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军 《铁道技术监督》2011,39(8):5-6,10
在介绍我国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成功投入使用后所取得效果的基础上,简要介绍铁路机车车辆自动识别系统在我国铁路的使用情况及相关规范、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对GB/T25340—2010《铁路机车车辆自动识别设备技术条件》中的重点章节予以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2.
对实施GB/T21413.1—2008《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和GB/T21413.2—2008《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2部分:电工器件通用规则》应该注意的,有关环境温度、性能检测、温升、标称电压和额定电压、海拔高度等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探讨,澄清一些误解,帮助设计人员正确认识和理解标准,以利于机车车辆电气设备基础标准更好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3.
TB/T456—2008《机车车辆用车钩、钩尾框》是由TB456—1991《车钩、钩尾框技术条件》和GB/T17425—1998《货车车钩和钩尾框采购和验收技术条件》2项标准合并修订而成。在分别介绍国内外机车车辆用车钩、钩尾框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综述标准的修订情况,提出标准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铁路机车车辆设计、制造、修理(厂、段修)及引进国外机车车辆产品时,均执行GB146.1—83《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它已列入国家强制性安全标准之一,也是一个理论性的标准;为了实际可操作性,还应同时执行GB/T16904—1997《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规及机车  相似文献   

5.
介绍TB/T 3138—2018《机车车辆用材料阻燃技术要求》的修订背景、修订原则,重点分析取样要求、保温材料、通用橡胶材料、烟密度试验和45°角燃烧试验等主要修订内容。根据我国机车车辆防火标准体系规划,提出TB/T 3138—2018标准实施建议,以便标准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TB/T 3138—2018。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蓄电池由于高能量密度等优势被应用在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机车车辆上。介绍机车车辆锂离子电池组的内部连接方式。结合机车车辆锂离子电池组特点,基于GB/T 21413.1—2008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等标准,提出其检测试验要求及具体检测方法,包括绝缘耐压试验、充放电试验、冲击和振动试验、电磁兼容试验,为锂离子蓄电池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GB/T 21563—201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修改采用IEC 61373:2010《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同时引用了IEC 61373:1999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中的加速度比例系数,即GB/T 21563—2018中有2种模拟长寿命振动试验量级,执行标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裁剪使用加速度比例系数。通过梳理动车组、机车、客车、货车及地铁车辆等相关标准中引用冲击和振动试验标准的情况,分析试验频率、加速度有效值等易引起争议的参数,为用户、制造商及试验机构编制冲击和振动试验大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家标准GB/T 25117(所有部分)—2010《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组合试验》分别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标准IEC 61377(所有部分)《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组合试验》。目前IEC新标准IEC61377:2016《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牵引系统组合试验方法》已发布实施。在我国国家标准修订前,存在IEC新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共存的情况。通过研究IEC新标准与旧标准的异同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实施IEC新标准,修订我国国家标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车机联控是车务、机务等行车有关人员提示行车安全信息、确认行车要求的互控方式.为满足现场作业实际需求,制定TB/T 30003—2020《铁路车机联控作业》.介绍标准制定背景、制定原则、主要技术内容,以便标准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TB/T 30003—2020.  相似文献   

10.
GB/T 21413.1—2018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是轨道交通领域机车车辆电气设备方面的基础标准。主要介绍标准修订背景,分析新旧标准的技术差异,重点分析特性值符号、温度限值、电磁兼容、介电强度、湿热试验等内容,为标准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根据GB/T 25117等相关标准要求,机车车辆牵引系统均需进行特性试验。标准要求在电动机冷/热状态下,在规定特性上,相应于最大转矩的转速至90%最高转速之间任何点上的典型转矩不应小于所规定值的95%。为确保机车车辆牵引系统转矩特性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际全面分析了不确定度产生的来源,并对转矩特性测量结果在不同的曲线段分别进行了评定,结果显示,目前采用的方法及仪器有效、可靠。该方法为机车车辆牵引系统转矩特性测量结果的可信度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家标准GB/T 25117(所有部分)—2010《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组合试验》分别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IEC 61377(所有部分)《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组合试验》。目前IEC新标准IEC 61377:2016《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牵引系统组合试验方法》已发布实施。在我国国家标准修订前,存在IEC新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共存的情况。通过研究IEC新标准与旧标准的异同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实施IEC新标准,修订我国国家标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我国机车车辆电缆的技术进步,将TB/T1484.1—2001《铁路机车车辆电缆订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3kV及以下电缆》修订为TB/T1484.1—2010《机车车辆电缆第1部分:额定电压3kV及以下标准壁厚绝缘电缆》和TB/T1484.2—2010《机车车辆电缆第2部分:薄壁绝缘电缆》。介绍TB/T1484.1—2010新增、删减、修订条款的情况,以利于其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铁路货车提速,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需使用改进的试验方法,以提高试验质量。对比GB/T 5599—1985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与GB/T5599—2019《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鉴定规范》的异同点,从试验条件、评定指标和测试数据处理等方面,将动力学性能试验数据分别按照2个标准中的试验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对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包括运行稳定性、运行品质、运行平稳性对比分析,并对货车动力学性能试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我国机车车辆轮对组装标准规划及各部分标准的适用范围,重点分析说明TB/T 1718.2—2017《机车车辆轮对组装第2部分:车辆》的主要修订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该标准。同时对TB/T 1718.2—2017的主要技术内容与欧洲标准、国际铁路联盟标准、日本工业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的技术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我国车辆轮对组装技术要求与欧洲标准、国际铁路联盟标准所规定技术内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机车车辆车轴专用量具种类及其标准较多,这些标准已不能满足当前车轴质量控制要求。为此,对4项机车车辆车轴专用量具标准进行整合修订,形成TB/T 3576—2022 《机车车辆车轴专用量具》。介绍标准修订背景、修订原则和依据,详细说明主要修订内容,并对标准实施提出建议,以便检验人员正确选用量具,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提高检验准确性和检验效率,有效控制机车车辆车轴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地铁车辆排障器安装于转向架前端,主要用于清除轨道障碍物,保证车辆正常运行。安装位置及轨道不平顺带来的轨道激扰容易导致排障器的结构疲劳断裂。采用随机振动频域疲劳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找出结构疲劳薄弱位置。根据计算结果优化结构,优化后的计算结果满足GB/T 21563—201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和IEC 61373:2010《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350 km/h中国标准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遵循GB/T 28029.1—2011标准,采用WTB和MVB两级总线结构,布设以太网来实现软件更新及数据下载。通过制定列车级及车辆级通信协议,实现对高压、牵引等系统在内的整车逻辑控制、状态监视、故障诊断,并满足互联互通需求。通过一系列试验证明该动车组运行安全可靠,满足各项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近2年来机车车辆用电工产品标准制订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对额定值与标称值、工作性能与机械寿命和电寿命、试验的先后次序和相关验证、恒定湿热与交变湿热以及高温试验的选择等按GB/T21413.1和GB/T 21413.2以及相关国标的规定进行了阐述,目的是贯彻国家标准,提高产品标准制订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从一般安全角度,比较欧洲标准EN 15746-2:2010+A1:2011《铁路设施—轨道—公路铁路两用机械及相关设备第2部分:一般安全要求》与我国国家标准GB/T 9465—2008《高空作业车》和GB 25849—2010《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设计计算、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的主要差异。据此提出尽快制定我国铁路公路两用车技术标准的建议,并给出2种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