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具有双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液力变矩器与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合理匹配可组成一种新型自动变速系统,其性能接近自动变速器,但成本降低。为该系统设计了具有双离合器(闭锁离合器,换档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阐述了该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液力变矩器可支持新型自动变速系统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冯力平 《汽车维修》2005,(10):18-21
广州本田飞度(FIT)轿车采用了无级自动变速器(CVT),它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具有前进档无级变速和倒档二级变速功能,简化了操纵:手/自动一体选择模式,提高了驾乘乐趣。与其它结构形式的自动变速器不同,CVT自动变速器的前进档传动比变化是连续的,并且取消了液力变矩器,增加了起步离合器。  相似文献   

3.
门成安 《摩托车》2004,(11):40-40
◆门成安名流100踏板式摩托车是台湾地区原产发动机,后来又与惠州光阳麦科特合作生产,采用该发动机的还有珠江100摩托车。名流100型摩托车采用了3级自动变速机构(3AT),它不同于常见的各种款式的无级自动变速(CVT)坐式摩托车。它由低、中、高三个自动离心式离合器、变速齿轮组和  相似文献   

4.
AMT是在原固定轴式有级变速器的基础上增加自动变速操纵系统构成的。在ECU的控制下,模拟驾驶员的操纵动作。通过控制离合器、换档和油门执行机构,自动完成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选档、换档操作以及发动机油门的调节,以实现起步和换档过程的自动操纵。AMT既具自动变速的优点又保留原手动换档变速器(MT)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和维护成本低的特点。但由于AMT是切断动力换档,必须将离合器与发动机进行协调控制,因而其控制难度大于AT和CVT。  相似文献   

5.
目前自动变速器的类型有AT——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CVT——可不断变速的机械式无级变速器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IVT——"可无限变速的机械式无级变速器"亦称"机械式数学超环面无级变速器"DCT——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AT: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T: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T由液力变矩器、行星变速器以及自动变速控制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  相似文献   

6.
潘浩  何军 《汽车维修》2011,(7):18-21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变速器的种类也不断丰富。目前广泛应用的汽车变速器有:手动机械变速器(MT)、自动机械变速器(AMT)、自动变速器(AT)和无级变速器(CVT)。另外,还有一种新兴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SG),该变速苦旨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两组离合器,具有两套动力输入装置,进行无动力中断换挡,  相似文献   

7.
液力变矩器滑摩离合器控制压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变速器中的滑摩离合器滑摩时发动机的动力同时通过液力传动和机械滑摩传动两条路线传递,它能够在大范围内提高传动效率。文中推导了汽车自动变速系统在滑摩过程中的功率平衡方程,并利用该方程计算了滑摩过程的控制油压,选择合理的滑摩控制区域能够显著提高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和缓冲、抗振性能。该控制区域应该从发动机的扭振状况、变矩器离合器的滑摩率和功率分配比、变矩器的输出特性以及自动变速系统的换挡规律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某车辆采用的TC+AMT自动变速系统结构,并针对影响该车换挡品质的换挡离合器充放油特性与充放油规律进行了离合器控制参数的设计.由换挡品质评价指标构造优化目标函数,对缓冲充油速率与结合速差等关键控制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给出了离合器最优控制规律.对装有TC+AMT自动变速系统的样车进行了100%油门开度下1挡升2挡试...  相似文献   

9.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速比匹配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建立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的液压系统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分析了液压系统对速比变化率的影响;其次考虑到CVT系统复杂的非线性和速比控制阀的开关特性,设计了模糊速比控制器;最后进行了速比控制台架试验和变速控制系统整车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速比控制器能很好地实现实际速比对目标速比的追踪,满足汽车的变速要求,能应用于实际的金属带式CVT中.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的无级变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人把自动变速器(AT)、无级变速器(CVT)混为一谈,其实两者并不相同。汽午上最常见的液力自动变速器,主要由自动离合器和自动变速器两大部分组成,能够根据油门的开度和车速的变化,自动地进行换挡。与无级变速器相比,液力自动变速器最大的不同是在结构上,它由液压控制的齿轮变速系统构成。因此,液力自动变速器并不是真正的无级变速,而是有挡位的。其所能实现的是在两挡之间的无级变速。而无级变速器比传统自动变速器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11.
李西秦  刘冰  张果 《汽车技术》2003,(9):26-27,31
ZT转向器试验台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是可编程控制器,用光电编码器测量转向器输入轴的转角并作为反馈信号,利用PLC的高速记数和区间比较功能实现对转向器试验过程的自动控制,可同时满足各类转向器常规试验及某些特殊试验的要求。介绍了ZT转向器试验台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自动离合器的非线性特性、易受外部干扰和参数不确定性的特点,采用动态滑模控制器实现离合器的有效控制,该控制器能有效缓解抖振现象并提高自动离合器的鲁棒性.为验证所采用控制器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建造了基于dSPACE的自动离合器快速控制原型试验平台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PID控制器和常规滑模控制器相比,所采用的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台架上对某一离合器到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换挡品质的控制参数有初始结合控制参数、初始分离控制参数、填充时间控制参数、离合器结合控制参数变化率和分离控制参数变化率.通过试验测得了该变速器在不同换挡条件下,上述参数的选用值,为此类变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 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MT) is gaining popularity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due to its combin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s (MT) and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AT) in terms of fuel consumption, low cost, improved driving comfort and shifting quality. However, the inheren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MT lead to disadvantages, including excessive wear of the clutch plates and jerk and traction interruption during the shift process, that severely affect its popularity in th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industry. The emerging technology of shifting control without the use of the clutch is a promising way to improve the shifting transients of AMTs.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ntrol algorithm that combines speed and torque control of the AMT vehicle powertrain to achieve shifting control without using the clutch.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accurate engine torque and speed control and rapid position control of the shift actuator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realize accurate engine speed control, a combined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feed-forward, bang-bang and PID control is adopted. Additionally, an optimized closed-loop position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LQR is proposed for the shift actuators. The coordinated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engine and shift actuator control is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validated on a test vehicle equipped with an AM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ordinated control algorithm can achieve shifting control without the use of the clutch to improve driving comfort significantly, reduce shift transients and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lutch.  相似文献   

15.
CAN总线技术在自动变速器加载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自动变速器加载试验中CAN总线接口技术的实现.在研究电控自动变速器加载试验台的基础上,设计了以Motorola 32位微处理器MC68376为核心的CAN总线硬件接口电路,采用标准CAN总线的通讯协议,编写了CAN总线接收/发送软件,并在试验台上实现了CAN结点之间的数据通讯.通过CAN采集数据对自动变速器换挡等过程进行了分析,经调速实现了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的一体化控制,从而提高了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6.
分析研究了所设计的越野汽车差速器同步锁止机构自动控制系统中牙嵌式离合器在动态接合时的工作特性,确定了该种离合器强度所允许的最大转速差,还分析了牙嵌式离合器特殊的牙形对其动态接合特性的影响及动态接合的几种情况,确定了该种离合器接合所允许的转速差。  相似文献   

17.
通过Double Monod模型对膜片弹簧特性曲线进行跟随,通过xPC对膜片弹簧模拟系统的试验台架进行实时控制,能够对膜片弹簧的特性进行快速、准确模拟。作为液压系统的工作负载,能够对离合器膜片弹簧选型、变速器液压系统设计和离合器控制开发提供可靠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越野汽车差速器同步锁止机构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其控制门限;利用所建立的三轴汽车转向行驶运动模型,在理论上确定了越野汽车差速器同步锁止机构自动控制系统的响应界限;通过对同步锁止机构牙嵌式离合强度和接合特性的分析研究,确定了牙嵌式离合器允许的最高转速差,从而确定了动作限值的上限。  相似文献   

19.
通过Double Monod模型对膜片弹簧特性曲线进行跟随,通过xPC对膜片弹簧模拟系统的试验台架进行实时控制,能够对膜片弹簧的特性进行快速、准确模拟。作为液压系统的工作负载,能够对离合器膜片弹簧选型、变速器液压系统设计和离合器控制开发提供可靠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陈欣 《汽车工程》1998,20(3):171-175,192
本文介绍了机-电-液一体化动态仿真传动试验台的系统结构及性能特点,讨论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及恒转速控制的原理和基本规律,对部分试验和理论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