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日,75576部队认真筹划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积极倡导“我行车、我安全、我快乐”安全行车活动。通过部队领导辅导官兵安全行车知识,邀请地方交警传授安全行车经验、观看安全行车警示教育片、签订安全行车责任书、组织安全行车宣誓和展览亲人朋友安全行车寄语、展评个人安全行车心得体会等活动,使车勤人员在充满关怀的环境中,真切感受到了安全行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从运动学角度出发,兼顾了行车舒适性方面的要求,对安全行车间距进行了论述,给出了绝对安全行车间距、相对安全行车间距、临界安全行车间距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对心理安全行车间距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能有效防止追尾事故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3.
市区行车不闯红灯,首先应提升不闯红灯理念,关键是如何做到"心中有红灯".其次,将路口划分为"两线一区",分析路口行车关键环节和行车要点,分别路口不同情况,制定相应行车计划.最后探讨如何执行路口行车计划,根本途径是提升司机素质,在日常路口行车中,掌握不闯红灯的本领.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回顾了与行车速度及行车速度管理相关的安全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行车速度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影响行车速度的因素;车速限制、与车速有关的交通执法、交通平抑及其它旨在管理行车速度的工程措施等对行车速度和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时下已进入严冬季节,严寒条件下的安全行车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想冬季行车安全,就必须认真排查冬季安全行车不安全因素,做到提前排查预防.下面就严寒行车列举影响冬季安全行车的八大因素,请各位师傅同仁从中有所警觉.  相似文献   

6.
地铁行车调整是地铁运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深入探讨了地铁行车组织中行车调整与运营管理的相关内容。首先,分析了行车调整的必要性及影响因素,包括旅客出行规律、设备维护、突发事件应对等。其次,详细阐述了编制行车图、调配运力资源、协调列车间隔等行车调整的主要内容。再次,论述了行车调整对运营管理的指导作用,如统筹车辆调度、优化运力配置、提高运能等。最后,探讨了运营管理优化对行车调整的反作用,并提出了加强数字化建设、完善应急处置等建议,以促进行车调整和运营管理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低等级公路交通环境复杂,交安设施不完备,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然而在实施一些道路条件改善措施后,甚至可能出现事故率提升、超速现象愈发严重等情况。对低等级公路来说,行车环境中各因素之间的协调性是保障安全的重点,需对行车环境对驾驶行为及交通安全性的内在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关注,使道路条件"供给"与驾驶行为"需求"保持一致性。研究采用GARMIN GDR35行车记录仪,在自然驾驶条件下,大量获取在低等级公路上驾驶人行车环境和行车速度的资料。根据道路线形与路面条件、周边景观绿化条件、道路附属设施条件等3类要素对行车环境进行分类,并筛选出不同环境类别下的行车速度形成数据集。然后选择高斯混合模型对数据集中速度的分布情况进行拟合,并采用EM算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行车环境下的行车速度主要呈双峰分布,体现了不同行车环境的协调性;当两个分布所占比例差大于0.95时,可看成是单峰正态分布,行车速度的离散性小,行车环境的协调性好;所占比例差小于0.3时,可形成弱双峰分布,行车速度离散性大,行车环境的协调性差,总体上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试验发现,行车环境不协调的情况普遍存在于低等级道路之中,在进行有关安全保障措施时,应给予行车环境协调性评估分析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由视觉获得的信息占全部信息的80%以上,所以驾驶员的视觉机能对行车安全影响很大.那么夜间行车安全更与视觉息息相关.下面说说夜间行车视觉问题.  相似文献   

9.
姚明 《驾驶园》2008,(11):72-73
"雾"是道路交通的大敌,对行车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被人们称之为高速公路行车的"无情杀手",对行车极为不利,驾驶员稍有不慎,就会酿成碰撞事故。雾天安全行车有七忌:  相似文献   

10.
张尊强  韩睿  姚浩 《车时代》2021,(1):104-104
为进一步提升铁路行车效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了解铁路行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局限性,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铁路行车组织与调度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