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08年成为全球经济的转折年。以2008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陆续陷入衰退为标志,全球经济告别了长达20年的超级增长周期。随着经济突转急下,前几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全球集装箱贸易坐了“过山车”,两大干线箱运量齐齐下跌。第一个重灾区是次贷危机发端地——美国。自从2007年第二季度开始,亚美东行航线的箱运量就持续下跌。此后,欧洲步美国后尘,在2008年第三季度亚欧西行航线箱运量出现了多年未现的负增长。  相似文献   

2.
1 危机 1.1 集装箱运输市场 2008年成为全球经济的转折年。以2008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陆续陷入衰退为标志,全球经济告别了长达20年的超级增长周期。随着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前几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全球集装箱贸易坐了“过山车”。第1个重灾区是次贷危机发源地美国,自2007年第2季度开始,太平洋航线(亚洲——美国航线)的集装箱量就持续下跌;此后,欧洲步美国后尘,在2008年第3季度,亚欧西行航线箱量也出现多年未见的负增长。  相似文献   

3.
严梦笛 《中国水运》2009,(9):105-106
聚焦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整个航运业的打击是空前的,全球经济全面萧条。尽管如此,集装箱设备租赁市场却在2007年持续兴旺、连连增长,一直到2009年上半年趋于稳定。由于太平洋航线受经济衰退影响,从2008年开始一直处于萎靡状态,船公司寄希望于欧亚航线。该航线运量在2007年大量增长,直到2008年逐渐缓减,暂时没有回升现象,今年运量仍不容乐观,导致集装箱船租赁市场状况前景不明朗,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4.
由于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此消彼长,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又为集装箱增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撑.DRI·WEFA于2001年10月发布的预测分析表明,2001年-2005年间,全球东西向主干航线的集装箱运量仍将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中日航线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近两年中日航线现状 日本是中国除美国、香港以外的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2000年中日贸易继续保持迅速增长的势头,增幅大大高于历年水平。据资料统计,2000年中国对日本进出口总额为831.7亿美元,同比增长25.7%。中日两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持续增长,使2000年中日航线的集装箱运量增长显著,全年进出口箱量达到143.22万箱(TEU),比1999年增长17.6%。  相似文献   

6.
数据点击     
《中国船检》2008,(1):42-42
2008年全球集装箱运力将增长12%;2008年亚欧航线运力将增长21%;1-11月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14.7%;秦皇岛港煤炭输出量达2亿吨;中海集运箱运量突破900万TEU;全球新船订单量达1.25亿载重吨;中国造船完工将超1600万吨;Inmarsat预计未来在中国的海上业务年增8%;FEFC:减速相当于节油30%。  相似文献   

7.
冬隆 《集装箱化》2008,19(2):28-28
说起全球集装箱运输,人们就会想到远东——欧洲和远东——北美等运量持续增长的国际航线,很少有人注意到俄罗斯远东集装箱运量也在急剧增长。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俄罗斯经济增长因素越来越突出,2006年俄罗斯GDP增长6.8%,消费增长12%。由于实际收入增加而购买力得到持续强化,俄罗斯人积极购买进口服饰、日用品、厨房用具和汽车等商品,俄罗斯各地零售和批发市场更加繁荣。俄罗斯似乎已经再次进入经济连续增长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8.
闵光 《海运情报》2004,(2):14-14
日本三大海运公司2003年度(2003年4月~2004年3月)东西干线的集装箱运输量,预计合计为376.7万TEU.比上年度增长7.5%。北美航线(东、西航合计)的箱运量三家公司都将增加,而亚洲,欧洲航线,预计在西航,商船三井的箱运量将下降,在东航,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的箱运量将减少。  相似文献   

9.
程菁 《集装箱化》2008,19(7):8-10
0 引言 东西基干航线连接经济发达的北美、欧洲以及21世纪的经济发展热点亚太地区,是世界航运的主动脉。据德鲁里统计,1999年东西基干航线的集装箱运量为2507万TEU,2006年增至5554万TEU,几近全球总运量的1/2(见图1)。短短7年间,集装箱运量增长1倍,显示出东西基干航线经济腹地的雄厚实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因为如此,东西基干航线也成为各大班轮公司运力投放最为集中的主干线。  相似文献   

10.
《水运文献信息》2007,(1):10-10
韩国海事及水产部近日发布一项下属研究院对明年全球班轮运输市场的预测报告,报告显示,明年全球班轮运输总运力增长13%,净增船舱位估计在1000万箱,但实际运量增长在9.7%,运力大于运量情况仍然存在。预测明年下半年全球运输在货量减少情况下会放缓,运费会有可能下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2月份,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恶化,贸易继续走软,由此带来的集装箱运量持续下跌继续困扰班轮公司。在这样的情况下,运力过剩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运费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竞争压力增大,班轮公司难以得到合理水平的运费,实际上,越来越多的航线正遭遇“入不敷出”的境地,运费下跌到难以弥补“可变成本”的地步,实际上停航已经成为更加经济和合理的措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停航运力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2.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6,(12):35-38
中远集运东南亚航线STV增挂汕头、雅加达;新海丰集运在门司/上海航线增加航班;Amilatu开设中国/北美东岸航线;太平洋航线稳定化协定成立执行委员会;亚洲/美国航线集装箱货物不平衡继续扩大;远东班轮公会2007年将上调集装箱运价;欧洲航线西行1~9月箱运量增长15%;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7.1% 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影响,12月份新加坡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只有210万TEU,同比大幅下跌14%,这已经是连续两个月下跌。2008年全年的吞吐量为2990万TEU,比2007年依然上升7.1%,虽然未能突破3000万箱的大关,但仍稳居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这也是连续四年排名首位。该港2008年全年货物吞吐量5.15亿吨,同比上升6.5%。  相似文献   

14.
江南 《海运情报》2005,(11):13-15
近两年远东/北欧航线持续繁荣。据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估计,2004年该航线东、西行运量分别增长14%和16.5%。但另有数据显示,由于远东/北欧航线的运量增幅不及运力增幅,该航线运力可能将逐步向供过于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国康派数据研究所自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密切跟踪来自全球138条贸易航线、206家远洋承运人、1718家集装箱班轮公司、4686艘集装箱船和全球800家集装箱港口运营信息,并且深入调研,终于在2011年4月出版《运价和运力参数》(Rateand Capacity Nexus)一书。该书开门见山地指出,正值箱运量传统高峰期的2010年夏季,却有相当多国际集装箱航线运价不高反低,这一切均与班轮集装箱周班运力过剩或供过于求脱不了干系。  相似文献   

16.
运价费收     
日本/地中海航线上的独立船东从5月1日起调高集装箱运价,75美元/TEU,150美元/FEU。 独立船东有:长荣海运、德国胜利航运、韩进海运和朝阳公司。 亚洲至地中海的箱运量增长迅速,1997年1-11月航线上公会成员公司的箱运量达到236,000TEU,比上年同期增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对增加三大主干集装箱航线货运量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区域合作成为时尚,太平洋航线运量增长最快,远东/欧洲航线双向运量表现不欲,大西洋航线运价波动不大,但也潜伏竞争激化因素。  相似文献   

18.
江南 《海运情报》2007,(7):15-17
泛太平洋运价稳定协议组织(TSA)引用JOC/PIERS的数据称,去年1~2月远东/北美航线东行运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0%,其中经巴拿马运河往美东的全水路航线运量增幅尤为强劲。当时的箱位利用率可以说令船公司颇为满意,但另一方面,货主却认为运量的增长可能会受到美国经济回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许芳 《集装箱化》2012,23(2):11-13
12011年市场回顾1.1东行市场表现疲弱2011年太平洋航线东行运量增长乏力,1—9月远东出口至美国运量为895万TEU,同比仅增长1.0%,并且运量增幅逐月下降,到第三季度运量已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从航线涉及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来看,2011年1—  相似文献   

20.
国际     
《集装箱化》1995,(11):36-37
全球冷藏集装箱的年生产能力;近年各国(地区)冷藏集装箱产量;世界保温集装箱的保有量达型50万TEU;世界五大班轮公司联合开辟新航线;意大利邮船公司今秋起参与欧洲航线运输;美国港口货运继续增长;西欧三大港上半年集装箱运量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