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 由于面向对象系统的结构清晰、通用性好,移植性强,代码重用率高,使面向对象方法(OOM)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OOM以更接近人类思维的方式,前后一贯地描述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软件开发拓宽了道路。 面向对象系统的生命周期 为了更好地分析面向对象系统的生命周期,我们把它与结构化开发的生命周期作一个比较(见图1),面向对象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相互重叠,每一阶段处理相同的对象;而结构化方法的生命周期包含有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磁浮列车悬浮方向的可靠性,磁浮列车采用特殊的搭接结构系统,使得每一个物理悬浮点由2个控制点进行控制,当其中一个控制点失效时,系统依然能够通过另一个控制点实现稳定悬浮.由于同一搭接结构上的2个控制点之间具有比较强的力耦合作用,因此这样的控制点不能简单作为单悬浮点进行悬浮控制,而应考虑两者之间的耦合作用.为了实现搭接结构的稳定悬浮,本文采用非线性反馈解耦的方法对系统模型进行解耦并线性化,确保了系统的全局稳定;然后对解耦线性化之后的系统采用极点配置的方法进行控制参数设计,使系统的动态性能达到一定标准;用实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役公路钢筋混凝土梁剩余寿命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在役公路钢筋混凝土梁的特点 ,首先根据评估目标基准期的不同建立一个时变荷载效应模型 ,然后预测一个多参数抗力劣化模型 ,并给出根据实测值对抗力模型进行修正的方法。在此基础上 ,对在役钢筋混凝土梁的可靠性在后续使用期内的变化进行分析 ,并根据可接受的目标可靠度进行剩余寿命估算 ,最后给出实例结果。  相似文献   

4.
如何很好地利用电务综合检测车对电务设备进行维护、检查、测试、分析,这个问题日趋重要,通过对一个故障实例进行分析探索,说明故障的判断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铁路危险货物集装箱办理站办理条件合理性的综合评价是一个包含多个因素的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用传统的评价方法难以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本文研究了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进行综合评判的方法和模型。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摆式列车倾摆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一种利用未知输入观测器(UIO)对摆式列车倾摆控制系统进行故障检测的方法,该方法运用代数变换进行干扰解耦,设计一个降价未知输入观测器使残差对未知输入不敏感,而对故障敏感,通过一个简单阈值逻辑来检测故障,通过计算机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特殊场景下对LTE-M(城市轨道交通车地综合通信系统)系统性能进行准确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射线追踪技术的LTE-M系统性能仿真方法。该方法无需进行信道测量,通过海量计算即可得到无线信道特性参量,进而进行性能仿真,特别适合城市轨道交通等缺少标准信道模型的场景。  相似文献   

8.
张丽 《铁道技术监督》2011,39(2):15-16,25
针对HXN5型机车燃油压力传感器故障时有发生的现状,介绍利用便携式气压泵及标准数字压力表对压力传感器进行车上校验的方法,该方法可将燃油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及显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测试校验、数据处理,以达到迅速判断机车压力故障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基于经济周期的铁路货运量神经网络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铁路货运量预测方法存在较大突变性误差的问题,提出经济周期阶段参数的概念,将经济周期量化后作为一个输入因素提供给神经网络模型,用以学习记忆经济波动情况,建立基于经济周期的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以我国1992~2008年铁路货运量为实例对方法进行检验,与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实例表明,该方法有效减小突变性误差,预测精度较高,Elman神经网络在进行动态系统预测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基于序优化方法的列车运行调整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计算机自动编制列车运行调整方案是铁路行车调度指挥系统中的一个核心和难点问题,其目的是保证列车能够安全、快速、正点运行。以列车旅行时间最少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在建立复杂路网列车运行调整模型的基础上,对其先进行快速初步的评估计算、再引入序优化理论和方法进行求解是解决列车运行调整问题的一个途径。详细论述了序优化方法求解算法的实现步骤,并用大秦重载铁路的一个实际算例证明,序优化理论能够确保以足够高的概率求取到足够好的解。尤其对于计算量大的复杂优化问题,序优化能够明显提高计算效率,比一般的启发式算法至少可节约一个数量级的计算量,较好地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