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车组车轮多边形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速动车组车轮多边形的形成机理以及与转向架结构之间的关系。转向架一系悬挂和定位结构不同,在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对转向架固定轴距的影响也不同。当采用转臂定位结构时,由于一系钢弹簧的沉浮运动,使车轮在钢轨方向产生有规律的微小滑动,造成车轮多边形磨耗。  相似文献   

2.
根据斯里兰卡动车组车轮技术要求,通过分析热处理工艺和机加工工艺,提出了车轮热处理及机加工的部分参数和工艺方案,最终生产出合格车轮。  相似文献   

3.
郭俊峰 《铁道车辆》2013,(8):32-33,56
叙述了高速动车组车轮踏面检测设备的组成、技术特点及工作原理,简要分析了高速动车组车轮踏面检测设备较传统车轮踏面检测设备测量方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动车组进口轮对车轮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制定其技术数据的获取方案,可全面掌握其使用情况、故障特点及形成原因,能为动车组车轮国产化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许立群  贾日海 《铁道车辆》2000,38(12):40-41
分析了提速前后客车车轮磨耗规律,找出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动车组列车车轮超声波检测异常反射回波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速度为350 km/h动车组动车车轮超声波检测过程中定位销孔处产生的异常反射回波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该异常反射回波在定位销孔固有回波之后出现,且声程差固定;两个定位销孔之间存在的较大接触应力是产生异常反射回波的主要原因.对定位销孔两侧异常反射情况和定位销孔应力的来源进行了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类型异常反射回波...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高速动车组拖车车轮的疲劳强度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轮对有限元模型。结合EN 13979-1—2003的强度校核方法,分析了车轮在直线、曲线及道岔3种运行工况下车轮考察部位的动应力变化范围,探讨车轮的疲劳强度评定方法。结果表明,各工况下车轮考察部位的最大应力范围均在许用动应力范围之内,最大应力出现于轮毂孔区域,达到331.66 MPa,满足EN 13979的疲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速动车组车轮质量对确保行车安全至关重要。介绍一种用于我国高速动车组车轮的固定式轮辋轮辐超声波探伤技术及系统,阐述当今先进的相控降超声波探伤技术及其超声波发射和接收工作原理,以及基于相控阵超声波探伤技术的车轮探伤工艺及其探伤性能,对车轮超声波探伤系统的相关单元进行详细描述。目前,基于该技术的固定式轮辋轮辐探伤系统已投入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周平宇  马利军 《铁道车辆》2015,(2):30-31,44,6
随着运行速度的提高,车轮踏面所承受的垂直载荷和水平载荷也相应增加,如果车轮踏面存在硌伤或其他表面缺陷,会引起车轮踏面浅表层萌生裂纹。文章结合国外车轮运行经验及监控手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高速动车组自主化D2车轮与进口 ER8车轮的踏面磨损和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将踏面上有相同形状和相同深度预制缺陷的2种材质车轮组成1个轮对,在1∶1高速轮轨关系试验台上以350 km·h-1的试验速度进行缺陷扩展程度、磨损量和硬度对比试验,并观察试验后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经4.5×104km的滚动试验后,D2车...  相似文献   

11.
高速动车组车轮踏面镟修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轮踏面镟修策略主要包括车轮镟修周期的制定和镟修用车轮踏面外形的制定。通过对高速动车组振动性能和车轮磨耗状态的长期跟踪测试,确定高速动车组车轮镟修策略的制定原则和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京津城际铁路CRH3C型动车组典型振动性能、车轮外形和磨耗状态的实测数据,研究高速动车组的车轮镟修周期;对比分析国外镟修用车轮踏面外形制定方法,设计出18种高速动车组镟修用车轮踏面外形,并对现场最为需要的28,29和30mm这3种薄轮缘外形的车轮进行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和动力学性能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高速动车组镟修策略应从高速动车组的运用状态、主要运营线路和车辆设计参数3个方面综合考虑;京津城际铁路CRH3C型动车组车轮镟修周期可定为30万km;轮轨接触几何和动力学仿真验证了为CRH3C型动车组新设计的镟修用薄轮缘车轮的临界速度均在400km.h-1以上,其运行稳定性与原型车轮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2.
对近几年车轮崩裂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动车组车轮多边形磨耗愈发严重的问题,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轮轨接触模型、Archard磨耗模型和循环迭代模型,建立车轮多边形磨耗长期磨损迭代模型;模拟我国某型高速动车组20阶车轮多边形的发展过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证实模型的准确性.基于长期磨损迭代模型,研究车辆运行速度、轮轨模态振动特性和轨道参数对车轮多...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客车轮对踏面硌伤人工分析效率低且质量不高的问题,基于大数据关联分析技术,构建了一套硌伤自动分析系统.从硌伤排查、自动分析、故障定位、统计分析4个方面分析系统的主要组成和功能,探讨了实现系统的关键技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对客车轮对踏面硌伤分析和故障排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介绍国内CRH1,CRH2,CRH3,CRH5,CR300AF/BF,CR400AF/BF既有动车组车轮、车轴材料性能,分析国内既有各型动车组车轮和车轴在结构形状、尺寸和制动方式等方面差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既有动车组车轮和车轴,无论是进口产品还是自主研发产品,其成分体系、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等,均为中碳钢材料,...  相似文献   

16.
介绍国内CRH1,CRH2,CRH3,CRH5,CR300AF/BF,CR400AF/BF既有动车组车轮、车轴材料性能,分析国内既有各型动车组车轮和车轴在结构形状、尺寸和制动方式等方面差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既有动车组车轮和车轴,无论是进口产品还是自主研发产品,其成分体系、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等,均为中碳钢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高速铁路动车组车轮的强度、硬度,同时兼顾其韧性,进行新材质车轮的成分设计及试样制备;对试样的化学成分、拉伸性能、断面硬度、断裂韧性、淬透性进行测试,对其金相组织、微观组织和析出物进行观测,综合分析新材质车轮的性能,并与ER8车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ER8车轮相比,新材质车轮中C的质量分数相同,Mn的质量分数按常规设定,但提高Si的质量分数并添加V,使其抗拉强度提高9%,屈服强度提高12%,硬度提高15HBW,断裂韧性提高10%,断后伸长率、冲击韧性和淬透性相当;相同踏面深度下,新材质车轮珠光体团更细、珠光体片层间距更小、先共析铁素体体积分数更高;提高Si的质量分数并添加V,还使新材质车轮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分布发生改变,是其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8.
由于简单的独立车轮结构不具备复位和导向功能,绝大多数独立车轮转向架模型没有投入实际工程使用,究其原因是对独立车轮导向机理认识不够,缺乏解决复位功能的有效办法,Talgo列车是成功应用独立车轮的唯一范例,本文以Talgo列车为原型,进行独立车轮转向架的导向机理研究,分析解决独立车轮复位和导向能力的措施,以独立车轮转向架的实际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分析铁道车辆传统刚性连接轮对蛇行运动的产生机理,进而研究独立车轮轮对的复位和导向原理,参照Talgo列车的独立轮对导向结构,建立了新型独立轮对动车组的多体动力学数值计算模型,应用作者者研制的车辆多体系动力学程序,进而横向稳定性和稳定曲线通过性能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曲线通过能力,研究表明,为了使独立车轮具有复位和导向能力,关键措施有两点:一是采用合理的导向机构和相关参数以实现独立轮对的异向功能,二是采用大锥度轮对踏面以保证轮对的横移复位。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速车轮自主创新思路及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高速车轮应当具有与高速动车组使用条件相匹配的高洁净度、高强韧配合特点及材料特性,我国已具备进行高速车轮自主创新的条件和基础,应将其纳入高速动车组自主创新体系,按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的原则扎实推进,在2至3年内实现200 km/h~250 km/h高速车轮的自主创新、装车使用,4至5年内实现350 km/h及以上高速车轮的自主创新、装车使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GPM-30滚动接触疲劳磨损试验机,在油润滑条件下试验研究轮轨材料对丝锥硌伤诱发局部滚动接触疲劳(LRCF)的影响,涉及ER8高速车轮钢、U71MnG高速钢轨钢,以及1 280 MPa和1 380 MPa级的贝马复相、PG4、PG5等4种新开发的重载钢轨钢。发现硌伤诱发的剥离掉块仅发生在硬度低于300 HV的ER8和U71MnG高速轮轨材料,且只有在硌伤深度超过150~200μm的临界值时发生,对于硬度高于400 HV的重载钢轨材料,表面硌伤不太可能诱发局部滚动接触疲劳。试样表面和剖切观测显示,初始疲劳裂纹可萌生于硌伤内部和前、后沿,底部萌生的裂纹更容易导致包含深裂纹和大块剥离的局部滚动接触疲劳,后沿比前沿更容易萌生初始裂纹。与U71MnG高速钢轨相比,硬度更低的ER8高速车轮钢试样上硌伤引发剥离掉块的可能性更高,但U71MnG钢轨钢试样上萌生的初始裂纹可扩展得更宽、更深,更易引发大块剥离,局部滚动接触疲劳造成的后果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