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针对船舶设计初期阻力估算的经验公式精度低与适用性有限等问题,提出适用于目前三大主力船型的阻力预报方法,基于Holtrop法和现有船型数据库,通过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修正Holtrop方法中相关估算公式,经修正后的阻力值与试验值对比表明,其阻力预报的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船舶阻力估算方法精度低和船型适用范围小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目前运输的三大主力船型的阻力预报方法,对艾亚法和兰泼凯勒法所估算的阻力值加以权重修正因子,然后将两者修正后的值相加即为最终估算的船舶阻力值,经权重修正法修正后的阻力值和试验值对比结果表明,其阻力预报精度明显提高,适用范围可扩大到目前三大主力船型。  相似文献   

3.
采用船型优化方法就超大型集装箱船10 000TEU的能效设计指数(EEDI)进行优化。文中以降低对主机功率的需求、提高能效设计水平为目标,优化该超大型集装箱船的阻力性能。优化时利用平移法和径向基函数方法进行船体曲面重构,并分别采用基于Rankine源非线性势流理论和边界层动量积分计算兴波阻力和摩擦阻力,最后同时使用遗传算法(NSGA-II)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NLPQL)在设计空间中探索满足约束条件的阻力最优船型。结果表明,通过该优化方法获得的最优船型,其能效设计指数优化程度明显,能够满足现阶段IMO对新造集装箱船计及折减系数后的强制要求。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试验研究表明,单体复合船型可以大幅提升舰船耐波性但对其静水阻力影响不大.如何准确预报该船型的运动性能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文中采用STF法预报深V船型与深V单体复合船型的纵向运动,研究表明,由于传统切片法基于势流理论,无法反映出复合船型组合附体的粘性效应,因此预报结果与试验结果有很大偏差.文中提出采用考虑枯性的CFD软件Fluent计算带有组合附体部分船体剖面的水动力系数,采用RANS方法计算组合附体的升力系数,同时考虑高速时船体航行姿态的影响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文中采用的预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单体复合船型运动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5.
长江客货船船模系列试验的主要对象是长江干线双桨客货船。对长江短途区间班轮和船型类似的内河船舶,也可参考使用。其船型参数范围如下: δ:0.52~0.64 L/B:4.6~7.0 B/T:3.6~6.0 文章给出了船型和阻力两套主要图谱。阻力图谱在F_n=0.20~0.32的范围内,以剩余阻力系数C_R形式给出。此外,还给出了当设计船舶的水线面系数和系列船型的水线面系数不同时的型值修正值和阻力修正图谱,以及变化吃水状态的阻力修正曲线。所有阻力图谱均用ITTC相关线计算摩擦阻力。文中也给出了将系列船型的阻力值转换到用柏兰特-许立汀(Prandtl-Schlichting)摩擦公式的转换方法。文章还介绍了系列船型与优良实船以及泰勒(Taylor)系列的阻力比较。最后通过一个计算实例介绍了图谱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船型优化方法就超大型集装箱船10 000TEU的能效设计指数(EEDI)进行优化.文中以降低对主机功率的需求、提高能效设计水平为目标,优化该超大型集装箱船的阻力性能.优化时利用平移法和径向基函数方法进行船体曲面重构,并分别采用基于Rankine源非线性势流理论和边界层动量积分计算兴波阻力和摩擦阻力,最后同时使用遗传算法(NSGA-Ⅱ)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NLPQL)在设计空间中探索满足约束条件的阻力最优船型.结果表明,通过该优化方法获得的最优船型,其能效设计指数优化程度明显,能够满足现阶段IMO对新造集装箱船计及折减系数后的强制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供了一种估算内河船舶浅水阻力的方法。根据184条船模浅水阻力曲线及部分相应的深水阻力曲线,计算了经济航速、临界航速和不同航速下的兴波阻力系数。应用经修正的Prohaska方法计算了深、浅水形状因子。将上述这些量视为H/T、L/B、B/T和C_B的幂函数方程,应用回归分析确定其指数值。利用求得的回归公式即可进行深、浅水阻力计算,协助选择优良船型,进行主尺度分析,选配经济航速以提高营运经济性。本方法具有计算简便、适应范围广、计算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提出将线性兴波阻力帐篷函数法推广应用于三体船的方法。推导出确定侧体构型下的三体船线性兴波阻力帐篷函数法表达式及其中体船型优化的二次规划法计算模型。按该方法对数学三体船和工程应用三体船算例进行兴波阻力计算,将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三体船兴波阻力具有足够的精度。采用基于此兴波阻力表达式的中体船型优化二次规划法计算模型,对上述工程应用三体船中体船型进行了兴波阻力减阻优化计算,结果表明中体船型优化获得的兴波阻力减阻效果约达10%。  相似文献   

9.
预报现代高速排水型船舶阻力性能的新型方尾图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根据多艘同类方尾船型与阻力实验资料,对原苏联"方尾图谱"进行了重分析,并对其高速范围的阻力进行了修正,并将速度范围由Fr=0.3~0.7扩展到Fr=0.3~1.0,长度排水量系数ψ由7.0~8.5扩展到5.0~10.重分析后新的方尾图谱可用于高速双体船的阻力估算.同时将新方尾图谱与高恩螺旋桨图谱的数据均转换成电子图表数据,直接应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现代高速(单体或双体)船舶的快速性计算.根据输入的主尺度和船型系数,自动对新方尾图谱的电子阻力数据进行查值和主要影响系数的修正计算,粘性影响修正与粘性阻力计算,以及确定高速单体船或高速双体船的总阻力与有效功率曲线.实际算例与船模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本方法便于进行不同尺度方案的阻力性能比较,是一种实用、高效、灵活、便捷与可靠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代船舶无论是单体船型还是多体船型,方尾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尤其对于三体船型,其多为喷水推进系统,船型设计时主体大多采用了较大方尾的设计。方尾船型在航行过程中,方尾后流场及出水情况随航速不断变化,这也一直是方尾船型阻力预报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基于改进后的近场兴波方法,并对方尾后区域采取特殊处理,结合近水面网格快速划分的方法,对方尾船型的兴波阻力及航行姿态进行预报。得到不同航态下湿表面积后,预报船体总阻力。结合经验公式对低航速下的方尾静水力进行估算。以具有较大方尾的某三体船型为例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及部分软件参考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理论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1.
张梦婷 《船舶工程》2014,36(5):30-33
基于目标型标准的油船和散货船协调共同规范HCSR(Harmonised Common Structural Rules)即将于2014年12月实行,其最大特色就是协调统一了散货船及油船这两种船型的一些规范条款。本文主要论述了在疲劳强度校核问题上,相对于散货船结构共同规范CSR-BC(Common Structural Rules for Bulk Carriers),HCSR在载荷工况,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典型热点分析方法,有限元热点插值方法,S-N曲线选取等方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木屑运输船是专门运输散装木屑的船舶,在世界上保有量不多,以往基本是由日韩建造。概括介绍了一艘61000DWT木屑运输船总体开发设计,主要介绍了木屑船的总布置特点以及在新规范下燃油舱保护的要求。具体特点有高干舷、大舱容、尾部下沉式甲板、燃油舱的布置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苏振有 《船舶工程》1996,(4):30-34,49
本文叙述了目前船舶燃油舱柜内油料测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自动化测量系统应按油舱柜形状和油料种类选用适合的传感器,此外对温度分布修正、油舱纵倾修正、及其计算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关于原油船油舱清洗时的静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船原油卸完后需清洗油舱,无论是用热水冲洗,还是用蒸汽蒸舱后再用热水冲洗,油舱空间内均会产生静电,并由此可能引发油舱爆炸事故。首先介绍对7艘原油船17个油舱进行冲洗时的静电测试结果。结果验证了,清洗油舱时,油舱空间内确会产生大量的带电油水雾,甚至产生飘动的带电油水雾云团。然后介绍清洗油舱时静电放电规律和防患措施。  相似文献   

15.
船舶燃油舱加热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由于传统蒸汽盘管加热燃油舱存在散热损失大、盘管破损修复困难且表面易积炭等缺点,设计一种燃油转驳加热系统,即通过被驳回的热油来混合加热油舱中适量的冷油,从而达到加热燃油的目的。计算结果表明使用燃油转驳加热系统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6.
郑文青  曾佳  张帆  顾雅娟 《船舶工程》2019,41(12):46-51
液化气船的C型独立双体罐内设有中纵舱壁,它与常规应用于C型舱的回转体结构相比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力学特性。对中纵舱壁的受力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纵舱壁结构在一般装载工况条件下的应力计算方法,并采用有限元模型直接计算方法作了进一步研究,同时对所提出的公式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另外,还对中纵舱壁在不利装载工况下的强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摘要:以110000t阿芙拉型双壳油轮为实例对货油舱进行意外泄油性能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平均泄油量参数oM的若干重要因素,即:载重量dwt,货舱总舱容C,惰性气体系统正常超压P,货油舱的双壳宽度和双层底高度。采用列表计算的方式简化了平均泄油量参数OM的计算过程,阐述了各因素在计算过程中对平均泄油量参数OM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型LNG船液舱晃荡冲击载荷的合理预报是液舱结构安全性设计和评估的基础。针对部分装载的LNG船液舱的晃荡载荷开展数值预报方法研究,建立了合理的数值模型和计算方案。通过典型菱形液舱的三维晃荡模型试验,获得LNG液舱在各种运动模式下流体拍击舱壁的冲击载荷特性。在数值计算和对比分析中,首先对舱内液体在各种运动模式下的晃荡固有频率进行了搜索,然后在各个固有频率下进行了变幅值激励和耦合运动激励下的冲击压力计算,得到了不利运动工况下的冲击压力预报结果。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提出的液舱晃荡数值计算方法能够合理地预报大型LNG船液舱晃荡载荷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各种载液水平和运动模式下大型LNG船液舱内壁的压力分布进行了详细计算,可供液舱围护系统结构设计和安全性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简要介绍了《原油油船货油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以下简称"货油舱PSPC"),通过与压载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以下简称"压载舱PSPC")的比较,分析了货油舱PSPC与压载舱PSPC相异的技术条款对船舶建造的影响,研究了大连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满足货油舱PSPC实施难点的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周家海  孙建锐  宁伟婷 《船舶工程》2015,37(S1):302-304
本文采用蒸汽加热方式,降低沉船油舱重质燃油与原油的粘度,以便于顺利抽油。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在相同的蒸汽加热功率,不同体积的重质燃油与原油,在温升达到可泵送温度的的条件下,其温度场的变化情况与所需的加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