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盐源县的滑坡为背景建立了双排抗滑桩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桩间距、滑面倾角、滑体材料、滑床材料、抗滑桩刚度等不同因素影响下,抗滑桩所承担的下滑力与该计算截面下总的下滑力之间的比例关系,得出了抗滑桩所承担下滑力与该计算截面下总的下滑力之间比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理计算抗滑桩的内力及位移,根据桩侧抗力的实际分布形式,建立了考虑桩侧剪力的抗滑桩p-y曲线非线性模型,采用差分解法,推导了相应的差分计算方程,编写了计算程序,并与工程实例监测数据相比较。结果表明:计算桩体位移曲线基本能够反映实测桩体侧移的变化趋势,计算桩顶位移与实测桩顶位移平均相对误差为7.5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采用p-y曲线分析抗滑桩的受力特性是合理的,能够反映抗滑桩的受力变形特性,可方便确定桩体位移及内力,且便于确定相应的计算参数。  相似文献   

3.
基于Matlab数学软件,对采用“K”法计算的抗滑桩锚固段内力和变形计算过程进行了程序化设计,使得充分保证抗滑桩设计计算准确性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且实现了计算结果的可视化,并把此研究成果应用于常(德)至吉(首)高速公路滑坡处治中抗滑桩的设计计算。研究成果对今后滑坡地质灾害的抢险,保证抗滑桩设计的经济性与合理性,均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滑桩设计计算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抗滑桩设计不尽如人意,应用CAD技术开发抗滑桩设计计算系统,可协助设计人员计算、绘图、方案优化等,提高了抗滑桩设计的可靠性和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工程中经常遇到的抗滑桩嵌固地层比较复杂的情况,应用弹性地基梁初参数法,推导了上土下岩“m-K”法、层状地基“K-K”法的弹性抗滑桩内力、位移数学解析解,同时为了推广电子表格法在抗滑桩治理滑坡领域中的应用,运用Excel内嵌的VBA语言编写相关的计算表格,使计算更加透明化。工程实例表明:所提出的电子表格法可完成嵌入复杂地层抗滑桩的全部计算并绘出内力图形,可有效提高抗滑桩变位、内力分析效率和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6.
卢昌松 《路基工程》2009,(3):110-112
采用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建立了路肩式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数值计算模型,对降雨及地震条件下预应力锚索及抗滑桩的受力进行分析,并对抗滑桩和锚索在各种工况下分担下滑力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云南山区地形复杂,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对边坡的防护是公路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地质较差的边坡,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进行防护效果明显。文章基于对力学模型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受力特点、加固机理、力学模型建立与设计计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并介绍了计算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桩基础计算的“m法”为基础,以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为分析平台,对门式抗滑桩的有限元实用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介绍Ansys单元类型设置、参数计算以及建立结构模型的要点,并利用其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建立门式抗滑桩的参数化有限元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对该类结构计算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施加预应力锚索是修复大变形抗滑桩工程常用的技术之一,而锚索预应力的计算是修复工程设计的关键。基于弹性桩基本理论定义"大变形抗滑桩"概念,界定抗滑桩修复工程中锚索预应力上、下限值对应的桩顶位移状态;以修复上、下限状态的桩顶位移为设计目标,将抗滑桩自由段假定为悬臂梁,嵌固段假定为弹性地基梁,利用桩-索位移变形协调条件,分别推导锚索预应力上、下限值表达式,并将所提计算方法应用于预应力锚索修复大变形抗滑桩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计算方法与模型试验获得的锚索预应力上、下限值误差仅6%,施加预应力锚索改善了大变形抗滑桩桩身受力性能,修复效果较好,验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性。现场工程应用表明:某特大滑坡大变形抗滑桩桩顶位移得到有效遏制,抗滑桩工程处于稳定状态,进一步印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刘欢  吴维义 《路基工程》2016,(6):148-151
目前抗滑桩已广泛应用于滑坡灾害治理工程中,其中埋入式抗滑桩具有节省圬工,不影响生态环境的优势。针对贵州某堆积体滑坡治理工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FLAC3D软件为平台,采用虚拟模型,分析同种工况下FLAC3D与常规理论计算滑坡稳定性的差异,并在合理的滑坡位置布设埋入式抗滑桩,分别采用solid单元与pile单元模拟不同桩间距条件下抗滑桩的抗滑效果。经分析,桩间距为2.5~3.5倍桩宽时抗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成昆线K351病害工点用单控挖孔抗滑桩,坚向锚杆抗滑桩和空心抗滑桩整治Ⅲ区滑体的设计及施工。对其结构形式,设计计算及施工中考虑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工程设计中多排抗滑桩与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的设计计算方法,在基于传递系数法计算单排抗滑桩的基础上,按照抗滑桩的分布位置分区域计算多排抗滑桩的滑坡推力,并基于此按悬臂桩法计算多排抗滑桩。以杭瑞高速公路某挖方边坡为例,介绍了多排抗滑桩与锚索框架梁联合支护体系在滑坡治理中的设计方法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使用空间受限的情况,提出一种大角度斜拉桩,结合Winker弹性地基梁理论和弹性支座法,为其建立力学计算模型。用桩锚变形协调条件,推导锚索拉力计算公式,并将抗滑桩从滑面处分为上、下两部分,滑面以上部分按结构力学方法计算,滑面以下部分按Winker弹性地基梁法计算。通过Matlab编程实现锚索拉力、桩身内力及位移计算结果输出。采用Optum G2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方法能准确反映桩顶大角度斜拉桩的受力、变形特点,计算结果的精确程度取决于地基系数选取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最后,以重庆某基坑边坡工程为例,与普通抗滑桩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大角度斜拉桩受力模式更加合理,大角度斜拉锚索可有效减小桩身弯矩、剪力、位移等,进而减小桩身截面尺寸、配筋和嵌固段长度。  相似文献   

14.
依据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桩土相互作用特征,引入接触单元并编制有限元程序,进而建立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计算模型。针对不同滑床岩土力学性质通过计算分析了抗滑桩锚固段桩体的受力规律,提出:当滑床岩土体力学性质较差时可通过提高桩端与滑床基岩的锚固能力或增加锚固段长度来平衡推力引起的弯矩,对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桩间摩擦拱效应,考虑坡面倾角对抗滑桩桩间距的影响,并以此建立计算模型,分别得到了相应的桩间距计算方法。通过考虑摩擦拱顶部和拱脚处土体强度,得到了相应的计算桩间距公式,并在一定条件下以此为临界点来最终确定桩间距的计算结果。通过工程实例,进一步验证了考虑斜坡倾角情况下抗滑桩桩间距的计算模型比较合理,并分析了桩间距与土体内摩擦角以及桩间距与斜坡倾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羽  柴贺军 《公路工程》2015,(3):13-18,51
在给出模型相似比的基础上,确定一定比例试验模型与工程结构应力、应变关系、变形位移关系,将相似理论和模型试验的方法成功的应用于h式抗滑桩模型试验方案的设计.试验研究指出:在相同的荷载作用下,h式抗滑桩相对普通单桩桩身位移显著减小,前者只有后者的20%~25%,同时,h式抗滑桩最大弯矩仅为普通单桩30%,峰值均在滑面附近锚固段出现。h式抗滑桩实测应力值与理论计算值接近,并显示与理论计算相似的分布规律。此外,模型试验反映了不同桩底支承条件下,h式抗抗滑桩最大弯矩值与位移值的差异,为此类新型结构的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下滑力分布模式不同对抗滑桩内力和位移的影响,基于桩体平衡微分方程和差分解法编制的抗滑桩计算程序,分析了下滑力分别为三角形、矩形、梯形分布模式下对抗滑桩的受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三角形分布引起的桩体位移和内力远小于矩形分布的情形,梯形分布则介于三角形与矩形分布之间。  相似文献   

18.
微型钢管桩工程应用中尚未形成合理的设计理论和实用设计计算方法,多依赖工程类比进行设计。基于等效法将微型钢管组合抗滑桩群与岩土体作为一个柔性抗滑挡墙,介绍了微型钢管组合抗滑桩的一般设计步骤,并结合某工程对微型钢管组合抗滑桩的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对解决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桩身预应力抗滑桩设计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桩身预应力抗滑桩的结构及受力特点,并对桩身预应力抗滑桩配筋计算进行研究,确定了桩身预应力抗滑桩的结构形式。对现有部分预应力计算方法在桩身预应力抗滑桩上的应用进行了简化,提高了配筋计算的效率,便于工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抗滑桩桩间距计算是滑坡防治工程的关键问题.基于对滑坡工程中抗滑桩桩间土拱效应力学模型的分析,采用摩尔-库仑强度准则,利用桩间土体在极限状态下的静力学平衡条件得到桩间距的计算公式.运用该公式对一抗滑桩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并优化,结果表明,该桩间距计算公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