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许红波 《水运管理》2003,(11):17-19
一、乍浦港概况乍浦港位于杭州湾北岸、浙江省东北部嘉兴市治下的古镇——乍浦。乍浦港所辖岸线长70.5公里,可建港口岸线40公里;海域水深条件好,航道稳定,是浙北地区重要的海河联运港;内河航道连通黄浦江、京杭运河和整个江南水网;沪杭高速公路和乍(浦)嘉(兴)苏(州)公路在此交汇,公路货运可通江南广大城镇,是理想的水陆中转港,自然条件良好。乍浦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目前其定位是将乍浦港定为浙江北部地区的唯一出海口。腹地有两个半地级市,即嘉兴、湖州两市和北半个杭州市。杭嘉湖地区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农业基础坚实,水陆交通便…  相似文献   

2.
许红波 《集装箱化》2003,(11):12-13,21
1 乍浦港概况 乍浦港位于杭州湾北岸、浙江省东北部嘉兴市治下的古镇——乍浦。乍浦港所辖岸线长70.5公里,可建港口岸线40公里;海域水深条件好,航道稳定,是浙北地区重要的河海联运港;  相似文献   

3.
<正> 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嘉兴港(原名乍浦港)地处杭州湾北岸,紧邻上海金山区,距杭州、苏州都在100公里左右,距正在建设的大小洋山深水港54海里,与宁波、舟山港隔杭州湾  相似文献   

4.
陈胜 《中国港口》2003,(8):19-20
<正> 一、“长三角”诸侯区域港口间的竞争 1.深水港的建设之争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海岸、扼长江入海口,港口众多,以上海港、乍浦港、宁波港、舟山港、南京港、镇江港、南通港等组成中国最大的港口群。而传统概念中的长三角经济区抱括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以及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矗兴、绍兴、舟山,共计15个城市。有历史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统计,沿现在陇海铁路线南北200公里范围内。是出现皇帝最多的地方。现在。这一区域当中经济最有势头的长江三角洲,却因区域壁垒而饱受诟病。这一壁垒的一个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任汉诗 《中国港口》2009,(11):17-18
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实质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港口在新形势下如何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港口发展的“好”与“快”的关系.从而切实推动港口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港口人面前的一件大事、要事。  相似文献   

6.
“这里无泥沙之害,其正门出自东海,大远洋轮可随时进出,是一个优良的港口。”——嘉兴港,这个曾在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提及的“东方大港”,于198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动工建设,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已从昔日一个年吞吐量不足10万吨的海边渔村码头建设成为如今汽笛轰鸣、海轮云集,年吞吐量1700万吨以上的浙北中型港口。而不久前,嘉兴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滨海新区开发战略更为年轻的嘉兴港注入了新的动力。(一)港口迈入快速发展期位于杭州湾北岸的嘉兴港(原名乍浦港),地处沪、杭两市之间,是浙北地区唯一的出海…  相似文献   

7.
柳传志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什么事是不能干的呢?没有钱赚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但投不起钱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也有钱投但没有可靠的人去做.这样的事不能干。”这里“可靠的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才.可见人才培养对于企业是何等的重要.但是要做好人才培养的工作,首先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如何保留人才?如何保证人才培养战略的执行?  相似文献   

8.
乍浦港是浙北地区的古老出海口,孙中山先生于1918年手撰的《建国方略》中曾计划在乍浦和澉浦一带开辟的“东方大港”。经过近一个世纪,中山先生的夙愿正在成为现实。开发中的乍浦港岸线东起浙江平湖与上海金山区交界的金丝娘桥,西至浙江海盐秦山,长达70.5公里,现有各类码头的泊位1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千吨级以上泊位4个。2000年全港吞吐量达905.68万吨,其中危险货物630万吨,占70%。  相似文献   

9.
港口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也要求了发展智能交通。但面对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我国部门与港口的各自为政,我国“数字港口”研究突显不足,“数字港口”建设也缺乏规划和统筹,本文从现状出发,分析我国“数字港口”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参照我国当前状况,提出“数字港口”概念和“数字港口”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水运文献信息》2004,(4):15-15
据大公报报道,英国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最近发表一份重要报告称,用“有迫切需要”来形容远东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供应不足的问题,并预测至2007年远东地区港口集装箱总吞吐量将达143亿标箱,但目前区内码头最高吞吐能力只有1.29亿标箱,缺口相当大。专家呼吁以中国为首的港口要加紧增建码头来应付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1.
舟山港五大亮点:1、2002年,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突破4000万吨,在全国沿海十大港口排名中连续四年保持前九位。2.1993年2月11日,“兰姆帕斯”号油轮首靠舟山港,创下中国航运史上最大吨位油轮直接靠泊的记录。拥有3座最大为25万吨级码头及120万立方米储油罐区的岙山石油中转基地,将进一步扩容增能,成为全国最大的商用石油转运基地。3.舟山港最大的公用综合港区——老塘山港区的三期工程5万吨级码头,于2002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与此同时,已启动兴建的占地总面积20平方公里的老塘山临港工业园区,已有一批油脂加工.粮食中转.木材加工的企业先后落户这一临港工业园区。4、2002年12月13日,舟山港首次为载重吨达308491吨的新加坡籍大型油轮“伊丽莎白”号在虾峙门外锚地成功减载过驳,并使“伊丽莎白”号油轮顺利靠泊岙山石油中转基地码头。5.2002年底,马迹山矿砂中转基地建成并投入运营,占地48.53万平方米,拥有25万吨级兼靠30万吨级卸船码头和3.5万吨级装船码头各一座,这一矿石中转深水港区已成为亚洲第一。  相似文献   

12.
天津港是我国北煤南运的重要出海口.担负着华东、华南地区电力用煤的运输重任。天津港按照“电煤优先”的原则.积极与有关货主和船公司联系.及时掌握船货动态。通过优先靠泊电煤船、挖掘设备潜力、改进工艺流程等措施.积极保证电煤运输.打造电煤海上运输“绿色通道”.有效保证了水上电煤的安全高效运输。在港口装卸生产繁忙的情况下.加强运输组织,保障港口运输畅通,  相似文献   

13.
孙世明 《中国港口》2004,(6):42-43,45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企业文化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员工的头脑,以先进的文化占领企业思想文化阵地,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经营理念。它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付诸于企业实践的具体体现,是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港口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快速发展的港口经济也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根据“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双碳”是我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建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港口将是未来的主流趋势。本文从绿色港口的运营管理、绿色港口的技术创新和绿色港口发展战略三方面对绿色港口建设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并为未来绿色港口的建设发展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嘉兴港地处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原名乍浦港,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规划的"东方大港".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随着上海十六铺客运站实施重大迁移改建,原在十六铺客运站始发至舟山各岛快船的车船接驳业务.逐步移至地处上海外马路1588号的上海南浦大桥长途旅游客运站。但近几个月来.众多旅客频频向该站投诉:在客运站旁边“延伸”出来一家“园桥停车场”.打着“客运经营”旗号.向旅客兜售船票,误导旅客,以至耽误了旅客正常的行程。尤其是今年3月.一位欲往普陀山的外国游客被其误导,最终造成由于乘船时间拖延.被迫改变旅程和经济上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1 口岸信息化建设的提出 口岸流程和单据的传输是港口服务软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交通部和海关总署等国家相关部门近些年全力推进口岸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对象。从1997年交通部推动口岸业务单证EDI报文传输“四点一线”(“四点”为上海港、宁波港、青岛港和天津港:“一线”为中远)试点以来,  相似文献   

18.
唐山是一块宝地。这里蕴藏着50亿吨煤炭.45亿铁矿石,3亿吨白云石。唐山工业从开滦煤矿算起,已经有120年的历史。1878年开滦建成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矿井.是继上海江南制造局之后的中国第二家近代工矿企业。随着开滦煤矿的开发,唐山相继诞生了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中国第一台火车机车,中国第一袋水泥,中国第一件卫生陶瓷。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唐山已经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唐山还是著名的“冀东粮仓”。但是由于没有港口,唐山在长期的封闭中.逐步形成了自给自足.资源依赖型的内陆城市模式.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而唐山背后的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和广袤的西部地区.更需要在这里再打开一条海上通道。  相似文献   

19.
《水运工程》2008,(4):65
3月20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港口展望高峰论坛”上,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局长许培星表示,上海港口发展正进入重要转型期,高附加值的港口服务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政府的投融资政策将引导这种转型。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运》2006,29(1):22
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3年稳居世界第一,“十一五”期间沿海港口吞吐能力将近翻一番。“十五”期间,中国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7.3%和26.4%,从2003年开始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