万点,近日受美欧股市大跌影响,台股连续暴跌,让投资人心惊胆战。业内人士指出,台股未来能不持续走强,关键是看两岸关系,稳定的两岸关系可吸引股民和岛内的外流资金放心进入台股市;再要看两岸关系能否发展,要看大陆资本能否顺利入台买楼、购地、入股市,这才能够推动台湾股市的持续走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经济导报》2007,(21):48-48
有关内地股市泡沫论的争议已扩散至国际层面,除了香港的富豪如李嘉诚和李兆甚相继发言,表示内地股市出现泡沫外,连前任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亦对中国股市表现提出警告,谓有可能出现急速下挫(dramatic contraction),以及现时中国股市的升势显然是不能持久的(clearly unsustainable)。  相似文献   

14.
完善发行体制,适时重启IPO的呼声又起,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思路:股票定价进一步市场化,兼顾各方利益,尤其是小投资者的利益。既然如此,为股票市场作出巨大贡献的广大弱势群体的中小散户,由於资金量小,在过去IPO发行机制下,明显处於不利地位,也不符合注意保护广大中小散户投资者利益。建议可否仿效香港证券市场IP0发行机制,即让每一个有效申购账户,  相似文献   

15.
易宪容 《经济导报》2007,(18):12-13
内地股市内幕交易问题严重,监管水平无法跟上已变化了的股市,大量股票异动,庄家操纵市场十分明显。内幕交易可以成为中国股市发展的最大“毒瘤”,不仅会破坏股市的市场秩序,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且迟早会破坏股市的健康发展,严惩内幕交易是维护股市发展的必然之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姚迁 《经济导报》2010,(5):48-48
在2010年的首个交易日,内地和香港的股市均下跌,即所谓“收黑盘”,似乎预示今年的股市将较为反覆。除了中国人的“红盘”和“黑盘”,美国也有人研究“1月效应”,发现自1929年以来,标普500在每年1月份的升跌,有60年与当年大市的升跌一致,但“1月效应”在2001、2003和2009年均失灵。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股市发展十几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尤其2001到2005年间股市的大跌和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很不匹配,这充分暴露了我国股市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今年股市的好转,更加证明了中国股市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潘颖 《经济导报》2010,(4):9-11
一个在交易制度上只允许多头获利的市场显然是有缺陷的。继创业板之後,本月8日,融资融券试点与股指期货获国务院原则同意,终结了内地股市不许做空的历史.也将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9.
常云夏 《经济导报》2009,(45):31-32
随著股市持续回暖,一度“冰封”的全球IPO市场也在不断解冻。就在中国重新开启IPO开门之际,美国市场也迎来一个IPO的小高潮。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股市发展十几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尤其2001到2005年间股市的大跌和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很不匹配,这充分暴露了我国股市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今年股市的好转,更加证明了中国股市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