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LJ276M汽油机示功图测取试验系统,详细介绍了CB-466多通道发动机分析仪的使用及参数设置。并利用该试验系统测取了Ij276M化油器式和电控汽油喷射式汽油机的示功图。试验结果表明,将LJ276M改造为电控汽油喷射后,其缸内最高燃烧压力提高37%以上,且各转速的最高燃烧压力对应的曲轴转角为上止点后10°-14°.比原化油器式汽油机更合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EQ491汽油机上测取了电喷改装前后的示功图,经过对比分析认为:随负荷及转速增加,燃烧循环变动降低;在空燃比一致时,电喷汽油机与化油器式汽油机的燃烧循环变动一致。论文还对在怠速工况燃烧循环变动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动力性和经济性方面对LJ276M电控汽油机与化油器机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新开发的电控汽油机功率和转矩提高5%以上,最低燃油消耗率降低3%以上。通过工况法排放试验,对电控机型的排放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控机型的CO、HC、NO_x排放值均在国Ⅲ限值的30%以下。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传统汽油机怠速稀燃的燃烧与排放特性,在1台加装了电控甲醇喷射系统的汽油机上对燃用汽油(M0)、50%质量比例甲醇汽油(M50)和纯甲醇(M100)3种燃料的发动机的怠速稀燃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先后在过量空气系数a=1.1和a=1.3两组稀燃工况下进行,怠速转速稳定在800r/min左右。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甲醇后,两组稀燃工况下指示热效率均有所提升;发动机的火焰发展期、快速燃烧期和平均指示压力的循环变动系数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加而降低;甲醇能够显著降低发动机怠速稀燃工况下的HC和NOx排放,CO2排放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加也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5.
针对汽油机瞬态工况所面临的某些问题,采用实验手段研究了汽油机恒转速增转矩瞬态工况下的燃烧过程,通过与稳态工况比较,分析了其示功图、平均指示压力、最高燃烧压力及其对应的曲轴转角、瞬时放热过程以及累计放热过程等参数,得出了汽油机恒转速增转矩瞬态工况下燃烧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取和处理分析汽油机燃用含水乙醇汽油时的缸内压力数据,对比分析平均指示压力、最高燃烧压力和质量燃烧百分率等不同循环变动表征参数,并且通过探讨平均指示压力与燃烧相位间的相关性,深入研究了含水乙醇汽油发动机的燃烧循环变动。结果表明:在低转速中等负荷下,汽油机燃用E10W5含水乙醇汽油相比于纯汽油循环变动增大;燃烧循环变动主要发生在燃烧初期;滞燃期和主燃期循环变动对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阐述对原机的结构和性能参数进行确定,及对原机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将化油器式汽油机改成用电控汽油喷射和电子点火后。确定电控汽油机的性能参数,进行热力学计算,达到预期设计目标,使最大功率提高10%,燃油消耗率不高于原机,满足未来汽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要求,同时满足了设计要求和原机结构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在492QA型汽油机上燃用纯甲醇的研究。通过改进原机的燃烧室结构和提高压缩比(从7.2到9.5),以及改变化油器喉管的流通截面,进行了发动机性能试验,并测取了示功图。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用纯甲醇时,性能良好,运转稳定,功率和扭矩指标达到了原机水平。在外特性的整个转速范围内。甲醇的燃料消耗率(按重量计)为原机燃用汽油时的1.51—1.69倍。最高有效热效率达34.9%,比原汽油机提高32.7%。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汽车电子技术是汽车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汽车采用电子控制装置,对环保、节能、提高运行安全性和汽车综合性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产轿车和进口轿车大部分都是汽油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在汽车上应用广泛,特别是90年代之后,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已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化油器式供油系统.我国从2000年开始生产的国产轿车,规定都要使用电子控制式发动机和三元催化净化装置.  相似文献   

10.
对16种不同工况下的汽油机示功图进行了测量,以缸内峰值压力的试验数据为基础,应用符号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得到了汽油机燃烧循环变动的分岔特性,同时获得了汽油机燃烧循环变动随转速与负荷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