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玮 《汽车与配件》2013,(52):30-31
截2012年,博世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417亿元人民币,中国一跃成为博世的第二大海外市场。博世将其在华取得的成就归因于“本土化”制胜。本文将从本土化战略的角度,解读博世在华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2.
《汽车情报》2008,(14):42
2008年4月20日,国际著名汽车系统供应商之一的马勒集团宣布与斯图加特一博世集团计划合作开发并制造废气涡轮增压器。预计马勒和博世将各出资50%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废气涡轮增压器。按照计划,此次合资将于2008年4月开始,公司名称为“博世-马勒涡轮增压系统公司”,总部将设于德国第六大城市——斯图加特。双方计划共同为汽油、柴油机开发和生产涡轮增压器,新产品将面向全球市场,批量生产将于2010年开始。马勒集团近年来动作频频,公司于2007年收购了德国Dana公司和墨西哥Promec公司的发动机业务以及西门子VDO的进气系统和过滤除尘业务同时还加大了中国及阿根廷汽配市场的投资和研发力度,而和博世的合作,无疑是其在全球市场的又一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3.
《轿车情报》2008,(11):231-231
博世集团董事长弗朗茨·菲润巴赫先生日前公布:2008年,博世在中国的销售额有望达到约23亿欧元,较上年获得30%的强劲增长。他称中国仍将是博世在亚洲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为配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博世集团将以资源节约和能源效益为重点进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汽车产业将何去何从?亚洲的汽车产业将会如何?博世在新兴市场加快发展的同时,并未减少对成熟市场的投入,除充分挖掘中国等新兴市场的优势外,博世还将借助高技术含量的解决方案刺激疲软的欧洲市场。  相似文献   

5.
《汽车情报》2008,(10):46
近日,博世集团与深圳威宁达实业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正式收购威宁达公司的业务。据悉,威宁达公司业务范围包括诊断设备及相关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通过此次收购,博世汽车售后部门及所属汽车检测设备业务部期望进一步提高检测设备在中国的销量,扩展博世在售后市场的份额。同时,博世公司将增强在中国的检测设备研发和生产能力,尤其加快软件研发步伐。另据了解,被收购后,威宁达将成为博世面向中国的诊断设备软硬件的研发和生产中心。  相似文献   

6.
自1998年成立博世(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以来,博世中国汽车售后业务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百斯巴特、金德、Unipoint、斯必克等品牌的陆续加入,博世不断扩大在华产品线和业务范围。博世汽车专业维修到2015年更将实现2000家的规模。集配件、诊断和服务于一体的售后市场整体解决方案,成为博世中国售后业务发展的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7.
博世集团是一家技术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全球零部件供应商中排行第一,凭借其不断的创新精神,博世已成为高科技汽车零部件领先者。全球著名的汽车制造商部选用了高品质的博世产品作为其原厂配件,博世产品遍布于全世界。 博世集团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至1909年(亦即罗伯特·博世先生创办第一家工厂后23年),博世集团在上海成立了其在亚洲第一家办事处,博世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1926年博世在上海  相似文献   

8.
《汽车维修技师》2008,(4):12-12
全球领先的汽车技术和服务供应商博世集团将进一步拓展其在中国的汽车售后市场业务。在近日举办的博世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十周年庆典上,博世宣布了到2013年将在中国新建800余家博世维修站的计划。目前,通过全国650家维修站,博世为中国客户和车主提供高质量的全系列汽车零配件和专业的诊断服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控柴油发动机在中国市场上出现,博世KTS诊断仪在柴油机故障诊断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首先介绍博世KTS诊断仪有关功能测试项的含义,第6期文章将从故障症状出发,介绍相关功能测试在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全局概览     
《中国汽车生产》2007,(1):32-32
随着欧洲柴油机市场的迅速发展,对中国和印度市场的影响逐渐显现,博世公司(Bosch)开始致力于发展它在这两地的业务。而AMS关注该公司在亚太地区所取得的成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博世集团日前宣布.已于今年早些时候开始在中国推广毕业生管理层培训项目。根据博世的招贤计划,公司员工人数将从目前的14000人增加到2007年的18000人.而新培训项目的展开标志着公司为实现这一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毕业生管理层培训项目旨在为博世培养未来在中国的经理队伍。  相似文献   

12.
信息速递     
《汽车工程师》2013,(3):6-9
新闻博世南京工厂投产2013年3月20日,博世汽车部件(南京)有限公司新工厂正式宣布建成投产,新工厂总投资超过11亿元人民币,该工厂具备年产超过1亿只火花塞的生产能力,成为博世集团最大的火花塞制造基地。除火花塞外,新工厂每年将制造8000万件制动片和2.5万套检测设备,成为博世汽车售后市场制动组件和检测设备的新研发基地。博世汽车售后市场部门的人士表示,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新工厂的建成将增强博世汽车售后业务的生产能力,并有效整合相关产品线的在华布局。  相似文献   

13.
值2008年第十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之际,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底盘控制系统举行了两场新闻发布会。博世集团董事长、亚太区业务负责人孔陆德博士、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彭德圆分别介绍了2007年博世在亚太区和中国业务发展情况及创新的汽车环保和安全技术。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总裁苏帆渡介绍博世底盘控制系统在中国的情况及主动安全技术市场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时代汽车》2007,(5):116-117
过去几十年中,提高道路交通安全一直是全球性的问题。博世将借助其国际经验,支持中国提升驾乘安全。博世已经建立了致力于本土化的生产、开发与测试设施,以满足中国市场对汽车安全性的需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赵欢 《时代汽车》2012,(7):87-89
博世在亚太地区的销售额在全球销售额占比从90年代的7%增长到28%,亚太地区对博世来说,已经是非常重要的市场。中国,可谓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全球500强企业——德国工程零件巨头博世集团,计划将亚太地区总部搬到上海。博世集团副董事长、亚太地区总裁孔陆德2005年2月22日在上海说,作出这一决定是因为中国市场对博世集团全球业务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此前,已有86家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落户上海。上海还吸引到106家跨国投资公司和130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  相似文献   

17.
信息快报     
博世投资力度加大6.5亿欧元扩军中国在博世公司产品ESP问世10周年之际,在广州车展上,博世底盘控制系统宣布,博世已全面实现ESP8.0系统这一世界领先技术的国产化。据罗伯特·博世公司底盘控制系统市场总监裴珊卓女士介绍,ESP8.0是2001年博世开发的新一代ESP产品,它的重量更轻、结构更紧凑、拥有世界上最小的模块系统。此前,在无锡的柴油系统新研发和生产基地即将正式落成的新闻发布会上,博世董事长菲润巴赫表示,中国是博世亚太地区业务的核心,博世将加强在中国的业务。菲润巴赫表示,“今年我们在中国的各个公司的销售总额将超过12亿欧元,比去年增长 20%。计划到2007年博世在中国的销售额将至少翻一番。”菲润巴赫认为,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柴油系统将逐步成为主导产品。菲润巴赫表示,目前在西欧,每两部新车中就有一  相似文献   

18.
《驾驶园》2011,(2):48-48
自今年1月1日起,原博世中国区执行副总裁陈玉东博士出任博世中国区总裁。展望未来发展陈玉东表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充分体现着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博世始终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并将充分借助其广泛的绿色科技创新以及扎实的本土生产和服务网络,不断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贡献力量。我非常期待着与博世在华两  相似文献   

19.
《汽车情报》2008,(10):43-44
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集团在中国又开始大手笔投入。2008年3月21日该集团在苏州宣布,博世苏州汽车电子业务部将启动3条新的汽车电子业务生产线,即用于驾驶员辅助系统的驻车辅助系统传感器生产线、新增的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生产线和采用先进混合工艺技术的生产线。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早在70多年前就开发出了第一台汽车用蓄电池。1983年,博世在市场上推出了铅-钙合金极板的免维护蓄电池,并于1997年推出了创新性的以银-铅-钙合金为极板的"银侠"(原名为"银武士")蓄电池。在中国市场上,博世于2005年推出了以高耐腐蚀铅-钙合金为极板的高性价比"动力神"系列汽车免维护蓄电池,随后又推出了优质加水蓄电池。如今,博世动力神系列已经由当初上市伊始的19个型号、覆盖市场上85%轿车车型,达到现在覆盖近100%轿车市场车型。优质加水蓄电池也进行了型号扩充,从而更好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而据最新的消息显示,博世将从2008年开始对产品进行全新的包装,并通过其强大的蓄电池全系列产品,帮助经销商实现更广阔的市场占有率,同时满足客户对各种性能的需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博世对中国市场充满了期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