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了PID控制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PGM-48钢轨打磨车打磨控制中的PID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打磨作业过程中的PID控制分析,能提高钢轨打磨作业的质量。打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PID控制原理可大概分析出故障原因,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钢轨打磨列车打磨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影响钢轨打磨列车打磨质量的原因,针对提速、重载线路分别制定提高打磨质量的措施。为更好地发挥机械效率,在分析PGM-48型钢轨打磨列车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对打磨列车提出了3点改进建议,以加强打磨列车的适用性和提高打磨质量。  相似文献   

3.
介绍PGM-48钢轨打磨车走行驱动系统,重点分析了走行驱动的控制系统DLC。通过对DLC系统外部控制原理的分析,可以掌握PGM-48钢轨打磨车走行驱动的工作原理,有利于钢轨打磨车的操作;对于钢轨打磨车走行出现的故障,通过DLC控制原理可分析出故障原因,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以钢轨打磨控制策略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钢轨磨削的三维坐标,分析钢轨磨削的基本理论和打磨压力的PID控制理论,得出了影响钢轨打磨效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参数,提出了钢轨打磨控制策略和方案,详细介绍了该控制策略的原理和流程.通过设计控制系统,并大量装车应用,测试了控制系统的运行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该控制策略方案开发的自主打...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钢轨打磨车的磨削系统,并重点进行了磨头数量选择计算分析,以及磨头电机驱动和液压电机驱动两种方式比较分析,试图对钢轨打磨车选型设计提供一些帮助。由分析知:按1.5遍/年的预防性打磨制度、4~6次/月打磨作业条件,8、16磨头钢轨打磨车分别适用于总长24~40km的地铁线路。磨头电机驱动的优势比较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对使用者比较有利;磨头液压电机驱动对供货商比较有利,有利于产品设计和制造,在同等条件下的初期购置费用稍低,有利于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6.
华长权 《中国铁路》2014,(12):56-58
通过对钢轨打磨机理及打磨列车运行参数的分析,对影响钢轨打磨的各种要素(包括打磨列车作业运行速度、打磨电机分布、打磨电机磨削功率及施工条件和线路条件等)进行探索,结合磨削原理深入解析钢轨打磨磨削量与打磨参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打磨功率参数在打磨作业中的求取步骤。研究成果从2012年6月—2014年10月在武汉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得到应用验证,打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GMC96型钢轨打磨列车为研究对象,论述钢轨轨廓数据采集与处理.分析打磨前后钢轨轨廓数据,针对打磨接触点、打磨面积计算、单个打磨头的平均打磨量计算进行阐述,提出钢轨打磨量计算方法;分析多种钢轨打磨模式下其打磨量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得到打磨量与打磨角度及压力的关系,为GMC96型钢轨打磨列车打磨模式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钢轨打磨技术国内外起源以及发展现状,对现阶段钢轨打磨技术的分类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曲线和直线钢轨的打磨策略制定原则;对钢轨廓形设计的主要原则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研究了打磨作业中打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钢轨打磨应根据打磨前实际钢轨使用状态,在满足目标廓形、保证打磨深度和消除病害的前提下,使打磨切削量最小;最后对今后钢轨打磨技术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钢轨打磨列车的国产化研究课题中关键技术之一—打磨机构(打磨小车)的国产化方案研究是该工作中的重点,本文叙述了打磨小车的结构及作用特点、打磨电机的选型、打磨小车国产化方案及其关键技术,为下一步的国产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钢轨打磨时的摩擦、磨损及疲劳损伤,根据传热学理论,通过热机耦合方法,运用ABAQUS软件建立钢轨打磨有限元模型,以分析不同车速、打磨电机功率和打磨宽度对钢轨表面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钢轨与砂轮之间摩擦所产生的热量等效为一个移动热源,数值分析磨削过程中钢轨表面的温度、应力及应变状态。结果表明:钢轨打磨是一个快速升温、缓慢降温的过程;高温区温度场、等效应力场均呈以打磨轴线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椭圆形分布,且打磨高温区深度较浅,打磨产生的高温影响范围有限;钢轨表面最高温度随打磨车速度和打磨宽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打磨电机功率的增加而增加,仿真结果与实际打磨情况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1.
客运专线钢轨打磨验收标准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对钢轨打磨的要求较高,建立完整合理的钢轨打磨技术标准,是列车安全运行的保障。文章介绍了欧洲标准中钢轨打磨的程序、条件和验收标准,对我国新建客运专线新轨打磨的质量控制和验收,特别是对新型打磨设备及检测设备的引进及国内既有相关设备的改进、配套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钢轨打磨列车的电控系统进行系统性研究 ,对其控制原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NRC(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的钢轨预防性打磨模型可为不同位置的钢轨提出具体的打磨建议方案。北美的铁路运营公司一直受到钢轨滚动接触疲劳的困扰。随着车辆轴重及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钢轨滚动接触疲劳也在增加。为此,NRC—CSTT(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地面运输技术中心)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预防性钢轨打磨理论.以此制定钢轨养护方案.从而控制钢轨滚动接触缺陷、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打磨方法是在对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缝的产生及发展研究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广州地铁采用的2种钢轨打磨方法,重点论述“预防性打磨”方法的原理、应用和优缺点,指出预防性打磨能有效地控制钢轨侧磨、疲劳和波磨,改善轮轨接触状况,降低轮轨噪声,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钢轨打磨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车辆的车轮型面设计钢轨的预打磨轨头廓面.按照该预打磨轨头廓面对钢轨进行预打磨,可有效改善轮轨的接触状态.给出了适用于不同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深度理论设计值以及适用于LMA和S1002G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轨头廓面.关于预打磨后的实际轨头廓面与预打磨设计廓面的误差,在轨距角部位应控制在-0.1~0.3 mm范围内.建议我国高速铁路的钢轨打磨周期为每30~50 Mt通过总重打磨1次,对于无砟轨道取上限,有砟轨道取下限;关于60kg·m-1钢轨的预打磨深度,在轨距角部位应达到0.8~1.5 mm,在主要轮轨接触部位应大于0.3 mm;钢轨打磨后的表面粗糙度应小于10μm;采用48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3~4遍,采用96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2遍.  相似文献   

16.
钢轨打磨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外广泛采用的两类钢轨打磨方法。重点论述了“预防性打磨(又称外形打磨)”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指出:外形打磨能有效地控制钢轨侧磨、疲劳和小磨,改善轮轨接触状况,减小轮轨动力作用,降低轮轨噪声,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基于砂轮打磨钢轨的原理建立磨粒与钢轨接触的几何模型和受力模型,分析磨粒切削深度与打磨设定功率即钢轨打磨车电机输出功率的理论关系;依据磨粒分布及其突出高度的统计规律和磨粒切削深度与参与切削磨粒数目及电机输出功率的关系,仿真研究被测区域的钢轨打磨效果,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切削深度的增加会引起参与切削磨粒数目的增加,而参与切削磨粒数目的增加亦会增加测试区域中打磨区域的重叠;受钢轨本身廓形曲率变化的影响,在电机输出功率相同而砂轮摆角不同时,钢轨的打磨结果也不相同;砂轮在钢轨轨顶部位的打磨会形成最宽的打磨带以及最大的打磨横断面面积,而轨肩部位的打磨带则较窄且打磨横断面面积较小;仿真与试验结果吻合,说明基于磨粒模型预测打磨砂轮的实际打磨性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在郑西高铁钢轨打磨实践中,先期进行了钢轨全表面覆盖打磨,打磨后光带有些出现在非正常位置,部分地段钢轨的轨顶中部磨削较为困难。进行第二次钢轨打磨,修正了钢轨轮轨关系,打磨效果达到预定作业标准。  相似文献   

19.
焦彬洋 《中国铁路》2023,(4):108-116
根据钢轨打磨磨削理论和钢轨实测廓形数据,建立单遍和多遍最优打磨方案设计模型,提出一种基于个性化模式库的钢轨廓形打磨方案设计方法,开发了智能化钢轨廓形打磨方案设计系统,并开展现场钢轨打磨作业应用。结果表明:将钢轨等效偏差指数作为最优打磨方案设计的优化目标函数,能够较好实现打磨后钢轨廓形逐步向目标廓形贴合;开发的智能化钢轨廓形打磨方案设计系统,能够根据现场实测钢轨廓形进行批量打磨方案设计,并能预测打磨后的钢轨廓形,可显著提升打磨方案设计效率;采用该打磨方案设计方法开展现场打磨作业,打磨后钢轨实测廓形与模拟廓形基本吻合,主要轮轨接触区域钢轨廓形与目标廓形较打磨前贴合程度明显提升,打磨后钢轨廓形GQI指标均达到优良等级且钢轨表面状态良好,能够较好地满足打磨作业要求。研究的相关成果可显著提升钢轨廓形打磨方案的准确性和设计效率,为铁路钢轨打磨作业提供直接、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宋文伟 《西铁科技》2009,(3):59-60,31
NRC(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的钢轨预防性打磨模型可为不同位置的钢轨提出具体的打磨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