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郑武线开闭所蓄电池放电时造成全所交直流失电的分析和处理,指出了郑武线开闭所(分区亭)交流进线接触器设计上的不合理性,对开闭所(分区亭)的设计、运行管理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电气化铁道直接供电方式分区所、开闭所作用的分析,结合当前直接供电方式牵引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用27.5kV户外模块化电器设备替代分区所、开闭所的设想,并从可行性、经济性、供电可靠性及灵活性、节约土地资源等方面进行论证,给直接供电方式的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电气化铁路分区所接地参数计算的方法。通过建立牵引供电系统短路回流模型,仿真得到分区所短路入地电流的分流系数,确定在有无综合地线情况下分区所接地电阻限值。对2种土壤分布类型的地网进行仿真计算,得到最大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及其分布;研究结论同样可用于AT所、开闭所。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气化铁道采用的是单相工频交流供电方式,接触网对地(钢轨)额定电压为27.5kV,为了保证供电臂末端电压,沿线设有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目前变电所的主变压器保护主要有差动保护、低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主变压器过负荷保护,开闭所馈线设有电流速断保护、电流增量、低电压启动过电流、距离保护(阻抗一段、阻抗二段)。在供电系统正常运行时,如果保护范围内发生相间或者单相接地故障,这些保护装置均会流过短路电流,则相应的保护将会动作,启动断路器跳闸。  相似文献   

5.
复线AT供电正馈线单侧接地保护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银宝¥北京铁路局茶坞供电段1正馈线断线单侧接地另侧悬空故障时保护分析我国电气化铁路复线AT供电方式一般采用斯科特主变压器,供电臂为变电所———开闭所———分区亭且经分区亭上下行实行并联,接线方式如图1所示:图1复线经分区亭并联AT供电方式示意图电气化供...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的AT所、AT分区所、开闭所的建设模式,指出原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建设模式——AT箱式所,介绍并分析其总体设计方案、具体设计方案、验证和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7.
瓦日线鹤壁时丰分区所兼开闭所为无人值班所亭,该所除承担相邻变电所馈线环供功能外,还承担向鹤壁北供电臂供电的功能。目前该所作业时操作程序复杂,容易造成非作业必须的鹤壁北供电臂停电。因此,建议对其接线方式进行改造调整,对相关隔离开关操作方式及操作程序进行优化,旨在降低对安全和运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胶济客运专线分区所改造为例,介绍既有柱上开关式分区所改造为箱式分区所的设计,分析既有牵引供电设备情况,结合既有柱上开关式分区所设备分析研究,提出胶济客运专线箱式分区所布置、远动系统接入、供电线设计方案,提高了供电设备的可靠性和方便维护管理,为类似电气化铁路分区所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内城市地铁大多选择接线简单、易于工程实施的开闭所方案实现主变电所资源共享。分析常规开闭所接线方案存在供电可靠性低、故障影响范围大的缺点。为提高开闭所的供电可靠性,提出一种新型同源双回线的优化接线方案。该方案优点在于当开闭所进线电缆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可自动切除故障,不会造成停电。论证了优化接线方案在工程实施中的可行性,最后介绍开闭所的保护配置方案,并提出采用带方向的数字通信电流保护作为开闭所后备保护,以满足继电保护选择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在复线电气化铁道供电臂末端设置分区所进行上下行并联供电,能有效提高牵引网电压水平和降低牵引网电能损耗.如何合理选择分区所的电气设备容量,确定电气设备的负荷能力,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分区所最大负荷电流和等效电流的计算方法,为合理选择电气设备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分区所最大电气负荷出现在重负荷行车方向列车按追踪运行,同时轻负荷方向无列车运行的情况下;分区所的最大负荷电流和等效电流均与供电臂追踪间隔数呈线性增长关系; 当供电臂追踪间隔数较少时,分区所最大等效电流可近似按上下行分开供电时供电臂重负荷方向首端等效电流的30%取值,当供电臂追踪间隔数较多时,分区所最大等效电流可取上下行分开供电时供电臂重负荷方向首端等效电流的1/4.  相似文献   

11.
香港西部铁路电气化牵引变电所的设计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香港西部铁路电气化供电系统的概况,也介绍了牵引变电所和分区所的一次线和二次线设计情况,论述了其一次线和二次线方案的优缺点,对今后电气化牵引变电所和分区所的一次线和二次线设计提出了建议,对以后的电气化牵引变电所和分区所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SRM的输出特性,分析了SRM额定工作点的电流波形,并从SRD系统的运行特性出发,就如何满足系统的整体特性和系统协调设计的要求,对SRM设计进行了讨论,指出电机开关角配置受转矩脉动,最佳运行效率,最佳电机材料利用率所得约束,电机的过载能力和系统超调指标受电机恒功特性约束,最后给出了一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3.
对电气化铁路分区所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数理统计和概率理论分析电气化铁路上下行负荷的不平衡度,提出分区所穿越电流系数的概念并进行解析,使分区所的作用可以用具体参数来衡量,从而为具体工程中分区所作用的分析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郭晓旭 《电气化铁道》2021,32(2):9-12,18
既有高速铁路项目中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均采用无人值班有人值守的模式.结合国铁集团电力牵引供电节支降耗、改革创新的要求,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和AT所需全方位采用检测监测技术保障各型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班无人值守模式,降低运检压力和运营成本.本文从房屋土建方案、电气主接线、辅助监控、设备在线监测等方面,详细研究了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亭无人化设计方案,为推广实施牵引变电所亭无人化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合肥铁路枢纽牵引供电方式,结合合福高速铁路工程、合肥枢纽南环线工程供电方案及运营要求,提出动车运用所开闭所进线电源优化方案;结合电源线路径路设计情况和供电线路路径及敷设方式,提出合福铁路安徽段合肥西开闭所进线优化方式。工程实施后,动车运用所供电可靠性增强,运营检修灵活性、安全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自用交流电取自接触网系统,由于接触网机车负载非线性特点的影响使得自用交流电源成为谐波源,对要求精密工作电源的所内设备测控系统产生严重的干扰破坏,已经成为现场设备运行的一大安全隐患.本文介绍了一种牵引变电所用新型两相/三相消谐自用变压器的原理及性能,提出了一种改善变电所电能质量的新方...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电路仿真软件建立牵引供电系统短路故障模型,分析了直供及AT供电方式下分区所短路故障时接地电阻对主地网电位抬升、地网入地电流及综合贯通地线内电流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接地电阻及供电方式下铁路沿线钢轨电位的分布,并根据仿真结果对实际工程设计中分区所接地电阻的选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纵向分段式全并联AT所主接线办案的基础上,针对纵向分段式全并联AT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特点,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下,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方法,建立了牵引变电所模型、牵引网模型、AT所模型和分区所模型,在该基础上搭建了纵向分段式全并联AT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得出了短路故障时牵引变电所、AT所和分区所的阻抗特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在我国200km/h及以下客货共线铁路中广泛采用。随着运量的快速增长,复线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能力已按满足同型列车以最小追踪间隔时分连续追踪运行进行设计,从而使牵引网电气负荷呈现出周期性。本文从周期性负荷的等效原理出发,对复线牵引网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载流能力进行分析与计算,求得牵引网负荷合成的内在规律,为提高设计效率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复线直供牵引网上下行分开供电时,供电臂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近似等于追踪间隔数与上行(或下行)列车平均电流的乘积;并联供电时供电臂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近似等于分开供电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的3/4加上分开供电下行(或上行)等效电流的1/4;上下行并联供电对供电臂载流能力的改善程度,随上下行电流的差距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改善程度为单面坡负荷条件下降低1/4;分区所等效电流主要与上下行列车电流的差距有关,当上下行列车电流大小相等时,分区所等效电流最小,当有一个行车方向无车或列车电流为零时,分区所等效电流最大并近似等于有车方向分开供电等效电流的1/4。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无人值班开闭所内直流设备异常运行情况.利用站内电话通道.设计实现直流监控系统,并简述直流监控系统的构成,以及监控器和监控中心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