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各国关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规定不一样,因此,在涉外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法律关系中就需要进行法律选择,以确定所应适用的法律。国际社会关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主要有适用法院地法、适用侵权行为地法、适用船旗国法、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几种立法模式,中国《海商法》关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宜规定为:海事赔偿责任限制适用船旗国法,若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与其他国家的法律有更密切联系,则适用其他国家的法律。  相似文献   

2.
设立海事赔偿限制责任基金程序是《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本文主要分析了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程序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程序的关系,这是完善设立海事赔偿限制责任基金程序首先要解决还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夏亮 《中国水运》2009,(7):96-97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是《海事诉讼程序法》设立的一项特别的法律制度。但是我国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还有若干不完善之处。本文以一起近年来较大的船舶碰撞导致的海洋污染事故为例,分析了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损害赔偿中适用该制度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探寻这些问题发生的法律层面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王媛媛 《集装箱化》2007,18(7):27-30
我国《港口法》中专设“港口经营”一节,并规定“港口经营”的业务范围,但未明确“港口经营人”概念、法律地位。本文对港口经营人能否成为《海商法》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的主体以及港口经营人如能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应处于何种法律地位等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廷中 《世界海运》2003,26(4):49-50
1 确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的意义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是海商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发生重大海难事故时,相关责任人(指船舶所有人和救助人)按照海商法的规定,将自己的赔偿责任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法律制度.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就其法律性质来讲,是法律为保护船舶所有人(包括承租人、船舶经营人)和救助人而规定的一种抗辩性权利.  相似文献   

6.
海损事故发生后,船舶所有人往往会向法院申请限制其赔偿责任,责任人是否享有责任限制的权利、享有责任限制的基金数额、以及是否应该赔偿经济损失等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利益,与责任人的责任限制权利能否实现以及能在多大限度内实现密切相关。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解决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方面往往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在对国际社会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法律适用方面的几种立法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海商法》第275条的规定应修改为适用法院地法及最密切联系地法律。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是海商法中特有的制度之一,其历史悠久,在国际范围内影响深远。各个航运国家都参加了各个相关的国际公约或在国内法中有关章节中对这方面的问题作了专门的规定。中国虽然没有加入任何一个关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公约,但是在《海商法》第十一章的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规定基本是移植了1976《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公约》中的实质性规定。由于在移植过程中并未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且随着航运业的发展,我国的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客观情况变化的需要。本文总结了一些当前我国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修改和完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方菁 《航海》2011,(4):69-71
本文通过分析无船承运人的概念和法律地位,结合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的产生发展状况、设立的意义。探讨了无船承运人的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权。  相似文献   

9.
方菁 《航海》2010,(6):57-59
本文通过分析无船承运人的概念和法律地位,结合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的产生发展状况、设立的意义,探讨了无船承运人的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权。  相似文献   

10.
马艳飞 《水运管理》2007,29(5):30-32,37
综合分析我国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法律制度的现状、内河运输业的发展及其面临的风险,认为在我国制定有关内河船舶所有人责任限制制度是必要的,提出在我国完善内河船舶的责任限制制度应仿照沿海船舶责任限制制度以及建立内河船舶责任限制的规章制度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周晓明 《世界海运》2004,27(4):35-36
海商法是随着航海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完善起来的。它的国际性决定了其发展呈现一个总的趋势和原则——海商法的统一化。以国际公约、国际惯例、示范规则等形式表现的国际统一海商法在具有全方位、多领域、内容前瞻性等特点的同时,也存在大统一、小分散、法律冲突仍旧突出等问题。采用“默示承诺程序”,充分发挥海事国际组织的规范协调作用、利用统一冲突法等对策可以弥补缺陷。  相似文献   

12.
邱奇 《中国海事》2011,(3):32-35
文中首先介绍了海事执法公信力的内涵和提升海事执法公信力的意义,紧接着对影响海事执法公信力提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海事系统立法、执法制度完善和执法队伍建设等3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海事执法公信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邱奇  胡博 《中国海事》2012,(4):29-31
文中指出了目前海事普法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海事“执法普法”的新理念,最后提出了以“执法普法”提高海事普法教育工作实效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洪云长  张悦平 《中国水运》2006,6(12):258-259
地方海事行政执法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独立主体的行政执法,也是地方海事机构的主要社会功能和赖以存在的价值所在。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海事执法实践,对地方海事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外在执法难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蕊 《中国海事》2009,(9):50-51
2007年交通部将交通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工作作为交通行政执法检查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各法案卷评查制度的意义,案卷评查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从优化行政成本与安全效益之间的费效比的角度,将风险管理理论工具安全评估方法体系(FSA)应用到海事现场网格化的监管工作k ,探讨构建一个新的海事现场监管模式,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风险闭环管理.  相似文献   

17.
戚巍 《中国海事》2011,(5):28-31
近年来,非法干扰、抗拒海事执法的现象层出不穷。如何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达到有理有利有节,是摆在众多海事公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结合海事行政执法工作实践,就如何正确理解妨害公务罪,打击妨害海事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防止海事公务人员野蛮执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海事刑事立法已逐渐提上日程,其中有关规制船员犯罪──基于古老的航海习惯和海事领域的特殊性而被视为犯罪行为的刑事立法更为各方所关注。即针对此领域从法律基理上予以探讨,包括船员犯罪的种类、海事刑法规制船员犯罪的类型、运用海事刑法规制船员犯罪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等。  相似文献   

19.
救助报酬的分配是海难救助制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分配方案的合理、公正与否直接影响鼓励救助这一目的能否实现。分析了我国海难救助报酬分配的现状,比较、借鉴国际救助公约和英、美等国国内法相关规定,为完善海难救助报酬分配提出了几点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