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3.
4.
5.
6.
7.
8.
准确的讲,在巴林站之后,大家心中对于F1新赛季的实力格局并不是很清晰。虽然阿隆索将冠军夺走,但若不是第二次出站时微妙的时间差距,人们更愿意相信德国车王才是萨基尔的王者。而正是因为这个诡异的细节,让舆论开始大造“红魔复苏论”,但是雪邦发生的一切,才真正让人看清了事实的真相。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连续几站的低迷之后!舒马赫终于再显车神本色,连续在意大利和美国站夺魁.以领先第二名莱科宁9分的积分进入日本站比赛,几乎提前实现创纪录的6夺总冠军的奇迹。日本站前,莱科宁只是在理论上还有夺取总冠军的可能。但是.舒马赫在最后一站中顶住了巨大压力,在极度不利的情况下拿到了1分.就凭这一分,舒马赫将这种可能变得一钱不值。舒马赫也成为F1历史上第一个取得6次世界总冠军的车手。舒马赫还和队友一起帮助法拉利连续第五次夺得车队冠军,创造了另外一项F1纪录。 相似文献
13.
Adam cooper 《汽车杂志》2010,(3):214-217
舒马赫还是回来了!很少有人在40岁的时候还能依然站在F1的赛场之上,但是大家仍然认为可以对舒米的这次复出有所期待。特别是我们的英国同行,对这位德国人的期许甚至凌驾于国际意识之上了——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评价这个事件的。 相似文献
14.
往事如烟,比赛终有结束的时候,但那些经典的赛事却总是让我们难以忘怀,摩纳哥撞车事件之后,蒙托亚一直在咸冤,把责任推卸到舒马赫自己身上,当然,一些事或许将来会有说法,退出摩纳哥大奖赛后,舒马赫其实已经开始纽伯格林站的赛前准备,尽管当时确实是怒火难遇,但他忍忍也就过去了。他接受赛会裁判的意见:“不要把比赛中的事故责任归咎于对手。” 相似文献
15.
16.
令人激动的F1赛车运动,对车手的考验是多方面的。有人统计过,一场比赛中车手换挡高选2500次,即平均2秒钟要换档一次。弯道时的4个G加速度,让车手的重量增加了四倍.身体或许还有安全带可固定,但头部就需要极强壮的颈部肌肉才能支撑:而一场比赛下来,车手会脱水3.5到4公斤,这些对车手的体能都是极大的挑战。如果体能都过关了.车辆不出故障.车手的驾驶技术和技巧等主观原因更是取胜的关键。O3年赛季的征战,F1各个车手的表现都尽显无遗,当然包括出色的和不足的.让我们解读一下车手们的驾驶.畅想一下2004赛季的战况. 相似文献
17.
18.
车手们进进出出,蒙托亚和阿龙索们又开始了他们一天的生活…但仍然只有舒马赫向人们展示了精彩F1比赛的所有内涵。印第2003——这是美国中西部第4次F1赛——也是如此。由于在周五的表现,舒马赫给每个人留下机会(他的轻载油法拉利赛车仅排在第8位,将近比队友慢了1秒),而且在周六早晨,赛车又遇到燃油压力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