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史先伟  杜孔泽 《科技交流》2007,37(4):139-145
本文以广州鱼珠至长洲岛越江隧道工程为背景,对工程方案进行了多方面比较、论证,并重点介绍了沉管法隧道和盾构法隧道修建水底隧道的不同特点,供业内人士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沉管法是水下隧道修建的一种先进方法,其设计需考虑结构、施工工艺、水文地质条件、运营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结合沈家门港海底沉管隧道工程设计,对其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指导设计。 研究结论:通过对隧道水文条件、沉管结构及管段沉放水流阻力、GINA橡胶止水带选型计算、工程耐久性设计措施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解决了该隧道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并指导完成了隧道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海底沉管隧道设计积累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3.
以广州鱼珠至长洲岛越江隧道工程为背景,对工程方案进行多方面比较、论证,并重点比较沉管法隧道和盾构法对该工程的适应性,结论为沉管隧道方案优于盾构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4.
总结我国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道路、输水隧道等水下隧道的岩土勘察经验,结合钻爆法、盾构法、沉管法等各类水下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特点,分析水下隧道与陆地隧道的不同岩土工程勘察特征,完善现有水下隧道岩土工程勘察方法。提出切合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案,提高水下隧道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沉管法工艺隧道,沉管预制在干坞内进行,叙述了干坞坞口结构施工技术,介绍了钢管桩墙加工与安装,钢管桩外辅助止水措施。针对施工难点和风险,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屏蔽了风险,保证了坞口止水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沉管隧道勘察中的水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高翔 《铁道勘察》2006,32(5):42-44
结合广州市进生物岛隧道(沉管隧道)的地质勘察工作,简要介绍了沉管隧道勘察中水文研究的方法、程序及内容,通过河床演变分析,提出了隧道设计与运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7.
沉管隧道接头的理论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沉管隧道一般由管段通过永久接头(即中间接头)连接而成。接头的设计,计算便是建造沉管隧道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沉管隧道接头的设计与理论计算进行了阐述,结合双框箱形截面沉管隧道中间接头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为较为通用的中间接头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接头中的五大部件-端钢壳,GINA止水带,OMEGA止水带,水平及竖直剪切键,欧米加部件提出了较为详尽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结合中央大道海河隧道沉管基础注浆试验,介绍了面波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技术。沉管管段基础处理是直接影响建后沉管隧道的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分项工程。在沉管基础处理施工过程中,面波检测技术能直接反映基础施工质量情况,在过程中指导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沉管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南京长江沉管隧道为背景,采用动力有限元法分析沉管隧道的地震响应。沉管隧道二维分析的合理计算范围分析表明,横向半宽取3倍洞径为宜。隧道结构的地震响应随着周围岩土的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沉管隧道的地震响应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在减小,因此,从抗震的角度讲沉管隧道宜浅埋,但浅埋必须满足抗浮稳定性、安全性等要求。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沉管隧道4个角的动力反应较大,是结构的薄弱部位,在设计中应予以加强。考虑水的耦合作用时,隧道的地震反应增强,在水深20 m条件下,应力增量最大超过10%。实际工程中水深一般较大,因此,计算中应该考虑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南京长江沉管隧道段的结构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沉管隧道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与山岭隧道相比有大差异。文对铁路箱形截面钢混凝土沉隧道段的结构设计与计算方法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